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滋潤屏東平原的水利工程師鳥居信平

歷史 臺灣香港

位於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與日本淵源頗深,日治時代有許多日本人在此生活。一位名為鳥居信平的日本人大大改變了屏東的樣貌。為開墾甘蔗種植用地,他受到臺灣製糖會社邀請,建造地下堰堤,以伏流水滋潤了屏東乾枯的大地。

臺灣製糖與陸軍第八飛行連隊

位於臺灣西南部的海港城市‧高雄市,其東南方躺臥著一座狀似屏風的半屏山,這座山以東便是屏東市。屏東曾被稱作「阿猴」,歷史悠久,可追溯至鄭成功治臺時代。日治時代為進行農業改革,臺灣總督府派了一位日籍水利工程師至當地,他徹底改造了屏東平原的農業,奠定了今日「農業縣」的基礎。這位日本技師就是鳥居信平。

屏東縣現今人口約80多萬,離開市中心便是一派田園風景。日治時代大正時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總公司與「陸軍第八飛行連隊」駐紮地皆位於此,因而有許多日本人定居,相當繁榮。當時臺灣製糖運輸甘蔗使用的輕軌鐵道,現今仍殘留於屏東各地,令人想見往日榮景。

日本統治臺灣的時代,糖的消費量98%皆依賴進口。第4代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將產業振興作為治臺政策的重心,鼓勵糖業為其政策之一,目標是在臺灣成立近代化製糖公司。

後藤提供高額補助金等優渥條件,委託三井物產前往臺灣設廠,後者於1900(明治33)年12月,由95名股東出資共100萬日圓,成立了「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不過由於製糖原料,也就是臺產甘蔗供不應求,臺灣製糖便擬定開發案,從總督府入手的屏東林邊溪周邊廣大土地進行開墾,建造種植甘蔗的企業農場。

然而,預計開墾的土地,其土質堅硬且混雜許多小礫石,實在無法耕種,加上林邊溪大武山山麓段坡度極陡,雨季時半年內降水高達2500mm,淹沒農田,乾季時卻又苦於旱魃,滴雨不降,連飲水都不易取得。

作為水利工程師前往臺灣

臺灣製糖為了增產甘蔗,必須雇用有能力改善土壤、建構灌溉與排水系統的水利工程師。時任專務的山本悌二郎找上頗有深交的東京帝大農科大學教授上野英三郎博士商量,上野便向他推薦了自己的學生鳥居信平。

鳥居信平(平野久美子提供)
鳥居信平(平野久美子提供)

鳥居在1883(明治16)年1月4日於靜岡縣周智郡上山梨村(現在的袋井市)出生,家裡務農,為家中三男。縣立靜岡中學校畢業後就讀金澤第四高等學校,後升學東京帝大農科大學,師事上野教授學習農業土木。畢業後任職農務省農務局,曾在清朝山西省農林學堂擔任教授,回國後在德島縣擔任工程師。接到上野博士的介紹時,他才剛結婚沒多久,不顧周遭反對,便帶著新婚妻子Masa與德島技術人員,於1914(大正3)年渡臺,時年31歲。

在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擔任農事部水利課長的鳥居,其任務便是要開拓屏東平原東端約2200公頃的荒地,建設成甘蔗農場。負責嚮導的員工對他說明:「每年乾季,挖地2公尺深都找不到一滴水,3月大旱,連飲水都成問題。但一到5月雨季,卻又鬧大洪水,田地全都泡在水裡。」

鳥居蹲下身,略調查了土壤後,便嘆息道:「如此荒地,內地與清國都未曾見過…」。當地地層呈水泥狀,又埋著大大小小無數石礫,使得鳥居離開現場時心中忐忑不安,擔心憑自己的知識與經驗,是否能夠應對。

賭上性命的嚴苛勘查

在惡劣的環境中,鳥居每天都出發勘查,尋找灌溉用的水源。他雇了一位原住民青年帶路,揹著沉重的背包,成日沿林邊溪往3000公尺左右的山上攀爬。信平出發前定會叮囑部下:「要綁好綁腿,帶上冰糖,服用奎寧」,因為他們勘查的,是有毒蛇出沒、風土病肆虐的區域,且白晝氣溫可高達35度,體力消耗迅速。他們所賴以維生的,就只有奎寧藥和冰糖而已。

經過長達2年多的辛苦勘查,鳥居發現林邊溪集水區域雖然年降水量多,但地勢陡峭,每公里高低落差可達6公尺,且土壤成分因素導致保水能力差。要在地勢陡峭的區域地面上建設水壩,考慮工程費用層面或砂石堆積量的層面,都不是個好方法。鳥居一邊盯著數據,一邊嘆息:究竟要怎樣才能有效率地確保水源?

有一天,鳥居在觀察勘查數據時,發現乾季即使林邊溪溪水乾涸,河床下的伏流水仍源源不斷,且會在屏東平野海拔15公尺處成為泉水湧出。鳥居興奮地叫了起來:「這就是了,利用這伏流水就搞定了!」

鳥居的故鄉袋井有條太田川由北往南流,從前便以湧泉豐富的水鄉而著名。想到可以利用伏流水當作水源後,鳥居便開始著手勘查地下堰堤的設置地點。由於地下堰堤要建構在看不見的地方,因此地點很難選擇。透過勘查,鳥居找到了合適的地點,便開始製作地下堰堤工事基本計畫書。隔年1919(大正8)年,他完成《萬隆農場土地改良計畫書》,提交臺灣總督府。這年也是八田與一向日本國會提交「嘉南大圳新設事業」並獲通過的年份。當時,日本還沒建造過地下堰堤。

使用地下堰堤來進行灌溉的計畫,是相當友善環境的劃時代工法。首先,由於土木工程規模較小,工事費用低,工期也較短。其次,由於地下水在流動過程中,水中所含砂石會受到過濾,大量清水可直接作為飲水飲用。再者,由於堰堤埋於地下,水分不易蒸發,底部也不會堆積砂石,維持與管理都不甚費力。不需要什麼動力,也不會破壞環境,居民作為獵場或漁場使用的清流能保持原樣,對生態系影響甚少,實在是座一箭多鵰的環保堰堤。要說缺點,就是攔河壩的建設地點較難決定,以及貯水量不如地面上的水壩而已。

鳥居提交基本計畫書的同時,也四處拜訪排灣族與魯凱族的村落,說服頭目接受計畫,有時受到邀請,還會到頭目家中喝酒,甚至還和交情甚篤的頭目義結金蘭。鳥居早就注意到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美好之處,也明白他們是一群講究義氣、勇敢純真的人。他也學習原住民的語言,努力和當地人建構良好的信賴關係。

1920(大正9)年,臺灣製糖總公司正式由高雄轉移至屏東,並在東京麴町成立分公司。同時,2000公頃的荒地也正式拍板定案,開始開墾。

博覽會獲金獎肯定

1921(大正10)年6月15日,鳥居邀請高雄州知事、警察關係人士以及原住民頭目,舉辦了盛大的開工儀式。工程將乾季乾涸的河床向下深挖至7.27公尺,在牢固地盤上埋設高2.12公尺、寬3.94公尺、長327公尺的L字型攔河壩,並開鑿上游河床,設置445公尺的U字型集水暗渠,用以大量收集伏流水。攔河壩收集的多量伏流水貯存在建於河岸的巨大人孔型進水塔,再由此處使用半圓形土管分流至128平方公里的扇形農地用以灌溉,支線總長達57公里。攔河壩與進水塔途中還設有檢測用人孔蓋,以便以肉眼確認伏流水量。

1922(大正11)年6月,各水路實施通水測試,獲得成功。於東京舉辦的「和平紀念東京博覽會」也肯定了臺灣製糖的土地改良事業,授予金質獎盃。工事採取人海戰術,參與工事、開墾的總人數高達14萬人。這場工程裡,信賴鳥居的排灣族原住民貢獻了很大的力量,排灣族的年輕人下山參與工程,重複著工作5天後回山2天的周期。工程結束後,原住民的生活有了驚人的改善。灌溉用水經水道流至各處後,許多人沿水路到農地進行耕作,更有人開始種植能換取較多收入的稻米。由於工程的薪資是以貨幣支付,貨幣便漸漸取代了以往的以物易物,原住民就算不去打獵也能購買豬肉與蔬菜,釘子、針、農具、小刀、布料等都是人氣商品,賣得很好。也有居民開始努力在郵局存錢,近代經濟概念遂逐漸普及。

63歲死去

臺灣製糖屏東工廠(筆者提供)
臺灣製糖屏東工廠(筆者提供)

1923(大正12)年5月,所有工程結束,舉辦了竣工儀式,看到大量清澈的灌溉用水滋潤了開墾農場及周邊農地,人們不由得高聲歡呼。完成的地下堰堤,使用臺灣製糖社長山本悌二郎的雅號「二峰」,命名為「二峰圳」,農地取名為「萬隆農場」,總工程費用約為65萬1500日圓。不久「臺灣製糖屏東工廠」設立,使用「萬隆農場」種植的甘蔗作為原料製糖。

此外,鳥居也看上力力溪的伏流水,於隔年5月完成引水路,1926(大正5)年將灌溉用水路引進開墾地,新創造出17000公頃的農地,開設「大響營農場」。由於業績顯赫,他在1930(昭和5)年任職臺灣製糖董事,隔年任常務兼研究部長,後因患上眼疾,於55歲離職,時隔30年回到日本,在東京分公司擔任特別參與。後來戰爭開打,昭和20年東京住家因空襲而燒毀。戰後他參加「農地開發營團」,從事野邊山開拓村的開設工程,途中因腦溢血倒下,並於隔日辭世,享年63歲。

鳥居信平銅像(筆者提供)
鳥居信平銅像(筆者提供)

鳥居建造的地下堰堤「二峰圳」,在過了將近100年後的今天仍持續供水,雨季單日供應農業用水量約為12萬噸,乾季約3萬噸,滋潤了屏東平原,也支撐著地區居民的生活。屏東居民都說「二峰圳是南臺灣之寶」,對於鳥居的感激之心不曾或忘。

參考文獻

  • 平野久美子〈水の奇跡を呼んだ男〉,收錄於松井嘉和監修《台湾と日本人》,產經新聞社

標題圖片:屏東市萬年溪景觀橋(王品翰提供)

臺灣 水庫 日本統治時期 後藤新平 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