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心理學研究告訴你,「Kawaii」到底是怎麼回事

科學 文化 社會

與時裝和卡通商品聯繫到一起的「Kawaii」作為日本獨特的流行文化備受矚目。但是「Kawaii」究竟是怎樣一種情感,卻很難解釋清楚。為了從科學的角度解讀這一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背後的機制,筆者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

從科學的角度研究「Kawaii」

「Kawaii」(日語「可愛」的音譯——譯注)是現代日本人最常用的詞語之一。不僅是對小動物和小寶寶,也會用於服裝、室內裝修、小點心等事物,是一種讓人不由得心生喜悅、欣喜雀躍的感覺。但是「Kawaii」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感?「Kawaii」會產生哪些正面作用?這些卻很難解釋清楚。

一般認為,日本關注「Kawaii」的文化是從上世紀70年代的年輕女性開始的。當時很多成年人感歎年輕人詞彙貧乏,面對任何事物,年輕人都大呼「Kawaii!」。不過當這代人走上社會,成為日本社會的主力後,與時裝和卡通商品相連的「Kawaii」,就開始作為日本獨特的流行文化而受到矚目。據說扮演動漫和遊戲人物的Cosplay盛典進軍國外之後,日本的「Kawaii」就變成了世界的「Kawaii」了。

聽到自己國家的文化被外國人善意地接受,自尊心忍不住就要膨脹起來。只可惜,「Kawaii」這個詞語在國外並不是那麼有名。況且「Kawaii」在日本還有「kawa-EE」這種把「E」拖長的發音方式,這就更沒有多少人知道了。外國人說「Kawaii」時的發音一般都很像「Hawaii(夏威夷)」。

「Kawaii」到底是什麼?我們該怎麼給外國人講解這個詞語的含義呢?「Kawaii」跟「cute」是一回事嗎?日本人不太習慣用語言有條理性地進行說明,而是更注重自己的所見所聞、體驗和感受。很多情況下,人們在解釋「Kawaii」時只是舉幾個例子,讓對方大致明白就完事了。不過,如果希望「Kawaii」作為發源於日本的流行文化被全世界所了解,那就最好用語言好好地對「Kawaii」進行一番解釋。

要想解讀複雜的現象並向更多的人進行說明,則需要科學的助力。實驗心理學是一門用資料揭示人類心理和行為一般規律的科學。我大概從10年前就開始基於實驗心理學理論對「Kawaii」進行研究。我在最近出版的一本書《「Kawaii」的力量:通過實驗探明心理機制》(化學同人)裡,對這項研究的來龍去脈進行了介紹。關於「Kawaii」的文化研究,目前已有多部著作問世,但從科學視角進行系統性探討的專著,我這本書是全球首創。

如果想從「Kawaii」的對象屬性切入,那麼很快就會走進死巷子。因為我們可以找到很多例外。有時候同一個對象,有人覺得可愛,有人卻完全感受不到可愛之處。於是我試著改變了思路。即便能讓人感到「Kawaii」的對象形形色色數不勝數,但產生「Kawaii」這種感受的人恐怕都有相似的心理狀態,否則人們也沒法用「Kawaii」這個詞語來進行交流。我的思路是,把焦點轉向產生「Kawaii」這種感受時的心理,就可以從實驗心理學的視角對這個題目進行研究了。

具有多樣性,不適用此前的學說

動物行為學家Konrad Lorenz(*1)在1943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人類具有一種本能的傾向,會認為某種身體形狀很可愛。他認為,如果具備某些特徵,諸如頭相對於身體顯得大、額頭寬且向前凸起、一雙大眼睛長在臉的下半部分,那麼對象無論是不是有生命,都會給人以可愛的感覺。這種心理機制被稱作「嬰兒圖式(baby schema)」。

到了60年代,嬰兒圖式的實證研究開始進行,基於Konrad Lorenz的直覺而提出的假說得到了實驗的驗證。因為這個學說的理論簡單易懂,所以很快就被大眾所熟知。

然而日語的「Kawaii」也會用在跟嬰兒圖式無關的事物上,比如時裝或小點心之類。不僅如此,還衍生出了一些奇特的複合詞,比如「Kimoi(噁心)」和「Kawaii」組合成「Kimokawaii(髒萌)」,「Busaiku(醜)」和「Kawaii」組合成「Busakawaii(醜萌)」。這些用嬰兒圖式理論無法解釋的多種多樣的「Kawaii」,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說明呢?我以此為出發點開始了研究工作。

通過開展以日本大學生為對象的實證研究,我得出了以下結論。

  • 「Kawaii」跟「Osanai(幼小)」不是一個概念
  • 比起「養育」或「保護」,更貼切的心情是想接近並與對方在一起(產生接近動機)

比如「笑臉」,就不能評價為「Osanai(幼小)」,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覺得可愛。而且通過記錄臉部表情肌的肌電活動得知,看到可愛的事物後,被試者會在一秒鐘之內露出笑容。一個人看到可愛的事物後展露笑容,而他的笑容又會讓周圍的人覺得可愛,不由得也露出笑容。可以認為,「Kawaii」這種情感正是這樣在社會場景中擴散開來,並呈螺旋狀不斷增強。我將這一現象命名為「Kawaii螺旋」。

(*1) ^ 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197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促進社會交流的積極情感

「Kawaii」在日本如此流行,肯定是有其原因的。因為人類的行為如果得不到某種回報,則很難持續下去。根據以往發表的實驗心理學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得知,在接觸到可愛的事物之後,人類會產生下列各種心理狀態或行為。

  • 注意力被吸引
  • 想要一直盯著看
  • 行為會變得小心翼翼
  • 會去注意細節
  • 想要握緊
  • 將其擬人化
  • 想要照顧
  • 想要提供幫助
  • 不會拒絕求助
  • 想要寵愛自己
  • 被治癒

引發笑容、讓人想要靠近,「Kawaii」的這個特性可以應用到社會的各個場景。比如走進日本的工程現場,就能看到設計成可愛的小動物形狀的路障,還有卡通形象的建築工人深鞠躬致歉的標牌,人們的心情也會隨之平靜下來。此外,各家公司和政府機構都在設計各自的吉祥物,即所謂「ゆるキャラ(萌萌吉祥物)」,努力拉近與目標群體之間的距離。這些嘗試以往都是依靠經驗進行的,從科學的角度應該可以對上述「Kawaii」情感的效果加以驗證。

「Kawaii」讓人心情愉快並產生接近對方的動機,是一種促進社會交流的情感。可以認為,既然是一種情感,那麼其背後自然就有生物學的基礎,是一種不因文化而改變的人類普遍具有的特性。日本有接納這類情感的社會基礎,也有認同其價值的風土,所以才在全球率先誕生並發展了「Kawaii」文化吧。對這種情感產生共鳴的人,估計在國外也大有人在。

在各種價值觀並存的全球社會,渴望社會交流的積極情感「Kawaii」,其意義應該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日本的「Kawaii」是一種情感,而英語的「cute/cuteness」表示的是對象的屬性。「Kawaii」是感受,而「cute」是感知。「cute」有嬰兒圖式這樣的正確答案,但「Kawaii」卻沒有正確答案。是否覺得某個對象「Kawaii」,是由該對象與自己的相關性決定的,因此因人而異,也因情況而異。「Kawaii」是自己去發現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的。

我們也沒必要把日本的「Kawaii文化」原封不動地推廣到全世界。作為「Kawaii」的已開發國家,日本的任務是通過資料表明「Kawaii」這種情感是存在的,並且它還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然後,我們只要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去發現他們自己的「Kwaii」就可以了。

標題圖片:各種「Kawaii」(筆者提供)

流行文化 Kawaii 科學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