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奇銀行家──鄭世松口述臺日經濟史100年:下篇

財經 政治外交 社會 技術 歷史

本文邀請到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出生,戰後活躍於臺日的經濟金融界的鄭世松(92)先生口述臺日經濟史100年。下篇將探討戰後臺日經濟關係如何從兄弟般的關係提升到夥伴關係。

鄭世松 CHENG Shih Sung

1931年生於日治時期的臺灣嘉義。就讀舊制中學3年級時,迎來終戰。自臺灣大學畢業後,進入臺灣銀行工作。身為銀行家,參與了戰後臺灣的紡織業發展、高雄出口加工區及新竹科學園區的開發、興建台北101等的重大事業。退休後,活躍於三三企業交流會、臺日商務協會等,成為臺日交流的重要橋樑。2013年獲頒旭日中綬章。

上篇提到日本與臺灣之間的往來超越了外交關係,擁有兄弟般的深厚情誼,實質的關係建立於日本統治臺灣的期間。日本把臺灣視為日本經濟的一部分來經營,直到二戰結束前,成功奠定經濟基礎,並且以此為籌碼來作戰。二戰前和日本經濟一體化的臺灣,到了戰後,是如何站上世界舞台並且肩負重要任務呢?下篇將帶領讀者一一回顧。

人口快速成長和通貨膨脹揭開戰後序幕

二戰時,臺灣的主要設施在空襲中被燒毀,生產能力呈現嚴重下滑的狀態。這時,因為中國境內的國共內戰激烈化,國民黨軍隊與民眾200萬人撤退來臺。1945年的臺灣人口原本為600萬人,在1950年增至800萬人,到1960年有1100萬人。短短15年間,就成長了近2倍。從二戰結束到1960年左右為止,此時期的惡性通貨膨脹讓臺灣經濟陷入非常嚴峻的狀況。

1950年爆發韓戰,臺灣從1951〜1965年為止接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臺灣以前是通過日本與各國進行貿易,後來與美國建立起交易關係,使得臺灣經濟開始邁向國際化。因而經濟恢復穩定,食品加工、紡織、合板製造等出口加工產業興盛起來。

戰後,臺灣面臨的課題是,做為一個獨立國家來發展時,經濟該往哪裡走?摸索著要如何讓當時以農業為主體的經濟狀態進入工業化。於是,首先從學習日本的產業發展來著手。

向日本看齊的臺灣工業化

1880年代的日本處在人力充足、人事費也很便宜的狀態。勞動人口過剩,於是以既有的絹織品為基礎,把絹絲改為綿紗,積極推動紡織業,向工業化邁出一歩。戰後臺灣的狀況與工業化前的日本非常相似,因此,我開始調查明治時代的銀行是採取什麼樣的計畫來發展紡織業,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進行融資,讓產業得以發展。我認為臺灣應該要向日本看齊,必須發展紡織業,所以向任職的臺灣銀行提出報告,而這項提案也獲得認同,確定了臺灣紡織業的發展路線。

紡織業的蓬勃發展為臺灣帶來大量外匯流入,利用賺來的外匯購買機器,投入輕工業的發展。這也成為後來誕生IT產業的基礎。

日本在戰後走向以汽車產業為首的重工業路線,背後的重要因素是戰前開始累積的技術能力,再加上擁有重工業發展所需要的規模。相反地,臺灣幅員不大,也缺乏技術,難以發展重工業。

以租界為範本的出口加工區

戰後以來的惡性通膨在1960年代趨緩,65年在高雄設立出口加工區。高雄擁有世界級的大港口,所處的地理位置在物資運輸上非常方便。高雄出口加工區的發展,讓臺灣經濟的工業化和國際化有很大的進程。

從1950年開始的美援本來就設有期限,在停止援助之前的1960年訂定了「投資獎勵條例」,目的是為了把臺灣變成美國的投資對象,而不是援助對象。臺灣能夠提供優質且便宜的勞力,再加上依據這項條例可以享有租稅優惠和簡化通關流程、融資方便等條件,建立起完善的投資環境。

高雄出口加工區吸引了以日本為首的外國企業來臺投資。對有意投資海外的日本企業而言,當時的臺灣是首選之地。

但是,問題在於對外國企業的課稅。租稅本來就有一些原則,其中一項是公平原則。這裡的公平原則可分為兩種觀點:一種是一律平等(橫向比較);另一種是雖然現在不公平,但是最終會導向平等(縱向比較)。日本基本上是採用前者,但是高雄加工區則是採用後者的觀點。

具體來說,外國企業進入加工區設廠生產是不課稅的。即使是現在,進口原材料在加工區內加工,然後將加工產品直接出口是免稅的,也有各種減免措施。然而,這僅限於加工區內,如果要到加工區外擴廠,就要被課稅。也就是說,等外國企業賺了錢再課稅。由此看來,臺灣對稅的想法是很靈活彈性的。

在臺灣,會採用這樣的課稅方式,其背景是參考了中國的租界制度,像是二戰前的上海租界。上海有徵收一定程度的租稅,但臺灣是免稅。這樣一來,就可以吸引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或者是新創企業來到臺灣。不用離開臺灣,就可以知道世界的各地在製造什麼產品,然後如何販賣到世界各地,在高雄都可以看見。另一方面,在加工區工作的臺灣人也能夠學到技術。拜出口加工區所賜,臺灣的工業化迅速發展。

只是在加工區內享有免稅優惠,就能夠集結人才、技術和市場,相當划算。比起關稅,還要來得有價值。果然不出所料,當進入加工區的主要企業認為即使要繳稅也能獲利,就會移到加工區以外的地方。當然,這樣的展開是在設立加工區之前就預想到的。

TSMC的成立背景

到了1980年,政府在新竹設立科學園區。設立背景其實與越南戰爭有關。本來,在臺灣學理工科的人會到美國留學,他們一畢業就在當地找工作定居下來,但是當時以外國人的身分很難找到大公司的工作。自1961年起,美國政府派遣軍隊赴越南作戰,後來就連美籍工程師也都被徵召入伍,所以工程師幾乎都是臺灣人。然而,1975年越戰一結束,美國人回來了,這次換臺灣人無處可去。所以,臺灣政府設立科學園區,讓回流的臺灣工程師有用武之地。在這樣的潮流中,1987年成立了TSMC(臺灣積體電路製造)。

一開始,因為IT產業前景不明朗,所以其他國家不太受重視。可是,臺灣並沒有發展重工業的經濟基礎,只能把重心轉向輕工業和IT產業上面。不過,臺灣經濟也正因此才能在世界上出類拔萃。

受幸運之神眷顧的臺灣經濟

接繼前篇,分為上、下兩篇,非常概略地回顧了臺灣經濟在這百年來的演變。總而言之,我覺得臺灣是受到幸運之神眷顧的。

二戰前的臺灣,作為日本經濟的一部分,以農業為主體確立了經濟基礎。戰後則是以輕工業為主軸,大幅轉向工業化發展,之後積極投入IT產業。如果沒有日本和美國的存在,就無法談論臺灣到目前為止的經濟發展。換句話說,臺灣很幸運。雖然受到日本和美國的歧視,但以結論來說,受益良多,只能說世事難預料啊。

【參考文獻】

  • 鄭世松〈百年來臺灣經濟發展的軌跡〉《交流》2014年11月號
  • 隅谷三喜男等人著《臺灣之經濟》(人間出版社;1997年)
  •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玉山社;2005年)
  •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臺灣》(2022新譯版)(大家出版;2022年)

採訪、整理:田中美帆

標題圖片:TSMC在臺灣臺南新建工廠,2022年12月29日(路透社 / Ann Wang)

經濟 臺灣 貿易 出口 日本統治時期 高雄 TS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