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面對強權的「另一位李登輝」:彭明敏逝世,來自日本的追悼之聲

政治外交

彭明敏擁有臺灣獨立運動家、國際政治學者、前總統府資政等多重身份,長久以來與李登輝共同牽引了戰後的臺灣政界,2022年4月8日,他以98歲的高齡與世長辭。彭明敏在世時,筆者曾與他有過交流往來,謹以此文介紹他充滿萬丈波瀾的人生。

國際政治學者彭明敏作為臺灣獨立運動的先驅,廣為人知,目前執政的民進黨亦尊其為政界大老,於本月8日逝世,享耆壽98歲。彭明敏反抗蔣介石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黨獨裁政權,常常被拿來與李登輝相提並論,後者的目標在於從國民黨內部推動臺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之際,彭明敏身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亦為挑戰李登輝的絕佳對手。在日本國內,與臺灣有所來往的民間交流團體與友人也相繼表達深刻哀悼之意:「對於站在日臺交流第一線的相關人士而言,彭明敏的逝世與前年李登輝的逝世,都讓我們喪失了巨大的連帶與牽絆。」

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讓人想起「彭明敏的抵抗」

「由於8月15日是彭先生的99歲生日,會員們正籌備著8月9日以線上的方式連結彭先生自宅與大阪的會場,召開『白壽』慶祝會。」

野口一如此說明,他是與臺灣有所來往的民間交流團體・「大阪日臺交流協會」的會長,與彭明敏擁有15年以上的情誼。

他曾多次拜訪彭宅,此時有些喪氣地說:「我認為彭先生是推動美國建構臺灣關係法基礎的重要人物。我想表達心中的弔念之意。原本預定舉辦的白壽祝賀會,順應改為追思會。」

此外,在俄羅斯發動戰爭侵略烏克蘭的狀況下,對於「臺灣有事」的危機感高漲氣氛裡,去年著有『彭明敏:與蔣介石抗爭的臺灣人』(暫譯,白水社)的記者、同時也是關西學院大學兼任講師的近藤伸二提到:「一般認為,烏克蘭軍隊面對擁有壓倒性戰力的俄羅斯軍隊將潰不成軍,卻讓世人見識到驚人的猛烈抵抗,當下許多人被迫意識到,比起經濟上的富庶豐足與表面上的穩定,尚有更重要的事物。身在亞洲,亦可想起半世紀之前有人曾經賭上性命,抵抗強權。直到最後都不曾動搖,貫徹信念」,近藤如此地表達他的哀悼之意。

遭機關槍掃射、經歷核爆的壯烈人生

相較於李登輝,彭明敏給日本社會的印象相對樸實,但在臺灣,除了國際法學者、前臺大教授、前總統府資政等經歷之外,更加廣為人知的是他持續抵抗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大半人生都在激進動盪之下度過。

彭明敏與李登輝同樣生於1923(大正12)年。在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他成長於優渥的醫師家庭,並且擁有虔誠的基督教信仰。先後就讀於臺灣南部的高雄中學、日本的關西學院中學部、舊制第三高等學校,最終升學進入東京帝大法學部。當時出身臺灣的學生大多被日本內地人看不起,但他與同時期就讀於京都帝大農學部的李登輝一樣,在日本統治期的臺灣出身者裡,皆屬菁英中的菁英。

當時,他們的青春歲月正逢熾熱戰況中。文科學生可以免除兵役的規定遭廢止,亦針對臺灣人施行志願兵役制度。李登輝響應徵召,分發至陸軍高射砲部隊擔任見習士官,相對於此,反對日本統治臺灣的彭明敏,並未志願入伍。在日本的生活窮困,移往長野縣松本居住後,又於1945年4月底,前往長崎,打算寄居親戚家,當時,在渡船上遭美軍戰機機關槍的子彈貫穿左臂,當場昏厥,瞬時喪失意識。

在如此慘烈情況之下,雖然意識即刻恢復,但他的左臂幾乎從肩膀處被撕扯下來,根據先前提到的近藤伸二之著作所述,當時彭明敏心中有所覺悟,認為「自己也許將命盡於此?」不過他用右手抓住垂下的左臂,逃脫死地,在碼頭附近的小型診療所接受截肢手術,其後一生只剩下單臂。

彭明敏亦曾經歷長崎核爆。

在長崎郊外的親戚家療養之際,8月9日早晨,當時他翻開報紙閱讀,卻持續聽見飛機迫近的聲響,突然房間裡充滿了閃光,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

當他衝出激烈搖晃的住家,長崎上空已升起巨大的蕈狀雲,並下起了小雨。他說:「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涉嫌叛亂遭逮捕,其後潛逃出國

日本戰敗讓彭明敏更增添人生的波瀾起伏。戰後,國民黨政權在臺灣正式展開鎮壓本省人的起爆點在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在該事件裡,彭明敏也曾經歷父親遭逮捕,並在處決前一刻才獲釋的經驗。他對於國民黨的厭惡感與不信任與日俱增,同時踏上了攻讀國際航空法的法學研究者之路。

經過在加拿大與法國的留學生涯後,他已成為國際知名的法學家,但對於國民黨的反抗之心並未消散,仍試圖揭露蔣介石所高呼的「反攻大陸」口號,實為虛幻泡影,嚴厲批判一黨獨裁體制與權力內部的腐敗。由於他撰寫的「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自救宣言)主張「一個中國,一個臺灣」,以涉嫌叛亂的罪嫌遭到逮捕,獲特赦後返家,其後長期被置於軟禁狀態。

彭明敏感到生命安全受到威脅,1970年獲得旅日臺灣人、日本記者兼社運人士、美國牧師的幫忙,如同電影情節般的手法,替換前來援助的日本人護照上的照片,躲過重重的嚴密監控,搭乘民間航班抵達瑞典,成功流亡海外。

他與李登輝的友誼並未止於「對手」關係

其後,彭明敏經歷了20多年的長期亡命生涯之後,1996年的總統直選裡,他出馬擔任當時的在野黨・民進黨的候選人,挑戰時任總統的國民黨候選人李登輝。

曾是彭明敏臺灣大學同窗的李登輝,在蔣經國時期獲拔擢為副總統,隨著蔣經國過世,1988年以臺灣籍的身份繼任總統。其後領導臺灣邁向民主化與本土化,彭明敏的通緝令也在1992年撤銷。彭明敏便回到臺灣,1995年加入民進黨。

選舉結果由李登輝陣營獲勝當選,彭明敏因得票第二而落選,其後創立建國會,推動臺灣獨立的啟蒙運動。由於與民進黨某派系不合,選舉隔年便宣布退黨,採取與現實政治維持距離的立場。

在初次的總統直選裡出馬競選的李登輝與彭明敏兩人,在臺灣大學的學生時期與研究者時期,每週曾共同用餐,培養出深厚情誼。

因蔣經國過世而成為總統的李登輝,被認為是“傀儡總統”,單純負責剩下的任期,但在1990年的總統選舉裡,瓦解黨內的抵抗勢力,讓對手林洋港放棄出馬競選,發揮無與倫比的政治力。彷彿呼應李登輝的凌厲攻勢,彭明敏亦在美國紐約召開的記者會上發言表示:「無人能取代李登輝擔任總統」,全力支持李登輝。臺灣的反國民黨勢力與輿論都曾懷疑李登輝的實力,卻在彭明敏的推波助瀾下為之震動,協助李登輝在1990年順利當選。

爭取言論自由的前人所說出的意味深重之語:「只要有10個人集會…」

初次與彭明敏先生的會面是在2011年的秋天,當時是筆者以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的身份,前往臺灣赴任數個月後的時期。派駐臺北的那段時期,筆者與彭明敏頻繁會面,即使2014年回到日本後,以大約1到2年會面1次的頻率,維持著與彭明敏之間的來往交流。他的溫厚性格與波瀾萬丈的經歷完全相反,讓人深受吸引。

最後一次會面是在2019年8月。地點在位於臺北附近的新北市彭家自宅,我與幾位相關人士圍著彭先生,談起他人生行過的步履痕跡。

李登輝生前曾回顧國民黨造成的白色恐怖時期,常提到:「臺灣人『有耳無嘴』,以往至今都對自己的發言非常謹慎小心」。當李登輝像是要彭明敏幫他作證一般地向彭明敏搭話說:「好好活了下來了啊」,我想起那時一直都是笑臉迎人的彭明敏,臉上瞬間浮現陰暗表情,回顧以往時提到:「白色恐怖時期,無論何時都不能大意輕忽。因為心中銘記著,只要有幾個人聚集,必定有1個人是間諜。」

彭明敏與李登輝共同建構出可以自由表達意見的今日臺灣社會,他的這段話語讓人感到意味深重。

標題圖片:1996年出馬競選總統的彭明敏先生,攝於1996年3月22日(路透社/Aflo)

民主化 國民黨 臺灣 民進黨 李登輝 民主化運動 彭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