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潮流

鋼彈40年:被一代又一代人喜愛的經典動畫

動漫 文化

1979年螢幕開播,今年已經40歲的《機動戰士鋼彈》,作為給機器人動畫帶來變革的里程碑式作品經久不衰,如今依然人氣堅挺。

2019年是《機動戰士鋼彈》開播40年週年,各類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這次與過去的週年紀念截然不同,除了給鋼彈慶生之外,還有很多與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生活廣泛結合的活動。其中「G-SATELLITE飛向宇宙」專案是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東京大學攜手合作,從宇宙中發來2020年東京奧運帕運的應援資訊,此舉作為將鋼彈所展現的「宇宙時代的願景」回饋到現實世界的活動,受到了許多注目。從這裡能感受到這些產業和學界相關人士對鋼彈的熱忱,他們都是以鋼彈為精神雞湯而養成了未來觀並長大成人、做出實際成績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鋼彈四十載春秋的厚重。

「G-SATELLITE 飛向宇宙」專案記者會的最後,富野由悠季導演(左3)等人高舉拳頭,鼓舞士氣。2019年5月15日,東京都千代田區(時事)
「G-SATELLITE 飛向宇宙」專案記者會的最後,富野由悠季導演(左3)等人高舉拳頭,鼓舞士氣。2019年5月15日,東京都千代田區(時事)

野口聰一和(前左)和金井宣茂(前右)在看將裝載在「G-SATELLITE 飛向宇宙」專案的人工衛星中的鋼彈模型,2019年9月4日,静岡市葵区(時事)
野口聰一和(前左)和金井宣茂(前右)在看將裝載在「G-SATELLITE 飛向宇宙」專案的人工衛星中的鋼彈模型,2019年9月4日,静岡市葵区(時事)

擁有如此巨大影響力的《機動戰士鋼彈》究竟是怎樣一部作品?這裡讓我們回到第一部鋼彈的原點來探索一下其本質。

動畫粉絲的成長與成熟

日本商業動畫片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現在也依然在進化中。促使其發展的一個巨大契機就是《機動戰士鋼彈》。

動畫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小孩子看的東西」。即便是1963年30分鐘的TV動畫《原子小金剛》大熱,動畫製作開始了穩定的量產之後,大眾也依然是這樣的看法。顛覆大眾這一觀念的是1974年的TV動畫《宇宙戰艦大和號》。雖然播出時收視率並不理想,但1977年上映的重編電影版卻掀起熱潮,受眾人群已經長大成十幾歲的少男少女一事也受到媒體報導。至此開啟了新的時代——要求動畫作品內容豐富,經得起多次重刷。

以往日本很多動畫片都是漫畫的動畫版,不過1978年月刊雜誌《Animage》創刊後,這一狀況發生了改變。雜誌專業性極高的報導讓長久以來認為「是漫畫家的助手們在製作動畫片」的大眾了解到了,其實是「有專門製作動畫片的公司,動畫片是這些公司的專業創作者們共同努力的結晶」。其結果就是讓更多的動畫粉絲知道了,在動畫片的世界,有著與漫畫迥然不同的影像創作流程和技法。然後,大眾才慢慢知道了,存在一大批立志創作原創作品的動畫人,他們有獨立的思考,並以此為基礎創作人物角色和故事。就在粉絲追問「有沒有更好的作品?」,對好作品的期待不斷高漲的時候,1979年,《機動戰士鋼彈》閃亮登場了。它來得正是時候。

這部作品是完全原創的動畫片,沒有原作漫畫或小說。原作兼總導演是富野由悠季,負責人物設定和動畫導演的是安彥良和,機甲設定是大河原邦男,主創都是動畫人。因此,這部動畫給了觀眾「只能從動畫影像中獲得的興奮感和未知故事帶來的驚喜」,粉絲為之瘋狂。構思巧妙的厚重的世界觀和故事,讓觀眾不得不費盡心思解讀,但包括這種晦澀和隱喻在內,整部作品都讓粉絲收穫了快樂。

助推這股熱潮的是當時正處於普及擴大期的家用錄影機。它讓觀眾能夠多次享受動畫,去挖掘第一次觀看時忽略或沒理解的伏筆和細節,也讓觀眾能夠將喜歡的動畫片推薦給朋友。這算是80年代中期「視訊軟體銷售時代」的先驅吧。即使從這個意義來說,《機動戰士鋼彈》也算是一部符合時代節點特色的具有象徵性的動畫作品了。

基於真實世界觀的機器人動畫

史無前例的厚重作品創作的核心人物,自然非富野由悠季導演莫屬。從零開始構築世界觀和故事,將創作者的成果巧妙融合,最後凝結為一部作品展現出來。從2019年6月起舉辦的美術館主導的展會「富野由悠季的世界」(福岡市美術館等)大量的物品,也能多少窺見到這個創作過程。本來《機動戰士鋼彈》是為了促銷主角機甲的合金玩具而衍生的作品。因此,「只要玩具能賣得好就行」的理念就給了故事極高的自由度。富野導演將這一絕佳機會看作是一個「發揮作家性的平臺」並將之發揮到了極致。

富野由悠季導演(時事)
富野由悠季導演(時事)

最初是從「用現實主義分解和再定義以往的機器人動畫」的思路切入的。是一種「再發明」。創意的原點是「想要讓全長20公尺級別的人型機甲設定成立,它就必須是投入鉅資的兵器」。以往機器人動畫的故事情節大多是謎之敵對勢力(多數是外星人)來攻擊地球,然後人類用科學家悄悄準備好的合體機甲迎敵......富野導演對此表示質疑。

既然有戰爭,那敵我雙方就都是人類。為了展現出與過去機器人動畫的不同,他把巨大的人型兵器稱為「Mobile Suit(機動戰士)」。Suit是Space Utility Instruments Tactical 的縮寫,意思為戰術泛用宇宙機動機械。從品質來看,按理說應該是用在宇宙空間的。從現有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機動戰士能夠派上用場的地方也僅限於地球和月球一帶。考慮到「宇宙VS地球」的這種戰爭的對立圖,於是就採用了美國Gerard K.O'Neil博士提出的、可行性較高的未來構造物「Space Colony(宇宙殖民地)」作為故事的舞臺。

鋼彈的世界觀就是在這種濃厚現實色彩的「聯想」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因此觀眾會從影像中獲得「可信的強烈真實感」。

在殺伐硝煙中描寫的希望的星星之火

這部作品長壽的秘訣在於「鋼彈的歷史感」。除了「從龐大的時間和空間中截取一部分展示給觀眾看」的「敘事詩般的視角」,還有將宇宙移民者時代的「宇宙世紀(Universal Century:UC)」設定為「新曆法」的操作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於是作品完結之後,也能夠繼續編寫「宇宙世紀年表」。在動畫播出後大賣的周邊「鋼彈模型」和年表的協同效應下,「作品裡沒有描述的世界」也開始擴大了邊界。不同於合金玩具,塑膠模型是一種可以通過塗裝和改造,創造出「用戶原創性」的素材。並且還出了漫畫、小說版的原創故事,然後這些集體智慧補充的細節都在「一年戰爭」(吉翁公國(*1)為謀求獨立而向地球聯邦政府發起的獨立戰爭)中體現了出來。

2015年,「鋼彈模型」誕生35週年紀念活動中出售的「HGUC1/144比例RX-78-2鋼彈」。萬代提供(時事)
2015年,「鋼彈模型」誕生35週年紀念活動中出售的「HGUC1/144比例RX-78-2鋼彈」。萬代提供(時事)

「鋼彈世界」可以進一步擴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原創作品才有的自由度。有原作的動畫片大家普遍不接受「魔改」,但如果是原創作品的話,對於沒有描寫的部分,大家就可以自由地展開想像,因此粉絲也能夠積極參與到作品世界中去。於是大家不滿足於僅僅作為觀眾來欣賞作品,還出現了很多人努力地想把鋼彈描繪的東西作為雞湯來改變三次元世界。文章開頭的那個項目就是一個例子。此外,無論添加什麼設定也不會動搖根本的「故事強韌度」也是鋼彈被一代又一代人喜歡的決定性因素。主角阿姆羅雷是個10多歲的青澀少年,面對戰爭帶來的壓倒性的暴力和成人社會各種不講理的行為,他的心情非常複雜,時不時就會爆發一次。同時,在戰鬥中不斷找到無可替代的「小夥伴」......

這個具有普遍性的少年的成長故事,最終發展到「進軍宇宙的人類的進化」這種「New type(*2)論」上。將宇宙這種接近無限的空間和可能性掌握在手的人類,最終或許能為戰爭時代拉下帷幕,達成相互理解。這種微小的「希望」在故事的最後展現了出來。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只要人的本質不變,這種「無法相互理解」的「絕望」就理應存在。然而,只需要人的認識發生一丁點改變,或許就能離「希望」越來越近了。這種「願望」,在以機動戰士的戰鬥為中心所描寫的殺伐戰爭中,像星星之火一樣閃耀著點點光芒。

《機動戰士鋼彈》的片尾曲《永遠的阿姆羅》的一幕 ©SOTSU・SUNRISE
《機動戰士鋼彈》的片尾曲《永遠的阿姆羅》的一幕 ©SOTSU・SUNRISE

《機動戰士鋼彈》,聚焦了一群被捲入未來戰爭的少男少女,用紀錄片的筆觸來描繪充滿親近感的青春群像劇。但是它並未止步於此,通過戰爭展現「改變現狀的力量」,從而反襯出人類的可能性,給人一種向上的希望,這才是鋼彈最大的魅力。正因為有了這些元素的支撐,鋼彈才能經久不衰。大概如此嚴謹的結構正是鋼彈獨一無二、歷久彌新的根本原因吧。

標題圖片:第2集《鋼彈破壞命令》中鋼彈用鐳射劍阻擊夏亞專用紮古II的一幕

(*1) ^ 《鋼彈系列》裡出現的虛構國家。在《機動戰士鋼彈》中,作為主角阿姆羅雷所屬的地球聯邦軍的敵對勢力登場。

(*2) ^ 指的是適應宇宙空間的生存環境,獲得了特異能力的新人類。

卡通 動畫片 機器人 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