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大阪味」?

文化 社會 觀光旅遊 飲食

大阪是一座氣氛獨特的城市。特別是繁華的商業區Minami的購物街和市場,散發著不可思議的魅力,讓外國遊客為之著迷。2019年6月的G20高峰會就是在大阪召開的,2025年世界博覽會也在此舉辦。本文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座城市的一些獨特之處。

大阪的購物街和市場,讓中國遊客流連忘返

我在一個擔任常駐嘉賓的廣播節目裡,曾經聊過為什麼外國人,尤其是中國遊客特別喜歡大阪商業區Minami的話題。

當時我首先就這個問題詢問了兩位中國好友。其中一位是80年代和父母一起來日的,畢業於神戶的一所大學,現在經商,奔波於大阪和上海之間;另一位是社長,90年代在大阪開了一家網路公司,向中國遊客提供日本國內旅遊資訊。

覺得大阪這座城市到底哪裡有趣,想去哪裡玩一玩呢?

他們兩位都異口同聲地回答「Minami」,具體到街區就是「道頓崛」和「黑門市場」。那裡主要以餐飲店為主,街道上雜亂無章地擠滿了小餐館。據說那種街邊小吃攤的感覺,是其魅力所在。

他們還說了一些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事情。中國的大城市近二十年來一舉實現了現代化,越來越多的巨型購物中心和美食廣場入駐了高樓大廈。對於習慣這種大型商業設施的中國遊客來說,大阪這種可以漫不經心地逛一逛的購物街和市場就顯得特別好玩、很有趣。尤其是那些在大都市上海土生土長的4年級、5年級生遊客,他們感到「可以在店門口隨意看看,隨手買點吃的,這樣的餐飲店很有懷舊感。」

有很多外國遊客前來專業廚師光顧的「黑門市場」,選購新鮮的高級海產。最近幾年,來自中國、韓國、東南亞各國的遊客越來越多(攝影:筆者)
有很多外國遊客前來專業廚師光顧的「黑門市場」,選購新鮮的高級海產。最近幾年,來自中國、韓國、東南亞各國的遊客越來越多(攝影:筆者)

兩位朋友告訴我,大約十年前,上海的市井里弄也有賣湯麵和熱粥的小館子及包子鋪等,但後來全都在城市改建中被重新打造了。聽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所謂的「重新打造」,似乎可以理解成把「原生態」的街道修剪成「規整」的高樓大廈。

散散步讓人流連忘返的購物街,是可謂「大阪味」

人們常說,大阪這個城市基本上就是「購物街的集合體」。

無論是百貨公司和名牌時尚店鱗次櫛比的心齋橋筋,還是食倒太郎、螃蟹、河豚和章魚等大型立體招牌各領風騷的道頓崛,它們都是購物街。不過也有像難波的千日前道具屋筋購物街那種獨具大阪個性的「專業購物街」,專賣鍋子菜刀等「烹飪器具」,不僅鐵板、鏟子、醬料瓶和烹飪刷,就連渲染氣氛的燈籠和旗字等都可以買到。只要在這裡逛上一圈,包你萬物具備,第二天就能馬上開家章魚燒的小餐廳了。

中國遊客喜歡的黑門市場,是「專賣生鮮食品的購物街」。這裡最早都是本地高級日本料理店「料亭」和「割烹料理」的專業廚師光顧的,也就是說,它們的主顧都是行家們。

黑門市場共有大大小小170家商鋪,熱鬧非凡。作為大阪的「天下廚房」發展至今(攝影:黑岩正和)
黑門市場共有大大小小170家商鋪,熱鬧非凡。作為大阪的「天下廚房」發展至今(攝影:黑岩正和)

而且在這裡,鮪魚鋪的旁邊可能是個小餐廳,對面可能是賣豆腐的,它旁邊又莫名其妙地開了家咖啡館之類,這種毫無章法的佈局,完全沒有大型超市那種先去鮮肉專區買肉,再去蔬菜專區買菜的合理性和效率。用「隨性隨意」來形容它似乎是再恰當不過了。

中國遊客到黑門市場最愛尋摸的就是鮪魚、蝦貝這類海鮮。中國的有錢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也是可敬可畏的「口碑資訊百曉生」。他們都知道,只要到了黑門市場,從鮪魚腩壽司和海蝦烤串,到河豚火鍋,想吃什麼都能吃得到。不單單在價格和口味上,能超越北新地和東心齋橋鬧市區的餐廳幾條街,而且這裡還有海鮮市場才能確保的鮮度。他們對這種性價比也是了若指掌。

大阪黑門市場的河豚店「Mina美」前,站在攤邊吃河豚生魚片的中國情侶(攝影:筆者)
大阪黑門市場的河豚店「Mina美」前,站在攤邊吃河豚生魚片的中國情侶(攝影:筆者)

料亭和割烹料理的師傅常來光顧的老店大小河豚鮮魚店「mina美」,在店頭設置了宿營用的桌椅,上面放著卡式爐,供食客享用鮮美的河豚火鍋。據老闆稱,大概10年前,一群中國的遊客跑來表示「想吃河豚」,著實讓他大吃了一驚。不過老闆很快就摸透他們的需求,如今不僅準備了蘸著橙醋吃的傳統河豚火鍋,還特別準備了湯底鍋,大獲吃貨們的好評。這家河豚店有我的一個朋友,我倆有30年的交情,曾有一次說他家的高湯「相當地不錯」,並讓我試嘗(他實實在在是個大阪土著)。

河豚店「mina美」專門為中國遊客準備了什錦湯鍋用的高湯。河豚火鍋本來是清水鍋底,蘸橙醋吃的,但中國菜不用橙醋,所以據說都愛吃這種用高湯什錦火鍋煮出來的河豚。老店這種敢於突破陳規之處,其實也非常大阪味(攝影:筆者)
河豚店「mina美」專門為中國遊客準備了什錦湯鍋用的高湯。河豚火鍋本來是清水鍋底,蘸橙醋吃的,但中國菜不用橙醋,所以據說都愛吃這種用高湯什錦火鍋煮出來的河豚。老店這種敢於突破陳規之處,其實也非常大阪味(攝影:筆者)

鮪魚批發商的老闆會在店頭擺上長凳,賣鮪魚腩壽司給遊客吃;蝦貝類專賣店則會在門口賣一些烤串,客人可以站在店頭品嘗。這裡很多店鋪都是這樣,在門臉處開闢一個小小空間,供遊客們解饞。

高級日本料理店、壽司店一直都是專門來黑門採購河豚、鮪魚等高級食材。而如今,這些老主顧、老生意人的身邊,趁錢的中國美食客們在大快朵頤。那幅光景相當奇妙,但同時又讓人感到那麼應景,可謂是「什麼都行」的大阪Minami的獨特之處。大阪生意人的臨機應變negligence和服務精神,恰恰就是那些在Minami的市場裡討生活的人們所展現出來的「大阪味」。

不僅黑門市場,大阪各處的購物街都很有趣,讓你可以散散步,樂在其中。每個購物街都各有特色,風情萬種,每條街道和社區都獨具「當地」韻味。

對於我們這些「原住民」來說,走進常去的購物街,就像是一次要去好幾個熟人家串門似的開心;對於外國人或是其他地方來的人來說,這裡不僅不收門票,還能收穫到在那種「主題公園似的景點」裡體驗不到的驚喜。

愛說「廢話」是大阪人的待客之道

大阪人特有的「交流」方式,就是無論去吃吃吃,還是去買買買,老闆在吹噓自家商品之前,都會先說句「感謝每次光顧」,然後才跟客人進入正題。乘坐計程車時,運將會為你「播報」天氣預報,或是實況轉播當地的職棒球隊「阪神虎隊」的最新比賽消息。當你在餐廳的吧檯坐下,裡面的人馬上就會問「你從哪裡來?」,接著又會「這個好吃」、「這是今天的美味」之類,為你熱心推薦菜肴。

「割烹」日本料理餐廳,是誕生於大阪的一種獨特的餐飲店形式。在那裡,食客可以和廚子隔著吧檯談天說地聊天。餐廳裡沒有寫好菜品和價格的點單可供參考,廚師做什麼,客人吃什麼,一切都是在你一句我一句的閒聊中決定的。

購買食材亦然。通常,人們都是走進超市,挨個比較價格標籤,算一算這邊壽喜燒用的黑毛和牛的肩胛肉多少克多少錢,那邊國產牛的西冷肉多少克多少錢,然後把挑好的放進籃子裡,再拿到收銀檯,「嗶嗶」掃碼結帳。但這種買法絕不是大阪的做法。

大阪購物街大多自帶菜市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你在醃制海貨店看到有不錯的梭子魚乾,就可以問下老闆:「這個怎麼烤才好吃?」老闆會很熱情地回答你:「用麵包烤箱就行,但魚腥味會留在烤箱裡,所以還是用平底鍋比較好。開中火,兩面烤10分鐘。」

有時候老闆還會隨手送你一點額外的東西,或是說些無關緊要的「廢話」。每當這時候,就會讓你不禁感慨:「啊,真『大阪』啊。」

這種大阪式的交流,其特點不在於大阪人愛用的詞彙或大阪口音上,而是經年累月在大阪購物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顧客與商家之間打交道的方式。人們常說的大阪「逗樂」至上主義,絕不是吉本喜劇式的搞笑,而是大阪人與他人的互動方式、對事物的感受和表達方式。

共用「本地人意識」的大都市

大阪是大城市,沒人會質疑這一點。城市是一個讓人可以匿名存在的場所,你可以理所當然地像遊客那樣到處逛吃逛喝,可以隨著潮流的腳步,流連於各個商店,去血拼淘寶。

但是在大阪Minami一帶,很多時候,客人和店鋪雙方都是實名的存在,彼此瞭解,分享「本地人意識」,並共同成為當地社區的一員。

當然了,根據需要而善用匿名性和實名性,是享受城市生活的關鍵。但是在大城市裡,我們究竟能有多少充滿人情味的邂逅,又能和多少陌生人相識相知?這樣的緣分是屈指可數,還是無限之多?人們給出的不同答案,將決定他們在城市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待人接物方式。

大阪這片土地上住著的大阪人,他們社會倫理的根底裡,都有著「大家都是親朋好友,既善良又有趣」這樣的理想。這一點,就連不懂日語的外國遊客也能感受得到。

這種溫情無法用資料表示出來,但我想,這跟我們大阪人在巴黎和伊斯坦堡的市井街巷裡感受到的氣息和氛圍,應該是相似的吧。

充滿大阪市井風情的新世界(攝影:黑岩正和)
充滿大阪市井風情的新世界(攝影:黑岩正和)

標題圖片:大阪Minami最有代表性的鬧市區道頓崛(攝影:黑岩正和)

大阪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