我的臺南,第二章:探索“府城”新魅力

生活 觀光旅遊 臺灣香港 文化 歷史

以臺灣為特輯的日本雜誌熱潮不退,臺南為主的南部地方成為關注的焦點。老建築再生利用成為美術館,加上新感覺的書店咖啡相繼出現,新舊文化交融的多層面貌,讓人忍俊不住想要前往探索臺南的魅力。

臺灣特輯裡,臺南受到莫大的關注

「阿妙,有日本的出版社到臺南採訪耶。」「我正在臺南接待日本作家。」「有日本電視台到臺南錄製節目。」「阿妙!臺南又登上日本雜誌的封面了。」
這1、2 年,我經常從臺南朋友那裡聽到這些消息。

2017年夏季,臺南街景登上日本雜誌《BRUTUS》封面,引起廣大的討論。2019年3月,臺南再度被選為《POPEYE》的封面照片。提到臺灣特輯,過去主要常見於以美食.旅遊資訊為中心的女性雜誌。但是,現在擁有許多男性讀者的綜合性雜誌也開始注意到臺灣,尤其是臺南,令人感到高興。

《POPEYE》的臺灣特輯裡面,以兩天一夜的臺南旅行形式,兩位臺灣年輕人到處吃遍了「葉家小卷米粉」「卓家汕頭意麵」「秘氏咖啡」「阿江炒鱔魚」「矮仔成蝦仁飯」等,很多都是我曾經在書裡介紹過的臺南名店。

不只如此。同樣在今年3月,在日本有悠久歷史的旅行書《地球歩方》(地球の歩き方)也推出了《臺南 高雄–屏東&南臺灣的街道》篇,介紹臺南的篇幅比高雄還要多。另外,《日経おとなのOFF》4月號也製作了臺灣特輯,介紹臺南是最能體現「臺灣」的地方。旅行社的團體旅遊DM裡面,也理所當然地安排了在臺南過夜的行程。

3月中旬,我在臺南市政府接下了由王時思副市長頒發的親善大使委任狀,上面有現任市長黃偉哲的署名。當時,我上臺致詞時提到:

「到臺灣旅行時,臺南已經成為臺北以外的第一個選項了。」 

《我的臺南 一青妙的府城紀行》(聯經出版)在臺灣出版至今4年了,被任命為臺南市親善大使也過了4年。為了傳達臺南的魅力,我在日本各地進行演講等活動,終於切身感受到成果一點一滴地實現。但是,臺南的發展和變化速度之快,遠遠超乎我的想像,連我自身對臺南的知識也必須隨時更新。

被任命為臺南市親善大使的筆者(筆者提供)
被任命為臺南市親善大使的筆者(筆者提供)

新感覺的書店咖啡相繼誕生

近年來,許多改建老舊且具歷史性建築物的咖啡館相繼出現,儼然成為臺南觀光的一大賣點。最近相繼誕生的老屋咖啡更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新興形態。

我聽說有一間經常在IG上曝光的書店,是臺南最熱門的拍攝景點,地點位在中西區的臺南運河旁,距離觀光地的安平也不遠。「UBUNTU BOOKS烏邦圖書店」是在一棟由白色鋼構和一扇扇大片玻璃交織而成的建築物2樓。

「UBUNTU BOOKS烏邦圖書店」(筆者攝影)
「UBUNTU BOOKS烏邦圖書店」(筆者攝影)

當推開門的瞬間,書香味和陣陣香濃的咖啡味撲鼻而來。大量光線透過店內兩面大型玻璃窗射入進來。往窗外望去,大樹的綠意和運河在眼前展開。整體空間給人的舒適感,超出了我的想像。

店內陳列書籍的書櫃高度及腰,完全沒有壓迫感。看到矗立在眼前的一面大書牆,心裡不禁好奇,架上究竟有幾本書呢。宛如置身於圖書館的感覺,流線型的小樓梯讓店裡的氣氛顯得柔和,拿了一本感興趣的書,很自然地找個位子坐下來,一頁頁地翻閱。

店主李先生是道地的臺南人,家就住在附近。1964年出生的他,之前曾經待過製造業等,當他買下這棟房子時,首先想到的是在這塊從小生長的地方,同時也是他熱愛的土地上可以做些什麼。找到的答案是「書店」。在這個凡事講求速度的社會,生活充滿了壓力,於是他想像在一間位於河畔旁的咖啡館,人們可以一邊啜飲咖啡,好好地坐下來讀一本書。

店內把書籍區和咖啡區分開,架上的書可以自由攜帶到咖啡區,一邊喝咖啡一邊看書。沒有提供插頭,因為店主希望客人珍惜放慢腳步及讀書的時間。

成為新地標的臺南市美術館

雖然空間稱不上寬敞,以書店來講,融入了日本「TSUTAYA」或臺灣「誠品書店」的優點,再加上河景與綠意交織的美麗景觀,形成獨一無二的空間。

在臺灣,像這樣整備環境來作為「文化都市」的現象特別明顯。其中心為位於中西區,在去年秋天開幕的「臺南市美術館」。

臺南市美術館1館(筆者攝影)
臺南市美術館1館(筆者攝影)

臺南美術館位於臺南市地標的孔子廟附近。1館是整修市定古蹟原臺南州警察署再利用,2館是新建的當代建築,主要用來展示現代藝術,由兩處新舊建築構成的設計,兩館組合方式相當特別。兩館相隔步行約5分鐘的距離,透過兩館之間的移動,漫步在街道上,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加深入體會整座都市的文化性。

新建的2館有著像是積木堆疊的建築物上面覆蓋著以臺南市特色鳳凰花為意象的五角造型屋頂。偌大的通風構造,讓陽光可以充分灑進來,相當具有設計巧思。電梯是直達玻璃天窗般貫穿中心,兼具壓倒性的開放感和光亮度。配合臺南市的氣候與風土,由日本代表性的建築師坂茂設計而成。

臺南市美術館2館(筆者攝影)
臺南市美術館2館(筆者攝影)

實際上,好幾年前決定重建東京自宅時,也曾經拜訪坂茂建築事務所,想過委託畫設計圖。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是當時自己的要求太過衝動了,沒有談成。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家說不定有機會像是臺南市美術館般富有設計感時,就覺得很不可思議。

其中,2樓展覽室舉辦的「南薫藝韻」專展,參觀人潮絡繹不絕。裡面陳列了開拓臺灣現代美術史,並且描繪了不少臺南景色作品的畫家陳澄波、郭柏川、許武勇、沈哲哉的畫作,非常值得一看。

裡面也附設現代風格的博物館商店,和擁有寬廣的戶外座位區的咖啡廳。走進咖啡廳,看到販售區的咖啡豆旁擺放著我的著作《什麼時候去臺南?一青妙的小城物語》(天下文化),內心有點小感動。 

臺南市美術館2館咖啡廳(筆者攝影)
臺南市美術館2館咖啡廳(筆者攝影)

1館位於南門路與友愛街的交叉路口,前身是建於1931年日治時代的原臺南警察署廳舍。

廳舍部分的外觀採有層次的幾何學裝飾,也就是折衷主義藝術式樣 (Art Deco) 風格建築,外牆使用與土黃色素燒面磚,散發出沉穩的氛圍。當時的設計者是出身石川縣的梅澤捨次郎,臺南的林百貨店和臺北的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廠(現・松山文創園區)等,同樣出自他的手。

2010年以後,因為縣市合併,警察署遷往其他地方,廳舍也被長期擱置沒有使用。遇到一位20多歲來參觀的臺南女生,她說:「小時候的記憶是這一帶有點昏暗,感覺不是很好的地方」,很開心看到這裡蛻變為美術館。

新舊建築是圍繞著中庭連結起來的。中庭的中央處聳立著一棵巨大的榕樹,周圍擺放著可以休憩片刻的桌椅。我坐在椅子上眺望廳舍,靜謐愜意的空間使我無法離開原地。臺南市美術館1館和2館的建築本身就是一項值得好好欣賞的大展覽品,新舊對比也別有一番感受。作為美術館,期待今後的展覽能夠更加充實豐富。

吳園內設立王育德紀念館

另外,回顧臺日歷史的設施也誕生了。兄長・王育霖在戰後二二八事件遭受國民黨政權殺害,自身也逃亡日本,積極投入「臺灣獨立」運動的臺灣語言學家王育徳(1924-85年)的紀念館去年開館,吸引了許多民眾到訪參觀。

王育徳紀念館(筆者攝影)
王育徳紀念館(筆者攝影)

王育德是臺南出生。致力研究臺灣的語言和歷史的同時,1960年發行日文雜誌《臺灣青年》,為獨立運動帶來深遠影響。

王育徳紀念館是改建自臺南市中西區「吳園」這座公園內的設施。這裡也有我第一次在臺南演講的茶藝館「十八卯茶屋」,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紀念館內除了重現東京都內的書房場景,也展示了原稿和隨身物品等大約300樣展品。展示資料及物品之豐富令人驚訝,描寫他投入臺灣獨立運動、對臺語的研究,以及王育德的生平部份等,展覽非常精采。建議來到這裡,至少要停留30分鐘參觀。

伴隨著這幾年興起的臺南觀光熱潮,地價明顯飆升。有很多老店因為不堪租金上漲而遷移,取而代之的連鎖店或大型賣場迅速增加。即使老舊的建築物被保留下來了,卻失去了原來的魅力,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有部分的臺南迷也擔心急劇的變化和傳統文化的流失,要恢復原貌可能需要花費超出想像的長久時間,更無法保證能夠回復原貌。

幸運的是,現在有了臺南市美術館作為臺南新地標,讓這座古都注入新氣象。臺南作為新舊文化並存的模範都市,和市民一同經歷成長的樣貌,而我肩負著臺南市親善大使的使命,將與大家共同攜手守護。

標題圖片:刊登臺灣特輯的各類雜誌(筆者攝影)

臺灣 臺南 日本統治時期 台湾 台南 日本統治時代 台南 日本統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