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下):融傳統與創新為一體的國際旅遊城市

觀光旅遊

建城歷史超過1200年的京都從未停止過前進腳步,一直都在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新的嘗試。把「傳統與創新」體現得如此淋漓盡致的城市,放眼世界也是少有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明治之後,這座古都是如何蛻變成為國際旅遊城市的。

朝著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目標努力的「古都」

明治維新之後,首都功能讓位給了東京,「京」變成了「西京」,最終改名為「京都」。面對可能到來的城市衰退,居安思危的商人和政治家們率先推動產業化,促進了京都的現代化發展。為了在洛北推行以水車動力為基礎的工業化而完成的琵琶湖疏水工程,便是其中一大亮眼的成果。之後琵琶湖的湖水被調用作水力發電,促進了電力在城市的普及。京都還修建鐵路和運河,每年都舉辦京都博覽會,以鼓勵振興實業。

正因為是歷史悠久的城市,就更需要不斷的新陳代謝。經過1918年和1931年的兩次操作,京都市將伏見市、紀伊郡、葛野郡、愛宕郡等周圍的市町村併入版圖。當時的目的是想以歷來的中心部「洛中」為核心,將週邊被稱為「洛外」的田園地帶都併入市區版圖,以確保京都作為工業城市的發展空間。

同時,京都進一步致力完善公路、鐵路、運河、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發展成為內陸型工業城市的京都,1932年人口突破了100萬。成功實現了現代化,躋身於世界級大都市行列,市民也自豪地稱自己的家鄉為「大京都」。

京都是一座在保留了「古都」文化遺產的同時,還不斷與時俱進的現代化城市。為了近距離接觸歷史名勝古跡和文化類文物,為了去參拜佛教的本山和神道教的總社,為了研究花道和茶道,還為了精進學問,無數人從日本全國各地湧向京都。

京都作為國際旅遊城市而充分提升自身存在感的一大契機,是1928年在京都御所舉行的「御大禮(即位儀式『大嘗祭』的一系列的儀式)」。邀請全球賓客參加皇家大典,並以「饗宴料理」大宴來賓,為之後迎接各地遊客打下了基礎。再加上以明治天皇陵為首的「皇陵巡拜」,開創了京都獨特的新型旅遊模式。

為了振興入境遊,京都各處開始嘗試重新挖掘和打造旅遊勝地的魅力。去嵐山和醍醐賞花,到鴨川和貴船納涼,賞紅葉、摘松茸、賞雪等等,宣傳一年四季不同的樂趣。另一方面,洛北滑雪場等新的體育設施也修建完善。而在市區中心地帶,劇場和電影院的現代化得以推進,太秦和御室等影視城都成了新的旅遊景點。

約1300位大名列隊行進的醍醐寺豐太閣賞花佇列,京都市伏見區,1997年拍攝(時事)
約1300位大名列隊行進的醍醐寺豐太閣賞花佇列,京都市伏見區,1997年拍攝(時事)

紅葉勝地,嵐山。也是賞櫻勝地。飛架桂川的渡月橋與漫山紅葉的相映成趣,別有一番風味,京都市右京區(PIXTA)
紅葉勝地,嵐山。也是賞櫻勝地。飛架桂川的渡月橋與漫山紅葉的相映成趣,別有一番風味,京都市右京區(PIXTA)

鴨川的納涼露臺和在河邊小憩的人群。5月到9月,河邊約90家餐館鱗次櫛比,京都市中京區(PIXTA)
鴨川的納涼露臺和在河邊小憩的人群。5月到9月,河邊約90家餐館鱗次櫛比,京都市中京區(PIXTA)

遊覽巴士等交通手段也很發達,日式旅館和西式酒店等住宿設施都展開了現代化改造。環繞宇治和大津的宇治川線路的鋪設,直通比叡山和愛宕山山頂的鋼索鐵路和纜車索道開業,遊覽保津川和木津川的觀光船業務等,以京都為起點的廣域旅遊路線的開發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連接山腳下滋賀縣大津市和比叡山山頂的比叡山阪本鋼索鐵路,2009年拍攝(時事)
連接山腳下滋賀縣大津市和比叡山山頂的比叡山阪本鋼索鐵路,2009年拍攝(時事)

在回顧日本旅遊業的現代化時,京都扮演的常常是先驅者的角色。將歷史積澱轉換為資源的文化旅遊自不待言,與博覽會等振興實業舉措聯動的攬客活動的展開,祗園等花街觀光藝能的創新,利用鋼索鐵路開發的山嶽觀光路線,為方便外國遊客下榻而開業的西式酒店,以振興電影行業來提振旅遊業等,京都人一直都在嘗試開展新的旅遊事業。即使在戰後日本經濟實現復興的過程中,京都也率先將自身定位為「國際文化旅遊城市」,並提出了新的城市規劃。

祗園花見小路的街道,京都市東山區(PIXTA)
祗園花見小路的街道,京都市東山區(PIXTA)

擁有一千兩百多年歷史的京都從未停下過前進步伐,一直都在不斷嘗試,與時俱進。富有進取精神的人們讓京都不止步於「古都」,而是不斷創新,讓京都一直走在時代前列。文化廳計畫在2022年之後正式從東京遷至京都,如今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待文化廳正式落戶京都後,京都將迎來一個絕佳的機會,再次鞏固其在國內外遊客心目中的日本文化中心的印象。「古都」也在「日日新」。

可持續的文化旅遊城市

1997年,第3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防止地球變暖京都會議,COP3)在京都市召開,通過了《京都協定書》,讓京都不僅在旅遊方面,在環境問題上也成為備受矚目的城市。並且為了給2030年聯合國成員國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達成添磚加瓦,京都也始終不懈地保持著環境先進地的自覺性。

防止地球變暖京都會議上通過了全球首個溫室氣體減排國際公約《京都協定書》,1997年拍攝(時事)
防止地球變暖京都會議上通過了全球首個溫室氣體減排國際公約《京都協定書》,1997年拍攝(時事)

回顧這座城市的歷史,可以發現京都的景觀與環境可以用「山紫水明(山清水秀)」來表述。意思是四周群山秀美,水清見底。即便站在市中心,也常能看到東山、北山、西山的婀娜身姿。流向鴨川和貴船的納涼露臺,以及下鴨神社的清流等等,各處都能看到與水相伴的文化景觀,也是這座城市的個性。京都發展起來的日本庭園文化,也可以說是將大自然以借景的方式融入都市生活當中的產物。京都雖然是作為工業城市發展起來的人口超140萬的大都市,但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卻能感覺到優美的大自然時刻環繞在身邊。京都歷經1200年,將「城市與自然」「傳統與創新」不斷融合,發展成為了一座獨一無二的個性都市。

設在貴船川上的納涼露臺。可以一邊欣賞清冽的溪流,一邊享用「京料理」 ,京都市左京區,2009年拍攝(時事)
設在貴船川上的納涼露臺。可以一邊欣賞清冽的溪流,一邊享用「京料理」 ,京都市左京區,2009年拍攝(時事)

德川家康的家臣石川丈山為隱居生活而建造的山莊「詩仙堂」的庭園,京都市左京區,2016年拍攝(時事)
德川家康的家臣石川丈山為隱居生活而建造的山莊「詩仙堂」的庭園,京都市左京區,2016年拍攝(時事)

如今這個時代,不止環保領域,文化旅遊領域也開始講究可持續性了。2019年12月,京都市的國立京都國際會館召開了一場國際會議。議題是旅遊與文化。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共同主持了該會議。全球約有70個國家參加,包括各國負責旅遊振興的部長級首腦在內,與會人員約1500人次。會議以「投資未來的世代:觀光、文化、SDGs」為主題,聚焦「文化傳承」「地域社區」「人才培養」等方面,就旅遊和文化領域如何助力實現聯合國提出的SDGs目標展開討論。當時,京都市長門川大作介紹了當地獨特的實踐模式——「京都模式」,提出了通過建構「地域社區」「文化」「觀光」的理想關係,來助力實現SDGs目標。他展現了京都人力求市民生活與國際旅遊的和諧共存,應對已然成為世界性課題的過度旅遊問題的積極姿態。

現在受疫情影響,跨國人員流動受限,但相信不久的將來遊客如織的日常終將回歸。屆時,「京都模式」所體現的可持續的國際旅遊城市的意義必將再次得到肯定。

標題圖片:東福寺(京都市東山區)方丈北庭的市松紋樣鋪地石和金髮蘚。以體現了「傳統與創新」的融合而聞名的日式庭園。造園師為重森三玲(Aflo)

觀光 京都 日本史 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