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西田敏行:一位「有信念」的稀世表演者
文化 娛樂-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留下無數經典作品的演員
還有哪位演員能得到如此多的來自各界的悼念呢?
10月17日西田敏行去世後,日本的演員、編劇、導演以及眾多在綜藝節目、音樂節目中與他合作過的演藝人員紛紛表達了哀悼之情,並分享與他合作的回憶。日本各大電視臺也接連播出了他出演的作品。
此外,西田敏行影視作品取景地的居民和曾參與海外艱苦拍攝工作的相關人員也都表達了哀思。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於西田敏行去世次日,即10月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哀悼說:「西田敏行先生是中日兩國人民共同喜愛的表演藝術家,為增進兩國人民友好感情作出了貢獻。」此外,在西田敏行深愛的故鄉福島,人們也為他的離世感到悲痛。
西田敏行1947年生於福島縣郡山市。國中畢業後他便去了東京,後於1970年加入青年座劇團,次年在舞臺劇《寫樂考》中擔任主演。他在該劇中的表現給日本廣播協會(NHK)的一名製片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參演了1973年播出的晨間劇《北方家族》,逐漸進入影視圈。1980年,他因主演日本電視臺電視劇《池中玄太80公斤》而收穫人氣。此後,參演了大量現代劇和古裝劇,塑造了豐富多樣的角色。
西田敏行在大銀幕上同樣成就斐然。他憑藉《植村直己物語》(1986年)、《敦煌》(1988年)、《學校》(1993年)和《Get Up!》(2003年)等作品多次斬獲電影獎項。此外,他主演的《釣魚迷日記》(1988-2009年)是一部在日本大受歡迎的系列電影。
僅以演員身份,西田敏行就留下了大量作品。近年來,他在朝日電視臺電視劇《派遣女醫X》(2013年起)和電影《極惡非道2》(2012年)中成功塑造了精彩的反派角色。他還與NHK的歷史連續劇有著深度合作,共出演過14部作品,其中,在《宛如飛翔》(1990年)、《八代將軍 吉宗》(1995年)等4部作品中擔綱主演。在《女太閤記》(1981年)中,西田敏行飾演了性情爽朗的豐臣秀吉,在《葵 德川三代》(2000年)中,他則將極度苦惱,以至於充滿喜劇效果的德川秀忠表現得活靈活現,令人拍案叫絕。西田敏行首次出演歷史連續劇是1972年在《新平家物語》中飾演北條義時,最後一次則是在2022年的《鎌倉殿的13人》中飾演後白河法皇,不禁讓人感慨某種神奇的因緣。
影視歌跨界的「多面手」
西田敏行的代表作展現出的往往都是爽朗、親切、搞笑的形象,但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作品卻是NHK《新 少爺》(1975年)中的山嵐、歷史連續劇《花神》(1977年)中的山縣狂介(既後來的山縣有朋)以及《武田信玄》(1988年)中的山本勘助。不同於其他喜劇式人物,這些角色不苟言笑、略顯陰沉,眼神中暗藏著一種瘋狂,讓觀眾感到絲絲寒意。此外,他還在1999年關西電視臺的電視劇《泰然自若的道頓》中,飾演開鑿了大阪道頓堀川的安井道頓,劇中,他對豐臣秀吉魯莽地燃起鬥志。
在10月19日TBS電視臺播出的《資訊7days新聞主播》節目中,編劇三谷幸喜提及與《池中玄太80公斤》同期播放的TBS電視劇《港町純情電影院》。他表示,當時周圍的人都喜歡《池中玄太80公斤》,唯獨自己對《港町純情電影院》評價更高。三谷介紹了一個與近年形象截然不同的西田敏行,雖然那是一部喜劇,但讓人感到狂亂而陰暗,與池中玄太的角色截然相反。
上世紀80-90年代,西田敏行還經常到國外拍攝電影、紀錄片,曾去過北極、非洲、南美、中國、土耳其、赤道上的國家。艱苦的拍攝工作,有時甚至會讓他意識到死亡。
而且,1981年,他還作為歌手憑藉《假如我會彈鋼琴》登上NHK紅白歌會的舞臺;自1994年起,主演音樂劇《屋頂上的小提琴手》,以渾厚飽滿的歌聲吸引了眾多觀眾。另外,西田敏行還參與了許多配音工作。在朝日電視臺播放的《人生樂園》節目中,他的旁白令人心情舒適愉悅。自2001年起,他還在朝日廣播電視臺《偵探!Night Scoop》節目中擔任了近20年主持。
西田敏行究竟有多少副面孔?他在每個領域都成就斐然,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是他辛勤耕耘的結果。我想起他曾在採訪中說過的那番話:「重要的是努力學習,培養觀察人的眼光,盡可能多地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
對社會問題積極發聲,作品在國外亦收穫人氣
西田敏行還是一個明確表達自己觀點的人。他旗幟鮮明地反對戰爭,維護日本憲法第9條。在2005年TBS電視劇《廣島 昭和20年8月6日》中,他飾演了一名講述少年時代遭遇原子彈爆炸經歷的老人,他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這個角色的臺詞「必須不斷地對戰爭說『不』」,意味深長,擲地有聲,想必蘊含著西田敏行本人的堅定信念。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西田敏行持續支援因福島核事故而苦於負面影響的農戶,並公開表態反對核電。他還是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會員,為兩國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此外,他在擔任「日本演員聯合會」理事長期間,致力於推動演員的權利保護和待遇提高。
西田敏行的作品在國外亦廣為人知。1978年日本電視臺的《西遊記》在英國大受歡迎,而電影《敦煌》等在中國也備受觀眾喜愛。他出演的北野武導演作品在歐洲擁有大批粉絲。儘管西田敏行未曾參演過好萊塢等外國電影,但他精湛的演技,致力於社會活動的姿態同樣具有世界性,世界一定會重新發現「西田敏行」的魅力。
與西田敏行的一則趣事
西田敏行常說他「喜歡人」。即便是壞人,他也既感到他們愚蠢,又覺得他們可憐。作為一位溫厚豁達的著名演員,西田敏行在演藝圈中受到後輩們的敬佩,成為他們的榜樣。悼念他的演員數不勝數,足見他多麼受人愛戴。
我也感受過他那親和的人格魅力,雖然僅僅是不到1分鐘的經歷,但在3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讓我記憶猶新。那是1988年12月,《釣魚迷日記》第1部首映的日子。該片與《寅次郎的故事40:寅次郎沙拉紀念日》同期上映。我在東京的一家影院看完《寅次郎的故事》,手拿電影宣傳單等待電梯。電梯開門時,西田敏行和飾演Michi子的石田Eri正好在電梯裡,旁邊還站著其他相關人員。我愣住了,猶豫著要不要進去。正當此時,西田敏行笑著對我說「請進,請進」,並為我讓出了位置。
我想,當時西田敏行大概是剛結束首映式,準備離開電影院。而我只看了《寅次郎》,卻沒看《釣魚迷日記》就準備回家了,想到自己的「虧心事」暴露無遺,不禁渾身冒冷汗。然而,西田敏行一直滿面笑容。因為尷尬,我覺得電梯到達一樓的時間格外地漫長。後來,《釣魚迷日記》大獲成功,一共拍了22部作品。每次看該系列電影時,我都會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深感過意不去。
西田敏行的表演充滿著即興,風趣幽默,總能令人捧腹大笑,因此也不由得讓我們往往會忽略其內在的偉大,儘管他的演技展現了很多東西給我們——悲傷、達觀,時而還有無聲的憤怒。當我們重新品味他留下的作品時,或會從中一一發現。
我們失去了一位稀世的表演藝術家,這種悲痛難以名狀。
標題圖片:2017年9月23日,西田敏行出席電影《解憂雜貨店》首映式(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