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幸四郎,歌舞伎的傳統和創新

文化

歌舞伎演員松本幸四郎是現代歌舞伎大師之一,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他在現代戲劇和音樂劇等領域也頗有建樹。歌舞伎已經迎來新的時代,對此他談了自己的看法。

松本幸四郎 MATSUMOTO Kōshirō

1942年出生於東京,是第八代松本幸四郎(即之後的初代松本白鸚,1910-1982年)的長子。 3歲時首次登臺演出,1949年繼承了市川染五郎的名號,1981年繼承松本幸四郎名號,成為第九代幸四郎。飾演過許多經典角色,其中,《勸進帳》中的辯慶一角,從16歲的初次扮演到50年後的2008年東大寺祭祀歌舞伎演出,已經成功上演了1,000次。10歲以後開始涉足現代劇,20歲以後開始嘗試音樂劇。1970年,受邀單身前往紐約百老匯劇院,並成為在那裏第一個單獨主演音樂劇《夢幻騎士》的日本人。1990年在倫敦西區主演了《國王與我》。松本幸四郎還陸續出演了《莫札特傳》等現代劇,1998年完成了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演出。在電視劇方面,出演了《黃金時代》(NHK歷史劇,1978年)、《山河燃燒》(NHK大河劇,1984年)、《國王的餐廳》(富士電視臺,1995年)等。著作有俳句集《仙翁花》(三月書房,2009年)、《幸四郎式奇蹟的故事》(東京新聞,2011年)、《松本幸四郎我的履歷書》(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13年)等。2009年成為日本藝術院會員,2012年被評選為文化功臣。

歌舞伎座重新開業,令人難忘的3個月

新歌舞伎座劇場(位於銀座)於2013年4月開業。從4月到6月的3個月裏,各位被稱作「大幹部」的資深演員,在落成後的首次公演中都飾演了各自拿手的經典角色,使演出氣氛十分熱烈。

「在安倍經濟政策推動下,日本的經濟似乎開始好轉了。不過,畢竟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在目前這樣一個形勢下,我們的首次公演能順利完成,而且接連這麼多天劇場裏都坐滿了觀眾,說實話我心中十分感激。這3年來,我們演員和工作人員分散在新橋演舞場、國立劇場(都在東京)、博多座(福岡)、南座(京都)、松竹座(大阪)等各個劇場,一直堅持演出,也正因如此,我的感激之情才愈發強烈。」

「新歌舞伎座的休息室派頭、乾淨,後臺和地下室的空間也大了,用起來很方便。舞臺的尺寸和以前一樣,分毫不差,我甚至覺得就像在原來的歌舞伎座裏演出一樣。不過,劇場這個硬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證歌舞伎的演出品質。全日本、甚至是全世界的觀眾都會來這裏看戲,我們表演的每一場戲都必須能令他們滿意,這就是歌舞伎座的宿命。」

在4月份的演出裏,松本幸四郎的長子市川染五郎在慶祝新開業的序幕舞蹈《祝壽歌舞伎華彩》中登場,孫子松本金太郎則挑戰了《盛綱陣屋》(*1)中重要的兒童角色小四郎。幸四郎本人飾演了受歡迎劇目《勸進帳》(*2)中的辯慶一角,擔任每天早中晚3個時段的壓軸演出。

「我們祖孫三代能夠在劇院落成後的首次公演中同臺獻藝,令我感慨萬分。而且,在四月公演的最後一天(4月28日),我完成了《勸進帳》的第1,100次演出,這幾乎是個奇蹟。我度過了自己演員生涯中難以忘懷的3個月。」

(*1) ^ 《盛綱陣屋》:以大阪冬之陣為題材、將歷史背景換成鎌倉時代之後改編而成的戲劇《近江源氏先陣館》的第八段。描寫的是佐佐木盛綱和佐佐木高綱這對身處敵對陣營的兄弟悲劇。

(*2) ^ 《勸進帳》:歌舞伎十八齣經典劇目之一。為了躲避鎌倉幕府的追緝,源義經主僕假扮成東大寺募化的苦行僧,憑藉辯慶的智謀順利通過了富樫左衛門守衛的加賀國安宅關。

祖孫三代演出《勸進帳》3,000餘場

在《勸進帳》的最後,用「飛六法」退出舞臺的辯慶(2013年4月,歌舞伎座,攝影:渡邊文雄) 在《勸進帳》的最後,用「飛六法」退出舞臺的辯慶(2013年4月,歌舞伎座,攝影:渡邊文雄)

《勸進帳》是市川團十郎家的家傳絕技「歌舞伎十八齣經典劇目」之一。這齣劇目描寫了被兄長源賴朝追殺的源義經主僕一行,在試圖通過安宅關口(現在的石川縣小松市)時,與關口守衛富樫左衛門之間的攻防戰。第九代幸四郎的祖父——第七代松本幸四郎(1870~1949)從師父第九代市川團十郎(1838~1903)那裏學習了辯慶這個角色,曾經在全國各地的演出中扮演過1,600多次辯慶角色。現在的幸四郎自從16歲初次飾演辯慶以來,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已經演遍了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

「雖說《勸進帳》現在是最受歡迎的歌舞伎狂言劇目,但是在以前並沒有那麼紅,是祖父把它變成了最受歡迎的狂言。父親演了5、600場,我演了1,100場,我們祖孫三代一共演出了3,000多場。」

「我之所以能一直演到今天,或許是因為演出結束後觀眾們給我的掌聲吧!當觀眾對做出『飛六法』(*3)的辯慶報以熱烈掌聲時,平日的痛苦、艱辛全都煙消雲散了。祖父是一個精益求精、充滿熱情的人,父親繼承了他的性格。為了把這部凝聚了前輩們心血、汗水和淚水的《勸進帳》流傳給後世,我也一定要表演給盡可能多的觀眾看。」

(*3) ^ 歌舞伎的一種表演技巧,演員一邊大幅度揮動一隻手,一邊用力跺著腳從「花道(從歌舞伎的舞臺延伸至觀眾席的演員上下場通道)」上走過。

辯慶身上的「男人夢想」

《勸進帳》在江戶時代由第七代市川團十郎(1791~1859年)初次演出,在以荒唐滑稽故事為主的《歌舞伎十八齣經典劇目》中,《勸進帳》以其真實的人物描寫而獨具特色。

「以能樂《安宅》為原型編入三弦曲,創作出歌舞伎劇目《勸進帳》,這比將歌劇變成音樂劇還具有劃時代意義。三弦曲是名曲,劇目的編排也十分凝練。第九代團十郎將寫實性融入其中,我的祖父則加入了心理描寫。」

「當富樫盤問出義經的真實身分時,辯慶耍了一個小花招,他痛打了義經一頓。對僕人來說,毆打主人是誠惶誠恐之事,所以辯慶在動手之前向義經微微點頭示意。這恐怕是我祖父想出來的心理描寫。」

「辯慶在義經和其他隨從走後,最後一個退出『花道』。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安頓好兄弟們的人生,最後一個退場。這裏體現了一種男人的夢想。這樣的男人形像在今天的日本男人中已經看不見了,但他在歌舞伎的世界中卻仍然存在。」

致力於西方戲劇

除了歌舞伎,松本幸四郎還把音樂劇等西方戲劇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其中最著名的是音樂劇《夢幻騎士(Man of La Mancha)》。這部劇以小說《唐吉訶德傳》為原型,描寫一位不斷追尋人生真諦的騎士的冒險經歷,曾獲得東尼獎(Tony Award)。幸四郎於1969年在帝國劇場(東京日比谷)首次演出該劇。第二年,他應邀前往美國百老匯,用英語進行了60場演出。

2012年8月19日,松本幸四郎在他70歲之際,完成了第1,200場演出。謝幕時,該劇的編劇,已故沃瑟曼先生(Dale Wasserman)的夫人向他贈送了沃瑟曼獲得的東尼獎的獎杯作為紀念。

「據說,他曾經留下遺言,要把獎杯送給對《夢幻騎士》做出最大貢獻的人。我從26歲首次演出這部劇,到現在已經快半個世紀了,沒有什麼時候能比那一刻讓我覺得,能把音樂劇一直堅持演到今天真好。現在,東尼獎獎杯和東大寺第一百場演出中辯慶用過的扇子,一起並排擺放在我家的客廳裏。」

無悔的決斷最重要

松本幸四郎22歲時第一次出演音樂劇。他被選中和當時的音樂劇巨星越路吹雪(1924~1989年)演對手戲,飾演了《國王與我》中的國王一角。當時,幸四郎和父親一起離開了松竹株式會社,與東寶株式會社簽訂了專屬合同,除了歌舞伎外,他還同時出演現代劇、莎士比亞戲劇和音樂劇。1990~1991年,他在英國用英語演出了《國王與我》。

「在做一名歌舞伎演員的同時也出演音樂劇,與其說是我主動請纓,不如說是東寶那邊的提議。不過,當時我心想,既然要演音樂劇,乾脆就努力爭取在百老匯的舞臺上和百老匯的演員一起用英語演出。 我是歌舞伎演員,所以演不了《夢幻騎士》,也不會去演莎士比亞戲劇——也許有的歌舞伎演員會做出這樣想。不過,我選擇了去挑戰。」

「人最重要的並不是一生中遭遇過怎樣的不幸,而是你是否做出了無悔的決擇。從生到死,我們會經歷許多事情,痛苦的,悲傷的,難過的,等等等等。我也像大部分人一樣,有過種種遭遇,但是再怎麼抱怨也沒有用。把悲傷轉化成勇氣和希望,這才是人生。就是因為我一直貫徹這樣的信念,才能堅持到今天。」

追求作為戲劇的歌舞伎

《夢幻騎士(Man of La Mancha)》中的唐吉訶德(2002年5月,博多座) 《夢幻騎士(Man of La Mancha)》中的唐吉訶德(2002年5月,博多座)

回顧一下近代歌舞伎的歷史,活躍於明治時期的第九代團十郎將寫實性融入歌舞伎中,從大正到昭和的歌舞伎界領軍人物第七代幸四郎和其外公初代中村吉右衛門(1886-1954年)、第六代尾上菊五郎(1885-1949年)等人則引入了心理描寫,改革了歌舞伎。

幸四郎精通歌舞伎和現代戲劇兩大領域,在前人未曾走過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了尋找觸動現代觀眾內心的表現方式,他一直在追求一種「作為戲劇的歌舞伎」。

「像是《俊寬》(*4)和《寺子屋》(*5)這類有故事性的劇目,力圖表現的是人物的心理。只不過,雖說是寫實性和心理描寫,但表現方式必須始終採用歌舞伎的手法。」

「如果說在百老匯演出的《夢幻騎士》是油畫,那麼歌舞伎就是日本畫。兩者的表現手法和材料完全不同。這其中的差別,就好比一個是在洋基體育場(Yankee Stadium)和大聯盟球員打棒球,一個是在國技館和相撲力士進行相撲比賽。所以,在表演歌舞伎時完全不會受現代劇的影響,反過來說,在演出現代劇時,我也從不考慮運用歌舞伎元素。」

(*4) ^ 描寫的是策劃討伐平家的俊寬僧都被流放到遠海孤島鬼界島之後的感慨、絕望和看破世事之後的達觀。

(*5) ^ 這部劇講的是松王丸不惜犧牲自己的孩子以報答主人菅原道真(平安時代的學者)恩德的悲劇故事。

超越「稀罕」,與世界共鳴

新歌舞伎座開業以來,有許多外國人也紛紛到訪。今後,我們應該如何向世界宣傳歌舞伎呢?

「歌舞伎是日本的古典藝能,與能樂、狂言、文樂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是,由於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等障礙,歌舞伎很難走出國門。然而,真正的好東西即便很古老,人們也能從中獲得新的感受。歌舞伎不需要針對外國做出特意的改變,只要原汁原味地表演,觀眾們一定能獲得新的感動。希望世界各地的觀眾都到新歌舞伎座來,親眼觀看我們的演出,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我們不能讓人們來看歌舞伎僅僅是因為它很稀罕、富有異國情調,要展現一個不同於古典藝能的歌舞伎,而是作為戲劇能引起世界共鳴的歌舞伎,唯有這樣,歌舞伎才能被世界認可。」

提問、文章:中村正子(時事通信文化特信部)
圖片提供:松本幸四郎事務所

歌舞伎 戲劇 松本幸四郎 歌舞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