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日記:台日的檢疫方式是否影響了防疫成敗?

國際 社會 生活 醫療健康 臺灣香港

全世界在2020年都無情地遭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至今一年多以來從未停歇,確診數已經破一億人。在這當中,與發源地中國相當接近的台灣,卻成功地守住疫情,確診人數不到千人。除了過去2003年SARS的經驗外,還有相當紮實地防疫標準,讓在日本生活一年的筆者,從日本暫時回到台灣的時候,直接感受到台日防疫的差異。

睽違一年回到台灣

2020年2月中,當時新型冠狀病毒已經開始漸漸從中國開始擴散,筆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日本東京。搭飛機時,已經有不少乘客戴上口罩。不過在抵達東京時,日本當地對防疫還是相對放鬆,搭乘羽田機場輕軌前往濱松町時,仍有一半以上乘客是沒有戴口罩的。

不過就在隨後一年多,疫情在全世界造成巨大影響,連日本也無法例外。從2020年1月14日發生從武漢傳入的首例以後,日本一年後已經超過35萬例,台灣則是1月21日發現首例,但至今仍控制住疫情。兩者雖然發現首例的時間點差不多,但是數字上已經有相當大差距。

這一年在日本,筆者最深刻感受到的,除了日本的街頭失去活力之外,更無法感受到日本四季特有「旬」的景色:春天賞櫻、夏天的煙火大會、秋天的楓葉、冬天的聖誕熱鬧等,這些人與人接觸的活動,因為日本政府要求的「自我約束」下,幾乎消失蹤影。

而就在一年後,筆者獲得機會,能回到自己的國家。面對台灣,這個獲得世界稱讚的防疫之國,到底是在什麼環節上做到能確保感染危險性最低?而當中,是有什麼方式是可以讓其他國家參考的?筆者就自身的經驗作出以下論述。

搭機前就徹底調查

搭機前的日本成田機場登機口,有不少乘客避免在飛機上感染,穿上全套隔離衣。(筆者拍攝)
搭機前的日本成田機場登機口,有不少乘客避免在飛機上感染,穿上全套隔離衣。(筆者拍攝)

這次回到台灣,在日本時就能感受到台灣政府異常嚴謹。

當還在東京的機場時,就必須先在網路上填寫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的「入境檢疫系統」表格,等到疾管署確認班機跟姓名都沒有問題後,就會發送簡訊給乘客,確認可以登機。乘客再出示畫面給登機櫃檯後,才能真正進行Check In。

等到抵達台灣後,在進入海關前就會有檢疫官在前面要求出示台灣疾管署所核發的證明。隨後就會有其他檢疫官開始核對每一個乘客的身份,並且當面告知14天居家檢疫的規範,還有何時可以正式出來,如果違反規定,可能會有高額罰鍰等。

這些都是由檢疫官當面告知,因此一但違反,說自己不知道規定的話,很難自圓其說。

在正式經過一連串檢查後,終於領到行李並且出關。行李被噴得一層濕,想必是被噴過一層消毒劑。出關後,所有人必須搭上政府指定的防疫計程車,第一次看到所有人都排隊搭計程車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台灣民眾排隊搭乘防疫計程車,該措施從2020年4月起實施。(筆者拍攝)
台灣民眾排隊搭乘防疫計程車,該措施從2020年4月起實施。(筆者拍攝)

計程車公司職員會再要求填寫一連串居家住所資料,住在台北市的人價格都統一1000台幣(約3700日圓),多的部分國家會補貼給司機。在搭車前,工作人員會大喊名字跟該乘客前往的地區,突然有種在當兵時等待分發的感覺。

司機在一路上不苟言笑,是因為台灣計程車沒有跟日本這樣用塑膠布隔著,他們不能隨意跟乘客聊天。但抵達隔離場所時,司機在下車後突然微笑說著「希望您14天隔離順利,提前祝您農曆新年快樂」,讓人突然感受到台灣人的溫情。

計程車停車處有大量酒精,工作人員會再搭上計程車前再做一次全身酒精消毒。(筆者拍攝)
計程車停車處有大量酒精,工作人員會再搭上計程車前再做一次全身酒精消毒。(筆者拍攝)

徹底的14天隔離

抵達隔離住所後,當地里(日本的町)或是區公所的人員就會打電話過來,並且重新聲明隔離14天的規定,以及違反的懲罰。

每一天不可或缺的,就是要跟工作人員回報自己的體溫,以及是否有任何身體不適。每天疾管署也會有簡訊慰問,這個也必須回覆。後來跟工作人員聊天才知道,有人真的在隔離14天內因故身亡,因此回報是每個返台旅客必做功課。

隔離的第二天,工作人員就會送來俗稱「福袋」的生活用品包,內含許多麥片、餅乾、以及垃圾袋及溫度計。

在抵達隔離住所後隔天,當地里幹事會送來生活用品包,內含基本乾糧與溫度計、垃圾袋等。(筆者拍攝)
在抵達隔離住所後隔天,當地里幹事會送來生活用品包,內含基本乾糧與溫度計、垃圾袋等。(筆者拍攝)

特別是在倒垃圾這部分,一定要在倒垃圾前通知當地政府的環保局,他們會在隔天派專人前來收,再拿回去做好垃圾消毒。

最重要的一點,每個人如果未經許可,都不能外出。政府與警方利用電子圍籬確認每個人的手機位置。一但出門,手機關閉或是位置出現異動,警方與當地工作人員就會前來關切,一但違反規定,最少也有10萬台幣(37萬日圓)罰鍰,最多則到100萬台幣(370萬日圓)。

不過,對於切實遵守防疫規定的居家檢疫者,在隔離期間如果有取得公司的請假證明,確認並沒有出勤上班,即可從網路上申請相關補助,由政府核發。

台灣的隔離規定,是基於疾病管制署在流行病感染時成立的指揮中心所另立的追蹤管理機制,算是緊急時期制定的條例。相較於日本,雖然入境之後雖然也要14天隔離,但是隔離並非是強制性,基本上出門散步,去便利商店、超市購物等都沒問題,也沒有政府跟警方來做監控。

受限於沒有法令規範以及考量基本人權等,如何給予隔離者方便,這在日本也是相對困難的議題。

高強度防疫與人權

台灣從2020年2月起實施這樣的規範,至今已經超過一年。這也是在過去SARS的教訓下,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結果,不過在一年下來,實際在現場感受到,才會發現台灣官方的嚴謹,只要有一小症狀,也絕對不馬虎。

就像筆者的哥哥,也在2021年1月中返回台灣,在入境申報時填寫自己兩週內有腹瀉過,就被帶去醫院做PCR檢查,並送往汐止的檢疫所住了兩天。

一旦在機場回報有症狀,就會先被送去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並再做PCR檢查。圖為檢疫所圖片(筆者提供)。
一旦在機場回報有症狀,就會先被送去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並再做PCR檢查。圖為檢疫所圖片(筆者提供)。

檢疫所的生活跟當兵有點類似,每天7點半會開始廣播,並把早餐放在門口,一天的生活也很規律,醫護人員前來時,全都穿著整套隔離衣。隨後他又再多做了兩次PCR檢查,確定是陰性之後,才依規定放出檢疫所,搭車前往飯店進行隔離。

14天的居家檢疫,雖然很多國家都採用,不過台灣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先採用這樣嚴格標準的國家,當初也惹來不少爭議,認為太過嚴苛。就結果來看,台灣的方式可以說相對成功,也影響不少國家與地區當作參考。

回國的台灣人雖然當初,對這14天隔離措施或多或少認為有些不方便,甚至有台商對此抗議。但是國內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為了防範擴散,適度地忍耐不方便是必要的。

但反之,這樣的動作也讓台灣人民對於有返台旅客或是醫護人員確診,都會發出較激烈的情緒反應,也會對回國的人抱持「多少身上都有病毒」的有色眼鏡看待。事實上,不會有人願意染疫,但台灣因為民心常出現波動,當日確診情形為何,有時也會成為政治攻防議題,跟日本人普遍冷靜的性格成為不同對比。

邊境檢疫是否影響?

2020年4月7日,台灣總統蔡英文(中)視察桃園國際機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檢疫設施。(台灣總統府提供)
2020年4月7日,台灣總統蔡英文(中)視察桃園國際機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檢疫設施。(台灣總統府提供)

其中讓筆者印象深刻的,還是台日兩國在邊境檢疫上的後續動作。雖然日本在海關時的檢查做的很確實,但是在入國之後,還是有不少旅客沒有聽從建議搭計程車,而是直接搭乘大眾交通運輸離開。

筆者在1月10日搭機回台前,也在東京成田機場的入境大廳,看到不少旅客出關後就直接往大眾運輸的方向走。先前在新宿車站時,也有看到有人拖著掛著「NRT」(成田機場簡稱)紙條的行李箱行走。

雖然說這些旅客可能沒有染疫,但退一萬步來說,如果真的有一人是潛伏的患者,他們透過大眾運輸搭乘,可能已經將病毒無形間傳染給許多人。

然而,日本現在沒有法令規範,因此無法強制性要求每位旅客都搭乘計程車,官方本身也沒有防疫計程車的規劃。這些有待在日本國會在二月通過防疫特別措施法後,開始正式改變。

誠然,要做好防疫之餘,兼顧到人權公平與經濟發展是相當困難的,日本與台灣歷史背景也不同,國家考量的出發點也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是在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的現在,各種病毒變種不斷出現,能夠降底確診,起碼保障人民最基本的健康安全,或許也是政府刻不容緩的職責。

標題圖片:2020年12月31日,台灣總統蔡英文(右)視察疾管署(CDC)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中間為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台灣總統府提供)

台灣 醫療 健康 航空 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邊境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