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日本式風情:佇足臺灣的建築傳教士渡邊義孝

文化 生活 臺灣香港

近年來,台灣社會開始掀起擁護歷史建築風潮、特別是日治時期遺留的大量建物,這些日式風格建築遍布台灣的尋常角落,從僅存的神社、州廳官舍、醫療院所、監獄、鐵道車站到糖廠、酒廠、菸廠、林場、茶廠,甚至碾米廠與穀倉,它們的身影隨處可見。雖然過去常被民眾忽略,但越來越多人懂得從殘破建築中領略老房子細部匠心獨具的工藝美學。而這股日式老屋熱的興起,來自日本的一級建築師渡邊義孝,為其添了不少助力。

熱衷日式風格建築

2011年,一間由建築設計師、研究機構和公民團體所組成的『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在日本正式成立這個團體的目的是研究過去日本殖民地,如台、韓和中國尚存之日式建築,透過交流來了解如何永續再生的方式。 那年,身為成員之一的渡邊義孝首次踏上台灣,從先前對台灣建築知之甚微,到後來一見鍾情,促使他在最近十年間陸續造訪台灣18次,透過素描、攝影及錄音等方式記錄全台各地日式建築風景。其中包含旅遊勝地,當中也不乏鮮為人知的小鎮。有時他會傾聽仍住在老屋的人,訴說過去美好或悲傷的各種回憶。而旅途中邂逅的人與建築,都一一出現在他的素描筆記中。

就在2019年初,渡邊將在台灣60多處紀錄的建築素描與旅遊札記,集結成《台灣日式建築紀行》一書,並在台北國際書展分享他的作品。台灣的公共電視台也為他製作建築專題報導。在這位建築師眼中,台灣的日式建築呈現「富有日式懷舊感又充滿異國情調」,因為建築師們在台灣興建之初,即意識到島嶼本身的風土氣候和日本不同, 加上當時流行的西式風格,使得台灣的日式建築,是在日本建築的基礎下,有所改造、進化甚至變成全然不同的樣貌呈現。

「舊西式建築以及和風住宅,在形式上當然和日本類似,但台灣的特色之一就是將窗台作成凸窗,這是日本少見的。下方開設氣窗,讓風由下吹入屋內,然後再由上方凸窗排出,使屋內保持涼爽,這是因應台灣潮濕炎熱氣候所做的變化之一。」渡邊在書中用細膩圖繪呈現日本和台灣日式建築的各種風格和局部構造差異,

不只清楚明瞭,即便是建築門外漢也能對「洋小屋組」、「切妻造」和 「破風」等日式建築專有名詞朗朗上口。如同人的個性,渡邊的畫風在眾多建築素描中總有一種獨特、讓人一眼就能辨識的風格,不少喜歡他的台灣讀者,紛紛要求這位作家乘勝追擊,出版中、日雙語的續集。

建築師渡邊義孝,透過旅行來啟發對建築的靈感。(作者提供)
建築師渡邊義孝,透過旅行來啟發對建築的靈感。(作者提供)

與台灣深度合作

幾年前,渡邊再和台灣網友合作,在谷歌地圖(Google Map)製作《日式建築MAP》,該地圖中蒐羅全台各地2000處左右的老建築。但網友擔心他的熱心最後被不肖建商所覬覦,為了避免他們打算以都市更新為名,藉機想透過拆老屋來蓋新樓謀利,進而循線找上這些建築放火燒毀。最後渡邊不得不忍痛暫時將地圖功能給上鎖。網友必須透過申請,經渡邊一一審核後才能擁有瀏覽地圖資格。

渡邊也在台灣參與建築調查,包括日治時期、為隔離療養結核病人所建的台北松山療養所的所長宿舍,以及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宜蘭興建的飛機掩體(機堡)等。

負責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整修設計的蔡孟哲建築師提到:「渡邊對建築的執著、熱情和勤奮程度,還有作品的細膩,我認為是很多台灣建築師所不及。雖然台灣在修復方面已有基礎,但我們仍能從他身上學習,譬如他在工地意外發現老屋樑構造上出現日文標示記號。原來近百年前工匠們在上棟時,會先在所有材料上註記作為橫軸及縱軸的樑木和座標,這是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事。」。

台灣文創產業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則指出:「台灣不少日式建築是屬於政府資產,本地建築師為了承接建案,態度傾向低調,避免發表對政府某些措施的意見。但渡邊少了這層顧忌和包袱,可以相對開放的提出比較具批判性的看法,」。

渡邊的一些小舉動,也讓一些和他接觸、參與建築的人士印象深刻。某位任職台北市政府的公務員回憶:

「渡邊在結束某次台灣行返回日本後,將每天的素描和旅遊札記製成小冊,郵寄到台灣給工作上與旅途中接觸過的人。收到禮物的那一刻,很驚喜...。有一次,當建築師苦於如何以中文表達侵蝕木材的白蟻時,瞬間童心發作,在紙上畫了舞動螞蟻的模樣,大夥兒一陣哄堂大笑中全明白了。

渡邊認為,台灣對保存文化資產相對努力,有不少值得日本借鏡之處。。他自謙的說,這是他希望透過一次次訪台行程中好好學習的。

在日本,渡邊的建築生涯圍繞在新屋設計及修復飽經歲月洗禮而毀損的日本舊建築,包括歷史與文化建物, 卻對打造時尚前衛的高聳大樓興味索然。不同於一般建築師從正規的大學建築學派理論中得到啟蒙,渡邊的建築概念養成始於年輕時參與各式工程建設——無論從地下鐵、水壩、建築工地甚至是到下水道鋪設,都給了他很深的印象。

「動手打造建築很有趣。漸漸地,我覺得若由我自己設計應該更有意思,因此成為建築師的渴望便悄悄在心裡萌芽。」渡邊回憶道。

渡邊義孝擅長用素描對話,圖為他旅行澎湖時所繪製的素描。(本人提供)
渡邊義孝擅長用素描對話,圖為他旅行澎湖時所繪製的素描。(本人提供)

恩師給予的啟發

對渡邊而言,建築生涯初期認識了他的上司以及啟蒙老師-在東京神樂坂執業的建築師以及旅行家鈴木喜一,對他的建築生涯產生深遠影響。而這所謂的影響,並不在於設計技巧和實務經驗的傳授,而是一種建築理念的啟發。

「老師要求我們到建築現場仔細觀察,他的意思是建築的入門始於虛心的向木匠、泥水匠、鋪瓦磚工和技師們學習。另外,他相信應盡可能使用天然建材,同時設計要簡約而不至於使人生厭。當時我們遵循的座右銘是作品在五年或十年之後,要能比完工之初散發更豐富美感,同時和諧地融入所處的城市。先生也要我到老屋探勘,建議我重建它們而非全部拆除,以延續這個家庭對房子的回憶。當然,屋主對這樣的決定感到欣喜。對他來說,翻新老屋的精隨在於修舊如舊,看不出修復的痕跡。」

本身也熱愛旅行的鈴木喜一,相信透過旅行中異文化的洗禮與人文觀察,更能開拓建築師視野和培養觀察力。

「老師說,想當建築師,就去旅行吧! 我並非科班出身,所以在他事務所前兩年雖是全職工作,卻不支薪,這就是傳統的匠人養成制吧! 儘管如此,老師要求我一年當中必須花三個月的時間在海外旅行,期間費用由事務所支付, 唯一的條件便是每天必須完成一張素描並撰寫旅遊札記。」渡邊回憶。

渡邊也強調,與拍照不同,繪畫是一項耗時且艱鉅的任務。

「畫建築物時,必須掌握屋頂形狀、牆壁顏色和窗戶數量等細節。例如為什麼窗戶是由上下開關,而非像日本那樣左右滑動拉門? 透過反覆提問與尋找解答的過程中,我開始明白,如果可以持續與建築物對話兩個小時,那麼任何人都能和建築物''作朋友“。而鈴木老師交付的任務,無非是學習如何”與建築對話“而已。」

渡邊近來回到家鄉日本,在廣島縣尾道市改造舊建築物。(作者提供)
渡邊近來回到家鄉日本,在廣島縣尾道市改造舊建築物。(作者提供)

在日本回饋故里

位於廣島縣東邊的小城市尾道,是渡邊近年來工作的重心。在二次大戰後,因經濟重心轉移,這個城市歷年的人口流失與老化,加上老舊城區的山坡上遍布狹窄蜿蜒街道,讓汽車無法通行,交通不便下,導致閒置的房屋數量大幅增加。

2008年,來自尾道的豐田雅子小姐,不忍心看到家鄉老屋廢棄狀況日趨嚴重,便在當地創立了『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 法人尾道空屋再生計畫』,並號召各行各業人士參與,讓老空屋岌岌可危的情況出現轉圜。這項計畫背後的靈魂推手之一,便是身兼理事的渡邊。

「在尾道,我負責“空屋銀行”業務,仔細調查仍未在房地產買賣市場釋出的閒置空房,並推介它們給希望搬遷至此的人。同時,NPO從事勘測、文化資產申請、建築繪圖和《建築標準法》和《消防法》等整建法規的遵循。這太有意思了。」

其中「見晴亭」旅館便是他在當地主要的整修設計案之一。

「在被登錄為國家有形文化財之後,我們通過眾籌、市政府補貼以及投資方資金進行重建,也獲得許多義工協助。」

由於見晴亭本體較大,且需要攀爬370階的階梯才能抵達,當時動員了相當多志工,以人工搬運方式將修復材料搬上去。在修復之前,渡邊也做了相當的考究,包括材料與結構組成,以及過去的材料與工法是如何在半山搭建兩層樓的建築。他並以鋼構強化及支撐這棟木造建築,且在屋頂一側使用了當初修復時回收的舊屋瓦,讓房子昔日風華再現。

「本土建築、使用當地材料與長期沿襲的地方傳統技術,這些都是我汲取美學靈感的來源。奇怪的設計很難讓人驚艷。雖然客戶的要求必須重視,但我還是會建議:『為何不用傳統材料?』在尾道,我以明治時期所用的屋瓦整修町屋,雖然成本較高,但客戶能了解它的價值和意義。」渡邊對他的美學下了這樣的註解。

「尾道是日本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之一。眾人力量使原本凋零的山海小城重新復甦。現在有更多的人愛上尾道的魅力。其實從2009年開始,空屋銀行已在1000多戶空屋中整修完100棟左右的房子,200多人移居尾道,而且近1000人正申請中。我想,在日本以私人機構之力帶動移居潮的例子並不多見。我目前也兼任尾道市立大學講師,教授建築和城市規劃課程,當我帶著學生們走訪建築時,越來越多人表示願投身NPO工作。我感覺這一系列群眾行動正改變這座城市的風貌,能參與這樣的改變是最快樂的事情。」

渡邊義孝善用尾道當地材質,打造獨特的海濱家具。(作者提供)
渡邊義孝善用尾道當地材質,打造獨特的海濱家具。(作者提供)

然而對建築師而言,漫長的生涯總有些許遺憾 除了設計之外,他的工作還包括歷史建物調查研究與提供修復再利用諮詢。

「東日本、北長野與熊本大地震發生後,我在災區為倖存的數百座土藏進行記錄調查。如珠寶般耀眼的土藏是日本建築工藝的極致,造價與建造時間有時更甚於住房本身。但遭毀損的倉庫因無人且缺乏經費為它們修復,最後多數以公費拆除。我因無力挽救它們感到難過,便以繪圖方式紀錄它們最後的身影留給後人。」

「不過偶爾也會有人對我說:『看到你這樣珍惜我的倉庫,我決定不拆它了! 好好把它修起來! 』 這讓我感到欣慰。」

基於對建築無止境的熱愛,渡邊將持續穿梭在日、台兩國間,他的建築之旅仍未終止。可以預見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塵埃落定後,這位建築師又將拎著飛往南國的機票,在台灣——福爾摩沙展開更多令他興奮的建築大冒險。

標題圖片:在臺灣新竹縣警察局横山分局内灣派出所素描的渡邊義孝(Yunkang Hsu攝影)

日本 台灣 臺灣 建築 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