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北投溫泉「星乃湯」的傳說人物:佐野庄太郎

文化 國際 歷史 臺灣香港

因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已許久不能自由地去國外旅行。想著若是開放入境臺灣的話,要與友人一同前往溫泉地區漫遊,隨即蒐集了一些相關資訊,才知道承襲知名旅館『星乃湯』的北投溫泉旅館竟然在2013年已經歇業。因為它是北投歷史上不能不被提及的重要旅館,令人感到非常可惜。其實創立『星乃湯』的佐野庄太郎,他的子孫住在我時常造訪的長崎。為此,我前往拜訪,聆聽他們暢談二戰過後『星乃湯』的歷史以及在臺灣戰前觀光史上留下足跡的傳說級人物:佐野庄太郎。

拜訪「星乃湯」的後代

我與71歲的林田益興和67歲的林田剛衛兄弟於長崎大學附近的咖啡店相見。兩位兄弟從小就在聽母親敘述祖父佐野庄太郎(1878-1948)二戰前於臺灣活耀的各種事蹟中長大。1988年林田益興與家人初次造訪北投,當時「星乃湯」由佐野庄太郎所託付經營的臺灣人改名為「逸邨大飯店」營業。在1960年代時,北投溫泉突增很多美國觀光客,林田益興回憶道:「印象很深的是飯店被改造成和洋折衷,和風又摩登的感覺。」在飯店那片寬廣的腹地上有別館,有游泳池,還有從二戰前就留下的日本庭園,裡面有鯉魚池和石燈籠,醞釀出特別的旅行風情。

弟弟林田剛衛感慨地說:「20多年後我造訪時已經歇業閉館了。雖然只有從牆外眺望,但卻讓我感動的淚流不止,因為非常尊敬用盡一生完成偉業的祖父,也是因為自己心裡某個地方也想過看看祖父的人生,實在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林田兄弟在我面前翻開以前的相簿,可以看到佐野庄太郎用盡心血所建造的「星乃湯」在鼎盛時期的模樣。到底那位身無分文的青年在120多年前是抱著怎樣的心情飄洋過海來到臺灣發展的?又是如何在北投建造出如此瀟灑脫俗的和風旅館呢?

佐野庄太郎的孫子林田益興(左)與弟弟剛衛。剛衛預計未來將家族的故事集結成冊。
佐野庄太郎的孫子林田益興(左)與弟弟剛衛。剛衛預計未來將家族的故事集結成冊。

跟著時代的潮流前往臺灣

前往台灣後不久的佐野庄太郎。19歳時就已經胸懷大志。
前往台灣後不久的佐野庄太郎。19歳時就已經胸懷大志。

佐野庄太郎於1878年(明治11)出生於靜岡縣富士宮市的商人家庭,為家中第五個男孩。也許是受到等級制度被廢除的明治時代的新世代風氣所激發,佐野庄太郎在滿19歲的那年1897年(明治30年),單身前往新天地臺灣。當時的他只帶著自己存的3日圓以及祖母給的餞別禮5日圓(註:當時的8日圓約為現在的16萬日圓)。

從靜岡出發經由長崎抵達基隆的他,運氣很好的在臺北認識了一個雜貨店商人,在他的店工作了10年。30歲時獨立,成立「佐野商店」,之後於1908年(明治41年),在靠近現在的228和平紀念公園附近,當時地名為1丁目48號的3層樓紅磚建築開設旅館「臺北館」。那段時期臺北市的公共建設也漸趨穩定,變身成了近代化的都市,很多日本商人以及視察團來往頻繁帶來了商機。在臺灣觀光業的黎明期成立的「臺北館」,之後不斷提高了收益。

在昭和天皇還在攝政時,於1923年(大正12年)舉辦東宮行啟造訪臺灣,讓各景點以及產業設施被廣泛介紹,聚集了各界開始注意臺灣魅力的目光。1927年(昭和2年)臺灣日日新報社嚴選出從北邊的基隆港到南邊的鵝鑾鼻燈塔等「臺灣八景十二勝」,造成旅遊熱潮。在十二景中北投溫泉也被圈選其中。

最初由德國人發現的北投溫泉是擁有豐富流量的優質鐳礦溫泉,在日俄戰爭時被大量運用在治療傷兵上。約於1907年(明治40年)時露天溫泉『滝之湯』開業,1913年(大正2年)公共浴場也完成興建,在來臺辦公或觀光的日本人之間風評越來越高,連官民視察團的旅遊也加進了北投溫泉的行程。

在台北館前集結的庄太郎家族與工作人員。
在台北館前集結的庄太郎家族與工作人員。

收購大片上北投土地

1928年(昭和3年),佐野庄太郎以8萬日圓的金額賣掉『臺北館』。他想將北投地區改造為世界級的渡假區,讓當地民眾生活更加富裕,因此購入上北投一帶的土地著手開發。當時在北投有老店『滝之湯』等幾間溫泉療場或旅館,但是卻沒有一間真正純和風的日式旅館。

佐野庄太郎買下地熱谷附近的房子,將高聳的天星山以及兒子星太郎的「星」拿來做為旅館名稱『星乃湯』的其中一個字。他親自嚴選建材,請修建宮殿的木工將建築物改造成純和風的旅館。在庭園的部分,種植了從日本運來松樹與皋月杜鵑,並建造假山,在魚池裡飼養多隻錦鯉。旅館內部則設有男湯、女湯、家族澡間等五個泡湯空間,餐點部分提供凝聚了各式日式風味的料理。佐野另外還自行測量地熱谷後方延伸出去的山路,並自費開通車道,在終點建了一座展望台。『星乃湯』因為能一覽北投市區而打開了知名度,不單單只有以溫泉療法為由的客人前來,國內外的觀光客也相繼造訪。

在林田兄弟給我看的相簿裡,照片裡佐野庄太郎一家人跟工作人員融洽的站在『台北館』一起照相。這個團隊裡有原住民、漢人、日本人,他們團結合作並在後來的北投也一起攜手奮鬥。

1930年代後半,臺灣鐵道部開設了觀光課,開始致力向國外宣傳臺灣觀光。臺灣當時成為日本將物資運送到南方的中繼點,開始受到注目。1935年(昭和10年),總督府為了紀念在臺灣執政40週年,在臺北市開辦博覽會。在展覽會場中,臺灣各地的風景名勝、古蹟、溫泉鄉等等觀光資源與物產被大為介紹。博覽會之後,靠著民營的旅行社、旅館、交通機構協助政府的政策,臺灣成了日本人所嚮往的旅遊目的地。擁有純正和式風味的旅館『星乃湯』被作為總督府高官跟VIP的接待處,並且如佐野庄太郎當初所預想,成為北投的地標。

庄太郎開拓北投當地的地熱谷後山道路,在貫通儀式上走在最前頭。
庄太郎開拓北投當地的地熱谷後山道路,在貫通儀式上走在最前頭。

協助軍隊並迎接終戰

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讓觀光業蒙上一層陰影。現在在上北投還留著的舊日軍衛生醫院北投分院在1910年(明治43年)開業,當時的臺灣軍管區部隊第十方面軍的5個軍師團,發表將在當地建設陸軍療養所,治療從中國南部戰線送回來的傷兵。他們預定建設的用地涵蓋了佐野的所有地,因此為了界線問題起了紛爭。佐野不顧旁人反對與陸軍談起了官司,拿出測量過的地圖作為根據強烈反抗,最終得到了勝訴。在勝訴之後,他主動提議要提供土地給軍方使用,讓他留下了通情達理的好印象。

後來戰局越來越加緊迫,『星乃湯』成了陸軍的空軍醫院第一別館。佐野為了當地居民,在後山建造了新的老人休養之家,並在空地搭建舞台,邀請療養中的傷兵與當地居民交流。

最後到了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隨著日本的戰敗,佐野不得不放棄他所築起的一切,引揚回日本。那年是他隻身前往日本的第48年。他將可以說是代表自己本人的『星乃湯』讓渡給臺灣工作人員,與妻子及長男一同回到靜岡縣富士宮市,他的弟弟則前往神戶、女兒八重子一家搬去丈夫的出生地長崎,大家在各地開啟了戰後的新生活。

林田剛衛先生說:「祖父就算回到日本也依然惦記著『星乃湯』,似乎到了晚期也常常念著庭院裡的松樹是否長的還好,鯉魚是否還健在。」

也許是遺憾與思念臺灣的心情太過強烈,在1948年(昭和23年)5月的某個早晨,從臺灣引揚後身心俱疲的佐野庄太郎對著家人說完:「幫我把身體轉向皇居的方向。」就沒有睜開眼睛了。享年72歲。

塑造新的傳說

二戰後星乃湯化身為「逸邨大飯店」,和室房間依舊留存,相當受到歡迎。
二戰後星乃湯化身為「逸邨大飯店」,和室房間依舊留存,相當受到歡迎。

戰後的臺灣在國民黨的觀光政策之下,從1960年代開始,美國人、日本人的觀光客漸趨增加,華僑的觀光事業投資也擴大。創立者離去後的『星乃湯』改名為『逸邨大飯店』,保有著以前的和式風情與塌塌米的房間,吸引了外國客人。佐野庄太郎於後山瀑布附近興建的不動明王寺到現在依然存在。這尊不動明王有個小插曲,原本大家一直都對這個長年居留在北投的日本神明感到很不可思議,直到佐野的女兒八重子將此神明作為父親事蹟的一環介紹給臺灣的學者才將謎底解開。

進入1970年代後,有些從日本來的團體觀光客進行不純的旅遊引起一陣非議,但在後來北投旅館聯盟與臺北市政府合作的觀光淨化運動奏效,北投溫泉奪回了觀光勝地的名號。直到今天,北投溫泉擁有數十間溫泉旅館,連石川縣和倉溫泉的老店「加賀屋」也來到北投開業。佐野庄太郎欲挑戰開發北投渡假村的構思,如今可謂超越了構思,開花結果。

2013年關閉的「逸邨大飯店」已經出現荒蕪的樣態。僅剩上方瓦屋頂與招牌等尚存、仍可見「星乃湯」文字。(攝影・廣橋賢蔵)
2013年關閉的「逸邨大飯店」已經出現荒蕪的樣態。僅剩上方瓦屋頂與招牌等尚存、仍可見「星乃湯」文字。(攝影・廣橋賢蔵)

此外,閉館後的「逸邨大飯店」後來呢?透過住在臺北市的溫泉評論家廣橋賢藏最近傳給我的照片,竟然已經破舊到像是廢棄屋,到處攀爬著藤蔓,外圍還圍著建築鐵板,只留下寫著在二戰前曾經有上北投的地標之稱的『星乃湯』三個小字的看板。但是,就算看板已經腐朽,依然能傳達出那位衝破臺灣觀光黎明期的男人的氣慨與大志。

林田剛衛先生一邊闔上相簿一邊說道:「很想見見當年與祖父一同實現夢想的工作人員,就算是他們的後代也好…這股情緒每年都不斷增長。」

若是臺日雙方的子孫們能繼續交流的話,也許能創造新的『星乃湯』傳說吧。傳說比起眼見的事實,將更貼近人們心中所編織的夢想。

標題圖片:1929年,佐野庄太郎家族聚集在剛建好的「星乃湯」玄關前。

台灣 臺灣 溫泉 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代 台北市 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