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觀光客取向的美食再會!後疫情時代來臺必吃的道地美味料理

社會 文化 飲食 臺灣香港

在新冠肺炎病毒的流行下,全球各地的人們已經超過2年以上盡可能地避免外出和參加聚會,疫情解封之後,想必大家那顆旅行的心也在蠢蠢欲動了吧。本文要介紹在日本吃不到的5道臺灣在地料理,不是精緻華麗的美食,也不會出現在旅遊書的封面上,但保證絕對美味!

比起「吸睛」美食,不可錯過的在地料理

自2020年起,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終於看到平息的跡象,這段期間無法自由來往的國外旅遊限制,許多國家也陸續解禁,在日本也可以明顯感受到外國遊客的增加。利用數位科技有效防止疫情擴大而成為話題的臺灣也是一樣的,觀光人潮復甦,逐漸恢復到過去的熱鬧景象。

在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暴增之前,外國遊客到臺灣的重點都是放在「吸睛」美食,不過依筆者分別在2022年底和隔年初兩度拜訪臺灣的感想,是這樣的風潮正在消退。當然,即使到現在,盛滿水果或是冰淇淋的剉冰,或者是肉片擺盤如玫瑰花般綻放的鍋物料理之類的,這些讓人想要上傳到IG等社群媒體的甜點和美食都依然受到歡迎。但是,筆者注意到在現今遊客減少的臺北,比起討論度高的吸睛美食,在地居民更加享受平淡無奇、從以前吃到現在的日常滋味。

位於台灣台中市的「逢甲觀光夜市」(攝影・Miyaji Shingo)。
位於台灣台中市的「逢甲觀光夜市」(攝影・Miyaji Shingo)。

一踏上臺灣這塊土地,就想要來一杯臺灣啤酒。來到相當於居酒屋的「熱炒店」,到處都坐滿了,筆者和同行的臺灣人一起大口喝下睽違3年之久的臺灣啤酒。要點什麼菜呢?這也想吃,那也想吃,哇啊,真希望有5個胃可以裝…。這時候想吃的不是主流的臺灣美食,而是在地人日常吃的料理。

如果提到臺灣料理,日本人熟悉的味道大概是「小籠包」、「滷肉飯」、「牛肉麵」,還有跟成人的臉一樣大的「雞排」吧。臺灣的日常美食裡充滿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外省人料理,當然不是只有這些,還有許多日本人不知道的在地料理。

夜市中常看到的美食「台灣式黑輪」(攝影・Miyaji Shingo)。
夜市中常看到的美食「台灣式黑輪」(攝影・Miyaji Shingo)。

在臺灣扎根的中國美食──酸菜白肉鍋

首先要介紹「酸菜白肉鍋」。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只用鹽醃製且經過乳酸發酵後的酸白菜作為湯底的火鍋。這是源自於氣候嚴寒的中國東北地區的家常料理,把高湯和被稱為酸白菜的醃漬白菜一起熬煮,接著放入豬五花肉片、羊肉片、牛肉片、花枝丸或魚丸、蔬菜等食材直至煮熟的鍋物料理,食用時再佐以黑醋或白醋、芝麻油、豆腐乳、香油、辣油、蔥末、韭菜末、蒜泥、香菜等個人喜好的醬料和辛香料。

以日本人而言,看到用醃製品煮火鍋!?把醃製品加熱?!說不定會望而卻步,但這道火鍋真的美味!使用螃蟹和蝦子熬煮的高湯,加上恰到好處的酸味,味道如此深奧,是在日本的火鍋中品嘗不到的醇厚湯頭,美味程度讓人眼界為之大開。還有選擇醬料、辛香料也是一種享受,可以調配自己的「黃金比例」。

沒有酸白菜,就沒有這道火鍋。酸白菜是在嚴寒地區,為了彌補冬天蔬菜不足而誕生的,是因為食物短缺而誕生的美食。這是中國東北地區出身的外省人在來到物產豐饒的臺灣之後,最懷念的家鄉味吧。

源自中國東北地方的庶民料理「酸菜白肉鍋」
源自中國東北地方的庶民料理「酸菜白肉鍋」

秦代誕生的平民路邊美食――滷味

台灣台北市內松山車站前的「饒河街觀光夜市」(攝影・Miyaji Shingo)。
台灣台北市內松山車站前的「饒河街觀光夜市」(攝影・Miyaji Shingo)。

同樣地,還有很多其他從中國傳入的美食,臺灣的路邊小吃「滷味」就是其一。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已經滷到入味、呈現茶色的雞肉、豆腐、蔬菜等各式各樣食材,另一種是尚未滷過的食材本身。前者已經煮好的滷味就是挑選個人喜愛的食材後,交給店家切成容易入口的大小,再用獨門香料調味後,放入塑膠袋。後者是自行挑選食材後交由店家當場用滷汁烹煮,之後的步驟和前者一樣。不管是作為下酒菜或者是配白飯都很適合,而且便宜,是路邊美食的首選。實際上,這個滷味被認為是源於中國秦朝,皇帝下鄉出巡之際,把食材本身以外的部分交由扈從烹調而開始的。滷味從古至今,都是平民百姓的最佳良伴。

傳聞是當時隨伺在側的扈從稱為鹵簿,而鹵簿的味道=滷味而取名的。臺灣南部的高雄還有間滷味博物館,如果感興趣的人,下次到高雄旅行時,一定要去參觀看看。現場點餐對日本人來講可能難度比較高,但絕對是值得挑戰的臺灣美食之一。

滷味的店面、每家店鋪都有獨自的調味方式。
滷味的店面、每家店鋪都有獨自的調味方式。

講到臺灣,可以吃到麵線、米粉、冬粉、細麵、粗麵、陽春麵等琳瑯滿目的麵類。在這樣的臺灣,日本人比較陌生的麵是「臺式涼麵」,如果是聽到冷麵上面放小黃瓜切絲,再淋上芝麻醬和辣油的麵,可能會以為是冷中華麵吧。但是,冷中華麵是把麵條放入冰水中冰鎮,而臺式涼麵是使用煮熟後冷掉的麵條。淋上甜芝麻醬,還有放滿花椒等辛香料的特製辣油,均勻攪拌後食用,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好吃」。

原本以為這是熱帶國家的食物,但是在絲路通過的中國陝西省,特產就是涼麵。聽說是夏天的代表性食物。特別的是,一般在臺灣是作為早餐,經常吃得到,而且通常還會配上一碗味噌湯。聽說味噌湯有消除蒜味的功用,因為涼麵使用的醬料裡有蒜泥。在臺北的涼麵專門店裡,可以看到高中生在吃早餐。看到男孩子一大早就大口大口吃著麵食的模樣,不禁讓人會心一笑。當然不少涼麵午餐時段到晚上都有提供,務必要試試。

台灣人必定會吃的ㄅ「涼麵」(攝影・Miyaji Shingo)。
台灣人必定會吃的ㄅ「涼麵」(攝影・Miyaji Shingo)。

使用臺灣在地食材的下酒菜

與啤酒相當合味道的「九層塔炒蛤蜊」
與啤酒相當合味道的「九層塔炒蛤蜊」

前面列舉了3道源自中國的美食,當然也不可以錯過臺灣的獨特料理。在日本看不到的「九層塔炒蛤蜊」,臺灣的九層塔是香草羅勒(Bazil)的一種,味道與用於義大利料理的甜羅勒有些不同。與蛤蜊一起放入口中,九層塔的特有香氣穿鼻而出,清新爽口。接下來是臺灣偏甜的醬油味和蛤蜊的鮮甜刺激舌尖,讓人想要配上一杯啤酒或一碗白飯食用。

有一次,在日本突然好懷念九層塔炒蛤蜊這道菜,所以自己下廚挑戰看看,筆者用甜羅勒代替,而醬油味道也有差,可惜的是煮不出來那個味道。這道菜在臺灣的熱炒店是常備菜色,如果在菜單上看到了,一定要點來吃看看。

另一道強力建議大家品嘗的料理是「胡椒蝦」。簡單說來,就是蝦子用胡椒粉拌炒。在中國,蒸、煮、炒、炸或是作為港式點心的材料之類的,有各式各樣的蝦子料理,但是胡椒蝦是臺南起源的臺灣料理。在圓形鐵鍋上放入泰國蝦,再灑上大量的胡椒粉拌炒均勻。這好像是因為臺南普遍養殖泰國蝦,才因應而生的在地料理。

味道相當濃郁、辛香料很美味的胡椒蝦。
味道相當濃郁、辛香料很美味的胡椒蝦。

吃胡椒蝦怕會弄髒手?完全沒人在意。用兩隻手抓住蝦子,大口咬下蝦頭,蝦殼酥脆,蝦肉扎實有彈性,蝦子的鮮甜口感和胡椒的香辣在口中相互作用,真是讓人停不了口的美味啊!對於喜歡喝啤酒的人,是危險的一道菜,要小心過量。

在臺灣美食裡遠近馳名的小籠包,不是發祥於臺灣,而是上海料理之一。但是,現在大家熟知的小籠包是包裹肉餡的外皮講究皮薄Q彈,咬下去的瞬間,湯汁在口中滿溢開來,這是來自於對吃講究的臺灣人追求極致美味而誕生的。

不只是臺灣在地誕生的味道,也集結了中國各地的美食,而且美味程度更加進化。在後疫情時代,從日本搭飛機大約3小時就可以抵達美食之都。建議隱身在臺灣人之中,和他們一同品嘗日常生活中在吃的在地美食。

*照片除標示外,其餘皆為筆者提供

標題圖片:台灣夜市裡一角的滷味攤(攝影・Miyaji Shingo)。

飲食文化 台灣 臺灣 社會 夜市 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