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的新世紀社會提案

唐鳳的新世紀社會提案:用羈絆串起福島地方創生的希望

社會 文化 生活

身為社會上的一份子,關心自己周遭社會的一舉一動,似乎是在平常也不過的事。然而,在現代社會因為工作、環境等種種因素,許多人對自己周遭、家鄉的事物也逐漸冷淡。台灣的數位政委唐鳳給出建議,用羈絆帶起對各地的關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對他人及故鄉都有人性關懷的個體。

福島對話串起台日交流

在線上論壇時,唐鳳跟福島縣當地的學生們侃侃而談,分享她自己的經驗。(畫面取自meets福島futures 0311)
在線上論壇時,唐鳳跟福島縣當地的學生們侃侃而談,分享她自己的經驗。(畫面取自meets福島futures 0311)

東日本大地震(三一一大地震)在2021年屆滿十年。2021年2月22日,日本東北的福島縣,出現一場別開生面的新世代交流對話。台灣的數位政委唐鳳以線上交流的方式,跟福島縣當地的學生們分享她自己的經驗。

早在先前,唐鳳就已經在1月初時錄製短片,跟福島縣當地學生們親切致意。特別與眾不同的是,在短片中,唐鳳全程用日文來致意。

她首先先對「東日本大地震的犧牲者默禱,並對失蹤及流離失所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同情。」並提及2021年是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能在此對肩負著福島未來重任的世代說幾句話,我覺得非常的有意義。各位經歷過痛苦,並且承擔為下世代創造繁榮社會的重責大任」

未來縱使是充滿不確定性,唐鳳也認為不論是誰「相信未來也將會遭遇各種挑戰與困難吧!但是我相信不論是什麼樣的悲傷或痛苦,只要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定都能克服。」

分享在唐鳳的人生哲學中,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字。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適度地透明公開共享,誠實以對,就很難找到之後的交集,兩方之間的誤 會也就會愈來愈深。這種誤會會發生在家庭、學校、公司,乃至社會,最後擴大到國家與國家。

而對於故鄉也亦然,為了能對自己的故鄉社會,有更多關懷,唐鳳也不遺餘力地透過交流來傳達,不論是各行各業,每個人都有能力對社會創新提供自己的貢獻。

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觀

唐鳳認為,尊重自然下彼此互敬是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圖為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時在防波堤旁祈禱的中學生。(時事)
唐鳳認為,尊重自然下彼此互敬是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圖為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時在防波堤旁祈禱的中學生。(時事)

2月22日的交流活動上,唐鳳一開始給了相當有趣的提議:「每個人要不要簡單花幾分鐘介紹自己?因為我也很有興趣從你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當然,日本的學生還是相對害羞了些,只有簡單說了名字後,繼續他們的提問。

然而,如果學生能介紹自己的家庭故事,想對自己的家鄉福島做些什麼,有什麼想法等?想必對於當天的線上交流有更多催化作用。

唐鳳也在論壇一開始坦言:「台灣跟日本擁有類似的地理條件,多山、多颱風、多地震。然而,台日都在獨自的世界地理坐標,可以在分享自己國家的價值觀同時,也能不給壓力地做出貢獻」。

這樣的原因也是在於,台日在世界上並沒有以領導者之姿,去指示或是要求其他國家。她說:「綜觀過去一個世紀,人們總是相信『人定勝天』,然而現在的定律讓大家知道,人類要隨著適應自然而變動,而人類也才會變得更加謙虛。」

唐鳳也指出,隨著尊重自然,人類才會知道跟他人也要有適度尊重體諒,這是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保持謙卑並且學習互相成長,讓台日雙方在地方創生的交流上,創造了強大地能量。

堅信福島復興的正能量

在2019年3月,唐鳳造訪東京時,就曾經食用柿餅支持福島縣的地方創生活動。(取自Twitter:Audrey Tang 唐鳳)
在2019年3月,唐鳳造訪東京時,就曾經食用柿餅支持福島縣的地方創生活動。(取自Twitter:Audrey Tang 唐鳳

十年以來,不只福島縣的人們,許多各地日本人都不斷地透過災後復興,去重建東北各縣市。而日本的地方創生,也在這十年內,於東北地區發揮了強大力量。

唐鳳在過去對於東北災區的復興就相當關心,還曾在前往日本時,在東京的超市買了東北當地的柿子,吃下去後用日文回應「真好吃」。在這句「好吃」的背後,驅動的正是好幾年來東北地區人民的努力。

唐鳳曾說:「日本的首相對福島的支持是很高的,他都會自己吃柿子,讓我也想到這個。因此我在東京超級市場真的看到『支持福島重建』的字眼,如果連地方超級市場都是這樣,就代表這是通用的」,2月22日論壇,她依舊提到此事。

地方創生不單是守望相助,更是一種重新給予當地活力的契機。過去許多鄉下地區,因為人口外流、或是天災等等,造成不少人對這些地區印象變負面,但唐鳳認為「如果有一兩樣農產品、透過加工或服務,將其符號化,變成『梗』,能吸引大家來的話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唐鳳過去也笑說「運用農業來製造情感的羈絆,我覺得這方法論非常好,也是值得台灣學習的」台灣在過去遭逢很多災難,在復興上也跟日本學習很多。

好比過去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小林村被掩埋,唐鳳就舉例,當地的原住民跟許多有志人士,一起重新打造小林村特產梅子的品牌,共同走出過去的悲傷,「參與地方創生,創造一個新的品牌,新的『梗』,這個過程很有意思的是,這就是大家的共同分工治理」。

互相學習不強迫誰屈服

大地震後,東北當地積極復興,台灣過去的大筆捐款,也讓宮城縣南三陸町的醫院重建。圖為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左)跟台北市長柯文哲(右)在紀念碑前。(鄭仲嵐攝影)
大地震後,東北當地積極復興,台灣過去的大筆捐款,也讓宮城縣南三陸町的醫院重建。圖為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左)跟台北市長柯文哲(右)在紀念碑前。(鄭仲嵐攝影)

在10年來的福島復興上,唐鳳對於日本的社區營造尤其認同,她說:「我想這些年來的各種活動,已經讓世界上的人們看到福島新的面容」。筆者在過去2019年也曾造訪南三陸町、南相馬市與石卷市,當地人對於未來積極,攜手同心的面容,確實印象深刻。

不過,唐鳳也認為,媒體在對福島的資訊傳達上,有著「先快後淡」的傾向,「全世界當初在傳達福島的災情與避難狀況等,是非常快速的。不過對於之後的輻射除汙、監測與避難解除等消息,卻報導的很少,因此造成許多世界的人們對福島是停留在過去的階段」。她也認為,這個沒有對錯,而是國際媒體的特性即是如此。

然而,要解除這個疑慮,不必靠著單一的教條式宣傳,而是潛移默化地去慢慢推動,唐鳳說:「不用特別為了一個目標去說服他人,而是如果有個群體已經慢慢朝向某個未來前進,如果跟這些人取得連結並一起努力,自己身邊的人自然會感受到變化」,福島這十年來的努力,已經慢慢讓外界看見,並且重新取得認同。

在台灣來說,目前民間對於日本東北地區的農產品等都還有半信半疑的狀況。也正因為要消除這些疑慮,因此在地方創生之餘,透過不斷地交流與公開的訊息,讓台灣人逐漸化解疑慮,也是地方創生的重要之處。

用「羈絆」跨越任何交流

唐鳳認為十年來,福島當地與其他縣市日本人合力下的地方創生「羈絆」,是很值得台灣學習的,東京奧運聖火傳遞也從福島開始。(時事)
唐鳳認為十年來,福島當地與其他縣市日本人合力下的地方創生「羈絆」,是很值得台灣學習的,東京奧運聖火傳遞也從福島開始。(時事)

唐鳳過去曾說,日本的地方創生,特色就在說會想要把關心當地的人事務,創造對當地心情上有「羈絆」的朋友。「能夠把這些人一起組織起來,但是這個組織不會把它叫做『政治動員』,而是『創業』,對吧?」實務上就是一種自發進行的自治工作。

這樣的觀念如果持續下去,就可以創造對當地保持同理的永續關懷,而在對福島學生們的交流上,唐鳳也鼓勵這些學生們,不用害怕被其他團體排斥,「把自已當作是群體跟群體間的文化的親善大使」,一定可以創造更多的交集。

在與福島學生們的交流中,從小學生到大學生等,縱使跨越世代,卻也創造了共享的空間。有小學生問,未來想從事太空相關工作,請問唐鳳有什麼建議時,唐鳳也笑說:「如果有確定的夢想,要先確保足夠做夢的時間,每天一定要睡飽8小時」。

但唐鳳也接著說,「很多人會覺得台日間距離很遠,但那是物理上的距離,如果從外太空上看,其實每個國家都很近。我想從宇宙視野來看,不只要對數學與物理、天文有作涉略,在文學跟藝術上也要相當熟悉。要從事宇宙的工作,一定有跨分野的廣泛知識較好」

唐鳳始終認為,只要參與自己想像的未來創造,未來就不會這麼不確定。在跟福島學生的交流上,唐鳳也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看法,並希望學生們多關心自己當地身邊事務,儘量參與。

「我知道福島之前有跟台灣有直飛班機喔,我很樂意將來重新開放旅遊後再去當地跟你們交流」,讓這些學生相當感動。震災十週年,唐鳳持續鼓勵下一代關懷家園,用社會創新來讓福島當地持續展現新的自信,也讓台日彼此價值觀更緊密,走向下個十年共有的美好過程。

標題圖片:2021年2月22日,在福島縣的當地網路交流上與學生們暢談的唐鳳(時事)

福島 臺灣 地方創生 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