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第二任期:後新冠肺炎時代的經濟與國際突破策

政治外交

5月20日,臺灣蔡英文總統正式迎接她的第二任期。綜觀她過去4年來的政績,與想像未來4年的走向,從「臺灣主權獨立」轉化到「守護臺灣利益」,未來持續在這前提下,兩岸問題上不會挑釁中國的底線。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去後,如何重振經濟與強化內政進而復甦國內產業也相當重要。在對於日本的關係上,為避免和中國發生摩擦,預料日臺雙方將繼續促進民間交流。

臺灣總統蔡英文,在5月20日迎來她總統第二任期,這次的就職典禮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從總統府前移到旁邊的臺北賓館舉行。

蔡英文在演說中再度感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產業與官員戮力幫忙,與全體臺灣人的耐心配合。她並再度期許未來4年,臺灣能在能源、醫療、國防、科技上持續進步,帶領臺灣走向疫情過後的新國際變局。兩岸關係上,蔡英文持續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等八字前提跟中國展開對話,絕不允許中國以一國兩制矮化臺灣。最後她再度稱讚這次能控制疫情,是靠每個產業的英雄合作,每一位幫助防疫的臺灣人都是英雄,她很榮幸再接受臺灣人民託付 ,未來將打造更好的國家。

(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再次承接中華民國國璽(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回想4年前的同一日,在總統府前親眼看見前總統馬英九將總統之印交由她,不只見證了政黨再次輪替,也看到臺灣史上首位女性總統的誕生,內心自然是滿心期待的。不過,回首接下來的這4年,對於蔡英文、甚至全臺灣來說,卻是歷經相當起伏的4年。

就任後的前兩年多,中國陸續用經濟策略讓臺灣7個邦交國與其斷交,並且封鎖了臺灣參加任何國際組織的可能性。隨後蔡英文也致力於國內年金改革以及面對種種內政改革壓力,卻也激起保守勢力的整體怒火。最終,2018年11月24日的地方大選讓蔡英文與民進黨政權跌下神壇,在野的國民黨拿回地方執政優勢外,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也成為新政治強人。

當時臺灣的多數年輕世代瀰漫著一股恐懼情緒,擔憂親中國的勢力終於兵臨城下,連民進黨政權也將被中國共產黨圍堵。但是,一切在2019年1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後,開始有了不同變化,蔡英文以強硬地語氣回應中國當局「絕不接受」後,民進黨也開始在內政、外交與社群網站宣傳上做了大幅改變。6月香港爆發反送中事件後,更激發臺灣人民對共產黨的不安。

一度可能出現連任危機的蔡英文,最終再度獲得民進黨徵召,而國民黨也順勢推出最受該當歡迎的韓國瑜競選。在歷經數個月的選舉、造勢、辯論後,蔡英文最後獲得史無前例大勝,隨後緊接而來的就是中國武漢爆發新冠肺炎,蔡英文政府又在防範肺炎上取得臺灣人民相當大的信賴,同時再創下總統聲望新高峰。縱使從過去的圍堵中殺出活路,只是未來的4年,對於蔡英文與民進黨政權來說,依舊還是要步步為營。

保護臺灣利益外交

首先,自然是困頓的兩岸關係。民進黨長期在兩岸關係上被中國認為是臺灣獨立派,因此在兩岸的論述上,過去民進黨也常常站不住腳,因而讓國民黨在2018年的地方大選捲土重來。不過,在香港發生反送中衝突後,臺灣社會隨之而來的警戒也大幅提升,民進黨也大幅調整戰略,將過去臺灣社會常常陷入的「統獨之爭」轉化為「保護臺灣利益」。

當過去的輿論戰場,從「臺灣主權獨立」轉化成「守護臺灣利益」,所切割出的戰場就相當明確。也許臺灣統一或獨立大家各有意見,但是守護當前的臺灣利益,基本上沒有任何一位臺灣人會反對。因此當香港反送中抗議與中國的非洲豬瘟疫情一度可能流入臺灣時,大部分臺灣民眾徹底體認中國共產黨的威脅,加上民進黨謹守這條「護臺」路線,讓支持度開始大幅回升,最後在總統選舉收到很好的效用。

隨後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更損失了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利益。被認為是發源地的中國,至今沒有辦法解釋病毒起源,只說要交由科學辦理,切勿政治化。但是中國當初的政治化動作,讓病情蔓延、疑似操控WHO導致全球發生誤判等,已經讓很多國家對中國共產黨產生懷疑。臺灣當初以守護國家利益出發,將確診數字壓到440人、死者7人,跟其他國家形成相當鮮明的對比。

因此,當臺灣變成各國「守護國家利益」的範本時,往後4年的兩岸關係,也就變成世界中美局勢下的議題。可以想見,蔡英文政府的第二任期,會持續堅守不挑釁中國的底線,因為這不只是「守護臺灣利益」的前提條件,更可以避免落入中國口實,因為中國原先也在期待一個政治態度不穩定、躁進的領袖,可以讓臺灣陷入社會不安。原先韓國瑜可望符合中國共產黨期待,但最後並沒有成功。

在野的國民黨,目前除了「九二共識」外,尚拿不出更進一步的兩岸論述。但未來國民黨只要持續認為九二共識才是守護臺灣真正利益的時候,就會愈來愈被臺灣社會輿論推向「可能出賣臺灣利益」的那一邊,這也是很自然的選擇。而過去被中國外交圍困的民進黨政權,則可以持續在未來4年用網路跨界宣傳、與各國進行後肺炎時代的健康議題交流,就可以讓國際社會重新信任臺灣。

(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再度宣誓就任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經濟內政如何重整

再來,就是臺灣內部的經濟重整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緩和下,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也必須在急速衰退的經濟中重新走出僵局。這次的肺炎疫情對全世界的觀光旅遊與中小企業是史無前例巨大的,各國的機場幾乎都封閉。臺灣也遭受同樣的情形,雖然疫情不嚴重,但是觀光業目前只能先仰賴國內觀光回溫。

不過,雖然失去來自世界的觀光客,但這也是個很好的機會讓臺灣觀光產業向上提升。臺灣的觀光業過去被認為太倚賴外來市場,尤其是中國觀光客大量來臺,造成速食型的一條龍消費,上下游的旅遊市場都被特定業者壟斷,內需市場反而相當小。臺灣人寧可搭廉航去日本、韓國、東南亞,也不要在自己國內消費,認為貴又不划算。

而現在只能做國內觀光的情形下,如果能仿效日本觀光業,打造國內精緻旅遊,並且對傳統夜市、小吃做出更進一步的衛生環境重整,將能有助於未來重新開放後迎接新的國外遊客,給他們更好的臺灣旅遊體驗。

如同日本有給予一人10萬日圓補助,臺灣也有給予1萬臺幣紓困金,不過在臺灣也引發部分抗議,包括程序複雜、時間太久等等。如何給予正確且公平的補助,在往後都會成為各國國內的焦點。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也可在未來4年,在臺灣的社會福利政策上更強化、並讓因肺炎疫情而更普及的遠端教育變得更多元。

雖然蔡英文現在的支持度高,但臺灣的人心浮動始終相當快速,說得難聽點,有時還是有點偏利益導向。2018年11月24日的地方大選慘敗後,蔡英文政權與民進黨的氣勢可說是跌到谷底,現在是有種股票止跌回升的感覺。但如果接下來內政瑕疵不斷、地方政治人物又不得人心,卻依舊沈浸於高民調,民意的反撲恐怕又是比想像中快。

(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在就職典禮發表演說(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對日本持續友善?

最後則是對日本的關係,臺灣一向被認為是親日國,在過去4年中,日臺關係也都尚稱穩定,在臺北的交流協會(等同大使館)也更名,看似關係又向上提升一步。不過實際上來說,日臺間相對重要的「福島等周邊五縣地區食品」開放,這4年來則是沒有實質進展。

筆者曾在2019年5月,一同隨著臺北市長柯文哲訪日本東北,走訪福島、岩手與宮城等縣,觀察日本在三一一大地震後的復興狀況。當時柯文哲與自民黨代理幹事長萩生田光一(現文部科學大臣)在東京會面,會後跟媒體閒聊,柯文哲也說「日方真的蠻介意食品開放一事」。

雖然日方覺得食品開放是科學議題,不過在臺灣這是政治議題。就算科學檢驗正常開放進口,民進黨依舊會被貼上「媚日」標籤,甚至很容易被親中派或是中國政府用來作為民族主義的宣傳材料。加上民進黨政權過去4年被認為走親美與歐盟合作路線,因此未來4年,在不過分刺激中國為前題下,日臺關係應該還是會以強化民間交流來淡化政治色彩。

回顧過去4年執政,蔡英文聲望的高低起伏恐怕是讓人一生難忘。基本上,2019年1月2日前的蔡英文、與之後的蔡英文,更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袖性格。前面是躊躇不前、後面是剛毅堅定,這個從眼神很明顯就可以判斷出來。而在未來的4年,蔡英文在好不容易暫時整頓臺灣內部民心後,要如何帶領臺灣走向擺脫在國際社會上的中國干預,似乎也更令人值得期待。

記得4年前的2016年5月20日,在現場聆聽當時就任的蔡英文發表演說,對於兩岸關係稱「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被中國官方稱是未完成的答卷。而在2020年的5月20日,蔡英文再次就任,而全世界的質疑則投向中國的新冠肺炎爭議,中國必須要去回答更多問題。然而,國際情勢尚且混沌、臺灣依舊不能樂觀,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下,蔡英文與民進黨政權始終要臨機應變。

(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與新任副總統賴清德(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標題圖片:臺灣蔡英文總統以及執政團隊再度於5月20日走馬上上任(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中國 蔡英文 國民黨 兩岸關係 臺灣 經濟政策 民進黨 總統 一國兩制 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