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和紙的世界——古色古香的雪村團扇

文化

日本茨城縣常陸太田市一戶團扇商家代代以製作質樸無華的雪村團扇為生,手抄和紙上的水墨圖案飄逸灑脫,人氣歷久不衰。如今的第四代傳人已95歲高齡,是雪村團扇製作的最後一人。出自老派匠人手中的團扇經歷時代洗禮,流傳至今。

納涼團扇

每當天氣變得悶熱時,就該輪到清涼衣物登場了。拿出棉麻質地的夏季服裝、草帽、風鈴、團扇和傍晚納涼用的長板凳,再在窗邊掛上葦簾子,迎接夏季的準備就算完成了。

記得小時候,我常常在薄布長衫的衣帶裡插上團扇,跑去參加盂蘭盆舞會或觀看煙花。那時,團扇不僅是用來納涼的,還是防蟲的必備用品。而如今的年輕人們又是如何度夏的呢?

今年夏天,筆者新買了把略顯素雅的雪村團扇。手抄和紙扇面上描繪著茄子、黃瓜、馬、稻草人等水墨圖案。雖是傳統的四角形大扇子,起來卻十分輕巧,且風力十足。據說,室町時代末期,住在常陸太田的僧人畫家雪村曾在自製團扇上作畫,現在的這些水墨圖案就是對雪村畫的臨摹,這裡的匠人們至今仍然精心地製作著每一把團扇。

雪村團扇。手抄和紙扇面上印著室町時代末期畫家雪村的作品臨摹以及代代留傳下來的圖案

一人、一年、三十三道製造程序

在一座花草樹木環繞的老房子前,一排排竹篾井然有序地攤在地上晾曬著。

雪村團扇傳人圷總子說:「經過充分日曬的竹篾,不會發黴,而且還很輕。」圷總子已95歲高齡,現在是製作雪村團扇的唯一一位匠人。

從竹骨製作開始,團扇的全部製造程序都是獨自一人手工完成的。圷總子正準備將繪有牽牛花圖案的手抄和紙鋪貼在竹骨上,這份手藝活她已經做了80年有餘了

將附近竹林中伐來的苦竹用作團扇的扇骨,經過八個月暴曬之後,鋪貼上和紙。整個製作流程約有三十三道製造程序。圷總子說:「一直到90歲,我都是和兒子一起去竹林的。這是為了培養兒子選擇好竹子的眼光。」現在兒子會採伐優質苦竹為她送來。不可想像圷總子瘦小身體是如何蘊藏如此巨大能量的,從劈竹成篾開始,到鋪貼扇面,直至最後成品完工,全都由她一手完成。

制作扇骨。將長約37公分的青竹用粗劈成九塊。削薄後,用小刀在竹子上端刻出約40條近1毫米的切口,然後用手一一撕開,做成扇骨

圷總子說:「在這裡做團扇生意最早是從曾祖父開始的,我是第四代。這個家、還有這些道具,都是明治年代(1868~1912年)的東西。」 圷總子的家是一座建於1880年的木房,經歷兩次大地震後已略有傾斜,但古樸的外觀仍令人忍不住想說「我回來啦」。透風性好,夏季也無需空調。久經使用的各種木製工具,外表晶晶發亮。

用弄濕的燈心草將根根竹篾固定成扇形來做扇骨。因為進行了充分的自然乾燥,所以扇骨既輕又結實

每天的工作從早上晾曬竹篾開始

早上9點左右,將用作扇骨的竹篾拿到庭院中晾曬,下午4點左右收回。從12月至來年8月的八個月裡,除雨天外,約1000根竹篾每天都要這樣那進拿出反覆晾曬,讓它們自然乾燥。

圷總子說:「這些可都是繁重的體力活哦。不過也是因為做這種工作,身體才能這麼結實。我一年工作366天。」圷總子故意多說一天,表現出她對工作的熱愛。

團扇扇骨的晾曬作業。早上鋪曬,傍晚收回。如果忽然下雨而圷總子又沒有發覺時,總會有鄰居在外面喊著通報「下雨啦」

圷總子製作團扇,可謂不辭辛勞,廢寢忘食。製作內容大致可分為扇骨製作與和黏帖扇面。苦竹砍伐和扇骨製作的時期都在寒冬季節。竹子要選竹節間距大且粗壯筆直的,並在竹子乾燥之前進行扇骨製作。一旦徹底乾燥,竹子就無法完好地劈開了。

最需要熟練手藝的,是在竹子用刀切出竹篾的「入刀」和將條條竹篾做成扇狀骨架的「骨絞」 製造程序。在竹子上方,用銳利的兩面小刀切出約40處近1毫米的刀口;然後猛然用力,徒手一拉,如同變戲法一般,竹子便分裂成細竹簽狀;將它們用燈心草(草席原料)一根根固定,展開後團扇便初具形狀了。

骨架的製作製造程序。保持一定間距,用弄濕的燈心草來固定扇骨位置。一天可做20至25把

每天黏帖70把團扇扇面

「黏帖扇面時,要手腳麻利,否則漿糊馬上會乾掉。」圷總子一邊說,一邊將按反面、正面順序將和紙貼到扇骨上,並手壓竹骨與扇面,使兩者平整合一。敏捷俐落,毫無多餘的動作,似乎是手自己在動一般。

圷總子說:「丈夫在60歲時去世了。他是一個懂畫的人。除了雪村作品的臨摹之外,他還留下了水戶八景及牽牛花等約20種水墨畫的原畫。現在,我把這些圖案印在和紙上製作扇面。多虧了他,我現在還能繼續製作團扇。」

黏貼扇面製造程序。圷總子手法熟練,僅憑手感,就能分辨用作扇骨的竹簽的薄厚、間距及和紙的正反面

精心挑選的當地苦竹、結實的燈心草固定的扇骨、強韌的楮皮製成的手抄「西內和紙」——憑藉長年積累的嫺熟技巧而精心製作的團扇絕不會輕易報廢。

有顧客來信稱「用了十年都不壞」,據說還有人一把團扇用20年的。

圷總子高興地說:「用那麼長時間的話,我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啊。」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悠閒度日

圷總子家的門廳懸掛著一副美麗的辯財天佛畫。辯財天是手藝之神。據說這幅畫是曾經的顧客親筆畫了送來的。

圷總子合掌感謝道:「每天早上,我向她道『早安』,晚上向她說『謝謝』。就這樣,送走每一天。」精心製作的團扇給圷總子帶來了如此美好的緣分。家裡朝南面向庭院外廊是她的「作坊」。雖然如今已很少見,但以前大部分日式房屋的內側與外側之間都有這種地板走廊。

圷總子說:「冬天的陽光照進來,暖烘烘的。太陽出來了開始做工,太陽下山了就收工。」鑽進被爐裡看電視播放的時代劇,吃過晚飯後,大概8點半或9點入睡。

「這個家通風好,冬天門縫進風有點冷,但夏天連電風扇都不需要。睡覺時,我在枕頭旁邊放一把寫有『清風』兩字的團扇。」拿起來扇一扇,一定是微風和暢吧。

夏季通風好,冬季有日照,這座建於明治年代的老房子,外廊就是圷總子的作坊

雙親和丈夫皆已去世,三個孩子也已成家立業。如今,圷總子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悠閒自在。大家對我都很好。現在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候。」95歲的今天,圷總子珍惜著每一天的生活,出自她手中的團扇,也能讓用者分享一份她的幸福,還有那遙遠夏日陽光的香氣和習習涼風。

採訪、撰文:陸田幸枝

攝影:大橋弘

標題圖片:黏貼和紙扇面。用毛刷刷上漿糊,貼上楮皮手抄和紙。漿糊很關鍵,是將小麥粉攪勻後熬製而成的,每天用多少做多少

和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