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經濟化浪潮下日本和香港的角色──在美中數位經濟爭霸之間

財經 臺灣香港 政治外交 生活

臉書(Facebook)公布將在2020年發行數位貨幣「Libra」,中國也公開宣示正在籌備「數位人民幣」(DCEP)的相關事務。雖然兩者尚未釋出明確的發行時程,明年或許會成為數位貨幣元年而為人記憶。

但無法否認的是,在美中的數位經濟爭霸戰裡,日本和香港仍以現金經濟為主流,沒有「GAFA」(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或「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巨大的平台企業,令人有些遲滯感。

不過也因此反而讓日本和香港擁有了不同的機會。

在數位經濟浪潮迅速推進的世界裡,本文欲思考的是,日本和香港所扮演的角色。首先從生活周遭開始,檢視日本和香港零現金化的狀況。

日本和香港的零現金化

事實上,日本在卡片支付的使用程度上,與其他國家相較,可謂不遑多讓。一般人都擁有包含信用卡、信用金融卡、電子票證卡等多張卡片,例如大筆消費使用信用卡,在超市購買生活用品使用附加集點功能的電子錢包卡,而在車站商店則使用交通票證卡……,依照TPO(譯註:Time=時間,Place=地點,Occasion=場合,三者總和之縮寫)分別使用不同的卡片支付。

今年10月,日本政府已將消費稅從8%上調至10%,為了同時推進零現金化,制定針對零現金交易回饋點數的政策。QR code手機掃碼支付已出現Line Pay、PayPay、樂天Pay等等支付方案,引起一陣欲爭奪主導權的商業戰,各公司前仆後繼地推出累積集點及現金回饋等的促銷活動,但無法確定這些活動往後是否能持續推行。

同樣地,香港的信用卡和交通電子票證卡「八達通」的使用頻率也很高,和日本一樣是現金和卡片並行的社會。比起日本,很多地方都能使用信用卡和信用金融卡的非接觸式支付,非常方便,不過搭乘計程車和傳統市場購物仍須仰賴現金。而手機支付的戰場上,則出現「Alipay」、「WeChat Pay」、「Samsung Pay」等「境外」勢力,以補貼回饋等誘因進行廝殺,混亂狀況與日本相似。

「Libra」vs「數位人民幣」

今年6月,臉書發表了未來將發行數位貨幣「Libra」,美國國會卻要求暫停開發,因此是否能在當初預計的2020年發行,前景尚未明朗,臉書在全世界擁有20億以上的使用者,若發行貨幣,其影響力將遍及世界各國。

「Libra」的發行目標公開3個月之後,也就是今年9月,輪到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預計發行所謂的「數位人民幣」。

無論「Libra」抑或「數位人民幣」,皆與比特幣那樣的虛擬貨幣不同,兩者皆是建立在實際的貨幣基礎之上發行的穩定幣(譯註:Stablecoin),讓數位貨幣的普及現出了一絲曙光。美中在次世代貨幣的戰場上,已掀起一場爭奪主導權互不相讓的激戰,而美中經濟貿易爭霸戰,也來到了最關鍵的一場戰役。

香港對於國家監控的反抗

若數位貨幣普及,數位經濟化將迎向最終階段。其結果就是,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會累積成為大數據,形成數位監控的沃土。

所謂監控,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小說《1984》裡所描述的,由掌控權力者單方獨斷地進行國家監控的形象,長久以來深植人心。但現況是,從社群網路服務之類的數位科技來看,資訊並非單方面地被搜集起來,反而是使用者基於自身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主動提供個人資訊。社會學家大衛‧萊昂(David Lyon)將此情況稱為「監控文化」(The Culture of Surveillance: Watching as a Way of Life, Polity Press, 2018),意指更為不嚴厲而流動的全球性監控已然展開,其風險已演變得令人難以察覺。

日本動畫「心靈判官」(Psycho-Pass,サイコパス)則以敏銳視角描繪出監控社會的問題所在。藉由名為「希貝兒」(Sibyl,シビュラ)的中央集權先知系統,測知每個人心中的混濁程度,被判定為高度「犯罪係數」的人,即使沒有犯罪仍會遭受懲罰。眾人為了獲得安全的社會,迫使自己內心不能出現任何混濁的意念,必須過著清廉潔白的生活。讓人不禁產生疑問,這到底是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呢?

以「社會信用評分」激發眾人道德感,以提高禮貌和治安狀況的動向,在中國逐漸拓展開來,雖然不似「心靈判官」的世界那麼極端,但為了安全卻以自制和限縮的形式綑綁人們的自由,如同遭軟綿絲線緊縛般的程序已然啟動。一如梶谷懷和高口康太形容為「幸福的監控國家」,正因為監控並非源自於單方面的搜集行為,所以很難限制與約束。(《幸福的監控國家‧中國》,2019)

自2019年春天開始的香港抗議行動,便擁有反抗監控國家的面向。監控鏡頭成為攻擊標的,多數設置於街頭和車站的監控鏡頭遭到破壞。此外,運動參與者使用名為「HKmap Live」的app網站,「反向監控」警察的動向。該app遭到蘋果App Store列為「鼓勵違法活動」而被下架,成為熱議話題,不過能夠掌握警察和巡邏車的即時動態,對於游擊戰式的抗議活動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雖說如此,參與運動者遭到逮捕的情況並不會因此改變,大多數的年輕人仍是被壓制後遭到逮捕。香港警察身後所聳立的一道高牆,正是朝向「科技威權主義」快速發展的中國。參與運動者以性命相搏的抵抗,飄蕩著一股悲壯感。

慎重看待數位化的日本

在日本,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Recruit未獲許可便任意販售學生「內定辭退機率」的預測結果,此事被舉發後助長了日本人對於使用大數據的不信任感。此外,由於手機支付「7 pay」(セブン‧ペイ)粗陋不實的資安設計,導致相繼出現違法盜用的情形,該服務僅營運3個月就草草終止的事件,仍讓人記憶猶新。

根據野村總研的調查(2018),日本人之中認為「即使有好處仍不想提供個人資訊」的人,比起認為「若具有便利性提升等好處,提供個人資訊也無妨」的人更多。若與其他國家相較,日本人之中對於個人隱私遭洩漏而感到不安的人比例較高。但這樣的慎重態度並非壞事。

不必盲目追隨美中兩國,而是從使用者的觀點展開討論

在美國,由「GAFA」所代表的平台企業所主導,以市場邏輯推動的數位經濟化加速進行中,利用使用者希望獲得認可的欲望和提高便利性的需求,抓取所有的購買紀錄、喜愛的音樂、喜歡的影片、家人和朋友的照片等等個人資訊,以AI進行足跡分析(譯註:原文為プロファイリング,profiling)。美國總統川普有效利用大數據贏得選舉的事蹟廣為人知,毋須贅言地,從很早開始資料分析就是選戰的重要因素,但現在左右選戰勝負的,則繫於大數據的小眾行銷(譯註:マイクロマーケティング,micromarketing)的優劣與否。

若將平台企業蒐集的資訊與政府累積的個人資訊相結合,將可能建造出強大的監控體制。讓平台企業獨佔資訊是否不會產生問題?我們應該允許足跡分析深入到何種地步?這些討論都追不上資訊化的速度。

科技和社會的結構是共同進化而來,人類必須持續努力讓社會結構適應科技的發展,例如現在各國競相投入開發的「量子電腦」,若能實際應用該科技,數位經濟的樣貌亦將再次改變。數位經濟的走向,無人能預測,正因如此,希望日本和香港能慎重思考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副作用,同時導入最適合的方案。

美中兩國的政府和平台企業各合為一體,正在爭奪數位經濟的霸權。看起來似乎是政治理論和市場邏輯成為最優先,諸如掌控個人資訊的權利、「自由」和「平等」的實現等等基於使用者的觀點,仍是極為不足,但看來數位經濟卻已大勢難擋。使用者友善的數位經濟該如何落實?日本和香港毋須不明究理地追趕美中的步伐,而應該將目標設定為,在試圖解決數位經濟問題的亞洲之中,成為引領的力量。

歐盟已然展開行動。加強防護個人資訊的「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的立法行動,值得多加參考以為借鏡。

(本文內容完全源於筆者本人的觀點得出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日本外務省以及總領事館的意見)

標題圖片:sasaki106 / PIXTA

美國 中國 人民幣 香港 Facebook 無現金 GAFA BAT Libra 中国 日本 Facebook GAFA BAT 中国 日本 Facebook GAFA 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