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漫畫的盛典

Emmanuel Lepage——凝視內心世界的旅人

文化

2012年獲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漫畫優秀獎的法國BD作家Emmanuel Lepage。2012年11月初次訪日,與大師大友克洋暢談漫畫、走訪福島並與眾多漫畫愛好者進行了交流。

Emmanuel Lepage Emmanuel Lepage

1966年生於法國•布列塔尼。1986年憑《凱爾文冒險記》正式登上漫畫舞台。此後經手的作品有20多部。 1991年至1998年發表了系列5卷作品《Névé》(原作Dieter)、1999年《無罪的土地》(原作Anne Sibran,日文版收錄於飛鳥新社euromanga 第8號),深受好評。《Muchacho-革命之路》(日文版由euromanga出版)獲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漫畫部門優秀作品獎(2012年)。最新作品有《車諾比之春》(2012年,日文版尚未發行)。

與仰慕已久的大友克洋對話

「不知道這就是日本人的工作方式……,看來今天是1分鐘都不讓我輕鬆了!」

作為嘉賓受邀參加世界漫畫節(2012年11月18日,東京國際展示場)的當天,在現場訪談、簽名會之餘接受采訪的Emmanuel Lepage,發出了法國人在為難時常有的「噗— —」的一聲嘆息。不過他的眼角依然流露著親和的微笑,舉起工作人員送上的紅葡萄酒酒杯,詼諧地說:「SUNTORY・TIME!」(以東京為舞台的美國電影《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中主角的台詞)。採訪就這樣,如同小憩中的閒談,在輕鬆的氣氛中開始了。

「這是非常充實的一天。遺憾的是沒有時間在會場裏走走了。不過,午飯是和大友克洋一起吃的!真讓我激動啊。要知道,我以前就一直是他的讀者啊。在法國正式翻譯出版的第一本日本漫畫就是他的《AKIRA》。現在法國出版了大量日本漫畫,但那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在這樣的作者面前,我感覺好像返回到了自己的年輕時代。之後漸漸地作為同行我們聊起了故事情節的展開、繪畫技法等等。能和崇拜對象平等地談論工作,太感動了。」

在福島感受到的恐懼和憤怒

——在日本期間,聽說行程緊張,但您還是去了福島。

「是來日本後突然決定的。我隨同記者,乘巡邏車走訪了飯館村等避難地區。去的前一天還在為演講等奔忙,所以幾乎沒有做好精神準備。為此,到了福島,坐進車裏,才終於體會到自己處身在怎樣的地方。那是在看了放射量測定器的瞬間,四年半前在車諾比感受到的同樣的恐懼重新浮現在腦海裏,是與那時完全相同的一種感情。但是,僅有一樣不同。那就是在恐懼之後立刻湧上心頭的憤怒。這不是等於人類從車諾比事故中沒有學到任何東西嗎?!當時我懷有這樣一種強烈的憤怒。」

選自《車諾比之春》 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 ©Futuropolis

——2008年您在車諾比附近的村莊了待了3週,去年法國出版了您根據當時的體驗創作的《車諾比之春》。

「應某市民團體的要求,以素描的形式出版了逗留記,用出版收入招待遭受輻射的孩子們訪問法國,就是這樣一個計劃。雖然素描畫冊出版了,但我的感受沒有得到反映,對此深感不滿。我想到了把它畫成BD,這樣,我自己可以作為出現在作品中,選擇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形式。法國近年來出現了運用報道文學手法的BD。我本人相當主觀,所以不同於新聞寫作。我喜歡旅行,也喜歡在外出地畫素描。車諾比這個特別的地方,當然是舞台,但或許是它,讓我嘗試把旅行、素描、BD或者人生本身… …,這些在我心中曾是孤立而重要的成分結合為一體。」

從詩人的肖像畫中得到啟發

——在剛才的訪談中,您說「結果,是通過出場人物來談論自己」

「即使畫的是虛構的人物,實際上講的是個人的事情。我總是試圖描繪出場人物的內心世界。要使人物生動而真實,最好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感受或者體驗去創作,我認為這樣才能畫好人,不是那種定型的人物形象。比如,剛才會場上有好幾百人,大家都坐著,但每個人的坐姿都不一樣。也就是說,從一個坐姿上,畫出只有那個人才具有的某些東西。如果不去探究這類種種微不足道的要素,我想,那就畫不出栩栩如生的人物來。」

——一位來簽名會的年輕女性說,您的作品體裁和她以往讀過的漫畫截然不同,甚感震驚。

「我一直想在BD中引進一些新的東西。運用文學、電影這類不同的故事敘述方法,甚至是藉用日本漫畫的手法等,都是可能的。總之,你要時刻保持好奇心,並對不同領域也多加關注。比如,創作《Muchacho-革命之路》的主角Gabriel,我是從方丹-拉圖爾(Henri  Fantin-Latour)的繪畫中的詩人蘭波(Rimbaud)の肖像(*1)上得到靈感的。我受到那幅畫中蘭波的姿勢、視線等的啟發,由此想像並描繪了Gabriel這個人物,為這位主角進行了加工潤色。我就是這樣去尋找表現方法的。」

日本漫畫與BD,相互影響和促進

——此次在日本期間,有關日本漫畫與BD區別的提問一定很多,你沒有感到厭煩嗎?

在世界漫畫節的簽名會上,為每個人精心描繪插圖的Emmanuel Lepage。旁邊是《Muchacho-革命之路》的翻譯大西愛子

「怎麼會厭煩呢。即使同一個問題被問了10次,但對方可是第一次聽我回答啊。我小時候,BD規定一冊為46頁。當然,故​​事情節發展很快,省略很多。所以讀者是目不轉睛地看著圖畫,充分發揮著想像力去讀的。然而看日本的漫畫,猶如置身於故事的發展並隨著數千頁的「大浪」起伏漂蕩的感覺。我正是為此被大友的作品所吸引,它有一種驚人的感染力。日本漫畫在法國出版以來,BD也受到它的影響,在構思的自由度、故事情節的長度等方面,選擇性在漸漸擴大。」

——這次和眾多漫畫愛好者進行了交流,這也成了您的作品以及法國的BD為更多的日本人了解的一個機會吧。

「這是我第一次來日本,除了漫畫節的活動外,還參加了各種講演會、研討會。每次都有很多人到場,使我感到自己的作品逐漸為人接受。我猜,有很多讀者是在這個會場第一次看到我的作品的。就像日本漫畫影響了法國的年輕BD作家那樣,希望BD也能對日本年輕漫畫家起到一些促進作用。大家都去作同樣的東西毫無意義,重要的是要創造出新的表現方法。」

攝影:花井智子

(*1) ^ 法國畫家方丹-拉圖爾(Henri  Fantin-Latour)(1836-1904)的作品「桌子的一角(Coin de table)」(1872年),描繪的是和七位詩人、作家圍聚在桌子一角的18歲的詩人蘭波(Arthur Rimbaud)。

漫畫 法國 核電廠 福島 車諾比 書籍 出版 作家 動漫 浦澤直樹 BD 大友克洋 Emmanuel Lepage 連環漫畫 世界漫畫節 阿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