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團隊揭示五指形成與蛋白質分佈不均衡有關
Newsfrom Japan
科學 技術-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共同社10月11日電】
日本東京大學特聘特任研究員廣川信隆(分子細胞生物學)的團隊在10日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佈研究成果稱,小鼠發育階段能夠形成五指是由於在今後會成為手足的「肢芽」組織內,與細胞增殖等相關的「SHH」蛋白質分佈不均衡。
廣川表示:「這是揭示身體形成的制御機制的重大發現。」 該團隊著眼於在細胞內傳輸物質的、被稱為「分子馬達」的蛋白質。無法生成「KIF3B」這種分子馬達的小鼠出現了2根拇指,總計形成6指。 KIF3B負責傳輸與SHH積儲相關的蛋白質。健康小鼠的肢芽中心部位有能夠積聚SHH的場所,而沒有KIF3B的小鼠則是SHH擴散在整個肢芽中。
由於已經知曉SHH與癌症惡化、KIF3B與精神分裂症有關,因此團隊期待此次的研究成果有助於研發新的抗癌藥物和揭示疾病的分子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