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以切腹自殺來完成「作品」的三島由紀夫

文化 歷史

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將於今年11月25日屆滿50年。其死亡對當時的日本社會造成大衝擊,人們也疑惑,為何正值45歲壯年的他要選擇自殺?本文以其遺作為線索,試圖解開這個謎團。

1970年11月25日,作家三島由紀夫(1925~1970)將其連載中的小說四部曲《豐饒之海》最後一回的稿件交給編輯,同日在呼籲自衛隊奮起之後,便在東京市谷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室裡切腹,並在同伴的介錯下殞命。也就是說,作品的完成與人生的終結是同時到來的。這個事件給人們帶來巨大的衝擊,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全世界的人們仍不斷叩問著其死亡的意義。但令人意外地,其選擇邁向死亡的具體經過卻鮮為人知。究竟三島是何時決意赴死的?其自殺與文學作品又有著何種關係?

從初期作品以來,三島便重複書寫死亡。比如三島20歲時,在二戰結束的1945年8月前後寫下短篇小說《岬角物語》(1946),描寫一個在海邊山中迷路的少年看到一對美麗男女殉情的場景,從此便在心中抱持著對死亡的憧憬。短篇小說《憂國》(1961)則是描寫一對中尉夫妻,由於中尉的摯友加入二二六事件(1936年日本發生的一次政變)的奮起部隊,以自身立場必須前去討伐該部隊,因而深陷苦惱之中。這部小說在1966年由三島自行拍成電影,電影中切腹殞命的中尉由三島自己飾演。1968年,三島與一些學生共同組織私人武裝集團「楯之會」,這便是後來闖入並占領陸上自衛隊市谷駐屯地總監室的團體,可以說三島在1968年時便已讓人感受到一種隨時可以赴死的覺悟。

三島由紀夫自殺時使用,後被沒收的日本刀(圖上)與刀鞘(時事)
三島由紀夫自殺時使用,後被沒收的日本刀(圖上)與刀鞘(時事)

然而,書寫死亡、飾演死亡,或是抱持死亡覺悟,這與實際選擇自殺仍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在三島死亡那年,1970年1月,三島還說《豐饒之海》寫完之後,下一部想要以歌人藤原定家(1162~1241)為主寫一部歷史小說,也就是說,此時三島還沒有決定11月要赴死。藤原定家的家系與權勢雄霸一時的藤原道長(966~1027)相連,其在政治上不受重用,在文學的世界卻被崇敬為神祇,三島似乎也把定家視為值得效法的理想對象。但最後三島卻否定了這個想法,同時也放棄了小說的創作計畫。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從窗戶碎裂的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室裡抬出的作家三島由紀夫的遺體。東京新宿區陸上自衛隊市谷駐屯地1號館。代表攝影(時事)
從窗戶碎裂的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室裡抬出的作家三島由紀夫的遺體。東京新宿區陸上自衛隊市谷駐屯地1號館。代表攝影(時事)

解開自殺之謎的線索,最後的長篇作品

《豐饒之海》是由四部曲組成的長篇作品,主角在各本書中不斷輪迴轉生。第一冊《春雪》(1967)是大正時代貴族子弟的戀愛故事,男主角松枝清顯與即將嫁往皇室的綾倉聰子發生關係並使其懷孕,其後聰子墮胎出家,清顯沒能與聰子重逢,終於病歿。

但是,清顯在第二冊《奔馬》(1968)轉生為主角飯沼勳,這部小說描寫昭和時代初期的國家主義運動與恐怖主義,勳在刺殺財界黑幕之後,自己也切腹自殺。

第三冊《曉寺》(1970)中,第一冊裡主角清顯的摯友本多繁邦已是位邁入老年的律師,他對勳的轉世,亦即泰國的金讓公主展開詭異的跟蹤行為。繁邦扭曲的戀情最後並未修成正果,公主回國之後因故身亡,繁邦卻活了下來。三島將這部小說的文稿交給編輯,是1970年2月20日的事。

其後三島在雜誌上停刊了2個月,並用這2個月來思考第四冊的故事大綱。他的想法之一,是讓年老的繁邦繼續尋找繼第三冊之後的下一個轉世者,並遇見幾個有可能的人,但每個都是冒牌貨,最後繁邦終於找到真正的轉世者,迎接幸福的死亡。另一個想法,是讓繁邦與其中一個冒牌轉世者對決,在這個想法中,繁邦最後也會幸福地死於真正的轉世者手裡。三島的創作筆記中寫著,若按這個大綱來寫的話,約需要1年4個月的時間才能寫完,也就是說,全書將在1971年7月左右完成。由此可見,三島此時仍沒有在1970年11月赴死的想法。

已經讀過第四冊《天人五衰》(1971)的讀者可能會感到相當驚訝,上述的計畫與實際發表的《天人五衰》結局完全相反。實際的《天人五衰》中,繁邦認為少年安永透是下一個轉世者,收養他作養子,後來得知他是冒牌貨後,便前往尼庵拜訪已經成為住持的聰子。然而聰子卻對繁邦說,自己並不認識松枝清顯這個人,甚至質疑這個人可能根本就不存在,這等於完全否定了輪迴轉世的故事。繁邦受到莫大衝擊,感覺自己的存在正在逐漸消失,他來到蟬噪陣陣的尼庵庭院之中,領悟「自己來到了既無記憶,也沒有任何東西存在的地方」。「記憶的喪失」也意味著「生之喪失」,這就是全書的結局了。

作品的完成與自殺融為一體

按創作筆記來看,三島捨棄初期構思,開始思考現行的《天人五衰》大綱,是1970年3、4月時的事。同時從三島事件的判決紀錄來看,也可得知他們開始具體策畫闖入市谷,也是同時期的事。換句話說,《豐饒之海》故事大綱從美好結局轉變為悲傷結局的時期,與三島決意赴死的時期,正好是相疊的。

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偕同「楯之會」部分會員闖入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時,寫給該會會員的「遺書」(時事)
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偕同「楯之會」部分會員闖入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時,寫給該會會員的「遺書」(時事)

這個事實究竟意味著什麼?1960年代正值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三島也參與電影演出、照片登上雜誌封面,看起來相當享受這個時代。但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伴隨著日本社會的大眾化,大家的價值觀漸漸趨向統一,看起來雖然自由,實際上大家都懷抱著類似的生活情感,三島身在其中感到相當窒息。作為小說家,在1956年發表《金閣寺》之後,《鏡子之家》(1959)、《宴後》(1960)等作品都未得到充分的評價。繁邦年老之後重複著愚蠢行為的《曉寺》,以及冒牌轉世者四處乖張的第四冊的故事大綱,這種灰暗色調正確地反映了三島所看破的時代真相,以及活在其中的痛苦。

即使如此,原本讓繁邦遇見真正的轉世者並迎接幸福死亡的結局草案,顯示了三島其實還相信著生命的可回復性。如此想來,結局構思的反轉或許也就意味著三島最終捨棄了這種可能性。三島肯定是這樣想的:與其在《豐饒之海》第四冊提出一個壓根就不存在的救贖圖景,不如勇敢地寫下眼前現實的可怖。那麼,究竟是什麼事物讓三島做出如此決定呢?這個提問等於是在叩問三島自殺的理由,有好幾個論點可開展,本文無法具述,僅在此提出一個大眾極容易忽略的歷史事實。

這個事實就是,大阪在1970年3月15日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世博與1964年的東京奧運並列為日本戰後復興的頂點,但在三島看來,這些都不過是虛幻的表象,三島自覺必須把這種光明圖景的假象給徹底剝除──這就是《天人五衰》的中心思想,而同樣的問題意識,也形成了三島對時代進行死諫的原點。自身之死與作品的完成,對三島而言,這兩者是同一件事。

三島預見了21世紀的日本現實

三島死去的1970年還是高度經濟成長期,同時代讀者根本沒有發覺眼前的光明圖景只是假象,因而未能去理解三島迫切的問題意識,大家只認為切腹自殺是搞錯時代、莫名其妙的愚蠢行為,而《天人五衰》虛無的結局則代表著江郎才盡、創作力的枯竭。半個世紀之後,我們周遭的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奧姆真理教事件、東日本大震災與海嘯、核電事故,接著是新冠疫情,這些接二連三發生的災殃,使得人們日漸反思,或許日本的高度成長與經濟復興──不,或許從日本的現代化進程開始,這一切不過就是種虛妄的建構物?我覺得,或許《天人五衰》已經預見了21世紀的現實。

美國作家寇特‧馮內果(1922~2007)將藝術家比喻為「煤礦坑裡的金絲雀」。據說從前礦夫進入礦坑時,會帶上關著金絲雀的鳥籠,若坑內空氣惡化,金絲雀會先於人類發現,並提醒人類狀況異常。偉大的作家身負比其他人更敏銳地感受時代的氛圍,並對社會敲響警鐘的任務。半世紀前的讀者或許對三島企圖以死亡傳達的訊息漫不在乎,但對於被無處發洩的虛無感不斷折磨的我們當代人,或許更能直接地接收到他所欲傳達的訊息。

標題圖片:與「楯之會」4名成員一同闖入東京市谷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並在陽臺上演說的作家三島由紀夫。1970年11月25日攝影(時事)

自殺 文學 三島由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