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倉使節團:環遊世界,探索日本現代化的方向

政治外交 歷史 文化

1871年,即日本實現明治維新並開始建設新國家後不久,由新政府領袖、官員和留學生組成的「岩倉使節團」漂洋過海去尋找「新國家的未來藍圖」。逾百人參加這個使節團並親眼目睹了當時的世界形勢。

在回顧日本這150年來的發展歷程時,筆者發現可以把這150年間分為3個階段,這期間日本分別經歷了成功和失敗。第1階段是最令人驚歎的明治時期。在這約50年的時間裡,日本成功實現了初步現代化,在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戰勝國,從而躋身世界五大強國行列。然而到了第2階段,日本由於之前的成功過於驕傲自大,於是逐漸偏向軍國主義路線,後來在徹底敗北之後險些亡國。戰後,日本人在美國的佔領之下屈辱度日,勉強維持國體。等到重新獲得獨立以後,日本步入第3階段,奇跡般地完成產業革命並甚至曾成為世界排名第2的經濟大國。

現在,日本經濟雖然長期處於低迷狀態,但GDP依舊處於世界第3的水準,國民享受著和平富裕的生活。當然,正是明治維新以後現代化的成功構築了現在的這份繁榮。那麼,日本現代化的起點是什麼呢?難道不是明治初期果斷實行的那場岩倉使節團環球之旅嗎?

革命一結束,三位主謀便出國巡遊海外

1871年7月,新成立的明治政府廢除了國內300個藩,成功實現了「廢藩置縣」這一項統一全國的不流血革命。這次革命的成功歸功於自古以來以「天命」為信仰的神道教大祭司天皇的威望。由此,長達260年的幕府政治徹底結束,封建制度瓦解。僅4個月之後,明治維新主謀之一的岩倉具視作為特命全權大使,木戶孝允和大久保利通作為副使,開始了為期1年半的歐美視察之旅。在緊接革命之後,為了尋找新國家的未來藍圖而遠赴海外的這三位革命骨幹所巡遊的國家都是哪些地方呢?

《岩倉大使歐美派遣》山口蓬春/繪(聖徳紀念繪畫館所藏)。畫中描繪了出行的人和送別的人。海面上漂浮的是一行人搭乘的「亞美利加號」商船
《岩倉大使歐美派遣》山口蓬春/繪(聖徳紀念繪畫館所藏)。畫中描繪了出行的人和送別的人。海面上漂浮的是一行人搭乘的「亞美利加號」商船

而且,隨這次使節團同行的還有以伊藤博文為首的50名新一代國家精英和50名年輕留學生。幕末時期以來,福澤諭吉和澀澤榮一等人一直在推進現代化的相關預備調查工作。此次派遣岩倉使節團也是為了實現這份工作的集大成。如果沒有新政府執行部門將想法立刻付諸實行的行動力,那麼岩倉使節團也就不可能實現了吧?

親眼目睹西方文明的「光」與「影」

由政府主隊和各省派遣小隊組成的使節團是一支事先定好調查專案、有組織的探索隊伍。他們走訪了12個國家的120個城鎮鄉村,從政治、行政到軍事、外交、經濟、產業、教育、宗教、交通、通信、文化、娛樂,全方位考察了西方文明的所有領域,並就此拼命展開一絲不苟的調查。他們還在各國拜訪了當地的君主、首相、大企業領導以及一流學者,努力掌握西方文明的真實情況。

1871年12月23日,岩倉使節團從橫濱港出發。1873年9月13日,回國。
1871年12月23日,岩倉使節團從橫濱港出發。1873年9月13日,回國。

岩倉使節團一行對西方列強社會繁榮的構造原因進行了冷靜的考察。他們認為,是技術進步、產業貿易昌盛以及國民刻苦勤奮帶來了這份繁榮。尤其是在遍訪英國各地時,他們對鐵路、通信設施、煤礦、製鐵所以及各種機械工廠、啤酒和餅乾工廠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視察,近距離觀察了產業革命的真實情況。回溯歷史,他們發現這些進步都只是在這40至50年間達成的。

岩倉使節團一行不僅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光明面,也看到了黑暗面。在當時處於繁榮鼎盛時期的倫敦,岩倉使節團去了窮人居住的貧民窟。此外,他們還眼見耳聞了欺詐和搶劫。在擁有最先進文明的「花都」巴黎,他們還瞭解到不久前法國剛敗給德國,又爆發了巴黎公社的慘劇。在柏林,他們受到俾斯麥的接見,聽對方講了「弱肉強食」的現實體會。此外,在搭船歸國的途中,他們順道遊歷了阿拉伯及亞洲各國,在那些地方親眼目睹了簡陋的娼妓屋,蘇門答臘島當地人的叛亂,香港的鴉片買賣等。一行人確實感受到了被列強支配的殖民地的淒慘現狀。

岩倉使節團結合實際情況對各國的政治制度進行了學習研究。美國的國土面積過大,但歷史卻很短暫,和日本的國情相差甚遠。實行絕對君主制的俄羅斯發展最慢。比利時、荷蘭、瑞士都是小國。因此,使節團的大部分成員都覺得日本應該以英國為模式,目前則採用德國的發展方式。此外,他們還瞭解到日本在世界文明發展中所處的階段位置,認為日本可以在幾十年內追上西方列強,但「文明開化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能採取腳踏實地的漸進主義。

最令岩倉使節團感到震驚的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方面發揮作用的是基督教。他們發現,基督教給予人們倫理支撐,成為大家勤勉工作的基礎。在日本能否找到可以替代基督教的東西?這成了一個重大課題。

回國後的使節團主要成員,制定新政府的發展方向

此次出行就如同一場研修集訓。岩倉使節團一行每天都在相互討論學習。這些共同的體驗和認識關係到他們回國後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方針政策。而這些政策的支柱則是對作為先覺者的佐久間象山和橫井小楠自幕末以來所提倡的「和魂洋才」的重新認識,亦是對「富國強兵」和「殖產興業」重要性的重新認識。大家一致認為,這些才是日本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賴以生存下去的條件。這份認識具有重大的意義。

回國後,使節團的主要成員制止了之前他們不在時政府逐漸偏向「征韓論」的政策傾向,並將政策方向調整為努力充實內政。以大久保利通為中心的政府成員為了警惕冒進行為,明確了分階段推進文明開化的方針,採取了專制、發展型獨裁的方式來主導新政府。在木戶孝允和大久保利通死後,伊藤博文掌握了政府主導權,開始著手制定日本自己的憲法。新憲法將天皇置於中心位置來代替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的作用。岩倉使節團在巴黎時聽到莫里斯·布洛克博士對天皇制的好評,後來在維也納時又從洛倫茨·馮·施泰因博士那裡得到了應該基於日本傳統來制定憲法的建議。這些建議在很大程度上都對日本憲法的制定工作產生了影響。

引領日本現代化的使節團成員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標就是成立一個「獨立國家」,為了實現該目標而採取的具體行動就是修改幕末時期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因此,日本必須要實現現代化,比如發展工業技術和完善法律制度等。在推進這一系列改革的過程中,岩倉使節團成員和隨行的留學生們開始在大久保和伊藤的率領下大展身手。但是,在實行西式改革的同時,他們也沒有忘記保留日本傳統風俗習慣的重要性。

在推進「殖產興業」方面,有團琢磨促進煤礦的現代化,大島高任負責金銀銅的礦山開發。在外交方面,有日英同盟成立時的日本駐英大使林董,在日俄戰爭的議和階段大顯身手的金子堅太郎,巴黎和會時的日本全權代表牧野伸顯。在內政方面,有歷任各縣知事的安場保和,歷任宮內大臣的田中光顯。在教育方面,有負責實施學制改革和制定教育法令的田中不二麿,創立了日本法律學校(現在的日本大學)的山田顯義,開辦了同志社大學的新島襄,以及女子英學塾(現在的津田塾大學)創始人津田梅子。在傳媒方面,有《東京日日新聞》的福地源一郎。在醫療方面,有普及衛生思想的長與專齋等人。

在作為國家根本的欽定憲法以及《教育勅語》的制定方面,有井上毅大展身手。此外,我們也不能忘記將岩倉使節團那次舉世少有的旅行記錄下來並匯總成《美歐巡遊實錄》(共5卷)的久米邦武。這套書充分證明了當時日本人較高的知識水準和教養,現在已出版了英文版,是西方文明見聞錄中「金字塔」一般的存在。

明治創業一代,對強權霸道心生排斥

明治初期,日本近代的創業一代被西方文明的便利性所震驚,開始努力吸取這些先進文明。但是,他們卻不敢苟同那種主張貪婪追求利益的思想。因為這種思想與節欲自足的東方價值觀不同,不是通過仁義王道,而是用強力來追求霸權。令人遺憾的是,到了下一代,日本人都深深地受到了這種西方思想的影響,然後便步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戰後,日本人經過深刻的反省,接受了和平憲法。直到現在,日本仍將「不戰」作為國策。

日本分別從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國文明和起源于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方文明這些人類重要文明中吸取文化營養,再融合日本自古以來尊重自然的思想(神道),從而創造出「和之文明」。現在,世界各地都在推進西化,但日本人依舊尊敬天皇,保持著和睦的精神。明治創業一代所真正追求的也正是這種社會形式,同時,這也是日本在不斷全球化的21世紀中的存在價值。

標題圖片:岩倉使節團主要成員。左起:木戶孝允(副使)、山口尚芳(副使)、岩倉具視(特命全權大使)、伊藤博文(副使)、大久保利通(副使)。攝於舊金山(山口縣書館藏)

歷史 明治維新 日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