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聖地

鎌倉大佛,時隔半個世紀的「體檢」

社會 文化

3月11日,在迎來東日本大地震5週年之際,鎌倉大佛(阿彌陀如來青銅坐像)帶著「重生」的祝願,再次展現在參拜者們面前。國立文化財機構、東京文化財研究所花了兩個月時間對大佛進行了檢查、修復和去汙清洗作業,這是時隔半個世紀之後對大佛進行的一次「體檢」。體檢結果獲得認證,沒有特殊異常。在曾發生大地震的3月11日這一天,更煥發光彩的大佛向公眾開放了。

國立文化財機構、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承擔此次大佛的「體檢」工作,其主任研究員森井順之強調說,「在進行檢查之前,我們並不清楚情況究竟怎樣」,「大佛自建造以來已經歷了760年的歲月流轉,並且其中500多年是處於沒有屋頂遮蓋的露天狀態,一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從大海吹來的潮濕海風、多次地震和海嘯、鴿子等鳥類的糞便等,以及最近的酸雨和因道路交通造成的振動等等」。

國立文化財機構、東京文化財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森井順之(39),是鎌倉大佛保存性修復工程的負責人。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他也曾參與福井縣南相馬市小高町的石佛「磨崖佛」大殿的修復工作

「我們大體知道存在哪些問題。但我們並不清楚這些問題究竟帶來了多大程度的損害。這次我們發現,大佛的『健康』狀態比預想的好多了,還清除了相當多的銅鏽和汙跡,我們也放心了」,森井補充說。

鎌倉大佛,是淨土宗和淨土真宗所尊崇的阿彌陀佛像。阿彌陀佛的信眾希望通過重複念頌「南無阿彌陀佛」佛號,即可往生極樂淨土。

大佛那滿懷幸福的形象,正是阿彌陀佛信仰的體現。在因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導致16,000多人遇難的這一天,修復完成的大佛再次展現身姿。據鎌倉大佛殿高德院的住持佐藤孝雄(52歲)說,在3月11日這一天對公眾開放,這一結果純屬偶然。

關於大佛的來歷資料匱乏

記載鎌倉大佛來歷的史料,少得令人吃驚。根據成書於13世紀鎌倉時代(1185~1333)的史書《吾妻鏡》的記載,大佛是從1252年開始建造的。但在史料中尚未找到有關鑄造完成時間和雕刻鑄造師的記載。

雖然歷史依據還不充分,但大佛處於露天放置狀態已長達500年以上,這一點幾乎毫無疑問。這是森井的看法。我們已經知道的是,和奈良東大寺的大佛一樣,鎌倉大佛原本也是安放在殿堂之內的。但是,還沒有找到明確記載大殿何時消失的史料。

成書於14世紀末的《太平記》裏,記載了大殿在1334年的颱風中損毀。編纂於16世紀的《鎌倉大日記》裏,能找到記述大殿因1369年的颱風和1490年下半年的地震海嘯損毀的內容。禪僧萬里集九作於1486年的詩集《梅花無盡藏》中,則稱那時大佛已經是露天安置的狀態了。

能夠直接觸摸、並能到內部參拜的唯一國寶

森井驚嘆著說,「通過本次保護性修復工程(檢查、修復、清理作業),我再次強烈感受到了一點,那就是對於日本人來說鎌倉大佛是多麼地寶貴」,「媒體全都集中報道了檢修作業的事情。很多人明知大佛已被遮蓋無法看到,仍前來高德院參拜」。

從2016年1月13日至2月底進行了大佛像的修復和調查作業,之後完成了去汙清理,3月10日拆除了周圍的全部腳手架

至少,幾乎所有前來參拜的遊客,都通過高德院或其他相關消息管道了解到大佛已被遮蓋無法觀瞻。高德院的網站首頁即發布公告稱,在工程期間公眾可免費入院參觀。在途中向商店問路的時候,店主都會告知「大佛現在看不到哦」。即便如此,人們還是紛至沓來。

高德院住持佐藤孝雄(52歲),除了寺院住持的工作之外,還擔任慶應義塾大學民族學考古學研究室的教授,執掌教鞭

佐藤住持說,「即使無法看到大佛的真容,參拜者們還是極力感受著工棚內大佛坐像的存在」。森井也表示同意,「很多人想跟大佛盡量接近一點」。佐藤住持說,鎌倉大佛不僅可以參觀瞻拜,還能到佛像內部直接觸摸,單就這一點來說,它是一件非常特別的國寶級佛像。

佐藤住持說,「普通遊客能夠觸摸佛像本身的國寶級佛像,大概只有鎌倉大佛吧」,「文化廳的官員們,對讓參拜者進入大佛內部這件事趨向於持保留態度。事實上,我們收到過來自文化廳的意見,他們認為不守規矩的人在佛像胎體內留下塗鴉、口香糖什麼的實在成問題,希望不要再讓參拜者進入佛像內部」。

「不過,特別是對於弱視的參拜者來說,通過觸摸有助於感受大佛的形製大小。而且,參拜者通過自己的手掌感受大佛在寒冬時的冰冷和酷暑時赤銅般的火熱,能夠實際體會到大佛是暴露在這麼嚴酷環境下的露天坐像,有助於激發信眾更虔誠的信仰。因此,對於單純出於文物保護的角度便禁止進入佛像內部參觀這件事情,我們希望更加深慎重地去考慮。」

可恥的塗鴉也有難解的歷史之謎

當然,這種亂丟口香糖和亂塗亂畫的行為,即便只是極少數人的所為,也是可恥的。森井嘆口氣說,「我們清理了無數的口香糖」,「也清除了不少亂塗亂畫」。雖然用麥克筆書寫的塗鴉可以用溶劑輕易去除,但如果是用粉筆或墨汁畫的則難以消除。當然也可以採用噴砂清理的方式,但那樣容易在青銅表面造成損傷,有悖於要使大佛像保持原樣的原則。

遺憾的是,高德院的塗鴉有很悠久的歷史。第一艘造訪日本的英國船隻「丁香號(Clove)」的船長John Saris,曾留下的如下言論可為證明。Saris的「丁香號」1613年6月進入長崎的平戶,之後向江戶進發。他覲見了當時已經隱退的德川家康及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秀忠。為Saris導航的,是大家在電視系列劇《將軍》或書本中已經很熟悉的William Adams(即三浦按針)。Adams在13年前作為荷蘭海船的船員來到了日本。

從駿河到江戶的街道兩旁,有很多人家。在路途中,我們順便參觀了很多佛像和寺院。其中大佛最令人震撼。青銅鑄造的佛像內部是空的,但佛像很厚實,大約比地面高出6~7m的樣子。佛像的屁股疊坐在腳踝上,臂膀粗大,整體看上去很勻稱,且身披袈裟。對於路過的旅人來說,這尊佛像會讓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好幾位同伴都進到大佛的胎體內,大聲說話,產生巨大的混響。大佛的胎體內,有旅人們寫下的簽名或標記,我們也同樣留下了簽名。(*1)

關於毛筆蘸墨汁寫下的塗鴉,直到現在還是個謎。不管那些塗鴉是哪個時代留下來的,一般來說很難想像參拜者會自己帶著毛筆和墨汁前來塗畫。森井認為,很有可能是在19世紀後半期或20世紀前半期,高德院為了獲取布施,鼓勵參拜者在大佛的胎體內寫下簽名。

對此,佐藤住持則表示,不管經濟狀況如何困難,很難想像寺院本身會帶頭鼓勵人們亂塗亂畫。他也承認,前輩住持們為了寺院的經營頗費苦心,寺院的大部分收入只能依靠參拜者的捐贈。「特別是對於居住在橫濱外國人居留地、行動範圍受到限制的外國人來說,鎌倉大佛是一個能夠當天往返的熱門旅遊景點。」

對那些19世紀後半期居住在橫濱的外國人來說,鎌倉大佛是個熱門的旅遊景點(圖片提供:高德院)

現在每年前來鎌倉大佛殿高德院參拜的人數多達200多萬人次,其中大約20萬是外國人。佐藤住持說,「特別是,大佛也吸引著泰國或緬甸等小乘佛教國家遊客」。

Rudyard Kipling(1865-1936)在《大佛與鎌倉》(創作於1892年)的詩中,提到了金光閃閃的仰光大金塔和金色的鎌倉大佛。

(*1) ^ Ernest·M·Satow編纂《John Saris日本航海記》(1613)

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佛像

大佛歷經長達760年的歲月錘煉,任憑風吹雨打。今天我們看到的大佛,仍然保留著和Kipling到訪日本之前一直不變的莊嚴尊容。大佛建在2m高的基座上,佛像本身的高度為11m多。兩隻眼睛的長度分別為1m,螺髻656個。青銅鑄造的大佛重達121t。(高德院的網站上,有鎌倉大佛鑄造方法的視訊解說)

奈良的大佛是毘盧遮那佛或者叫大日如來佛,比鎌倉大佛更大。奈良大佛幾經重建和修復,與之相對照的是,鎌倉大佛直至今日仍是760年前建造當初時的模樣。

如果非要舉出鎌倉大佛現在與建造當初時的一個較大差別,那就是現在失去了金色光輝。當前正在深入調查大佛兩頰殘留的金子,但仍是一個謎團。

根據冶金專家的說法,鉛含量高的銅是沒有辦法鍍金的,只能貼金箔,別無他法。但森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從近處仔細觀察發現,很難斷定佛像以前一定是全身金色的。」他還補充說,完全沒有考慮過給大佛表面重新貼上金箔的做法。

森井說,「我們希望大佛保持原樣,作為鮮活的物證好好保存下去」,「這尊佛像以我們現在所見的樣子,在日本社會已經存在了好幾個世紀。我們完全沒有打算,要藉『修正』的名義將其變成『有可能是最初形態』這種並不確定的東西」。

佐藤住持也說,大佛已經被指定為國寶,並賦予了保持現狀的義務,完全沒有考慮過要將其重新塗成金色。

森井平靜地說「還有一個謎團未解開」,「究竟是從世界上的什麼地方,收集到數量如此巨大的銅呢?考慮到760年前日本的銅產量,要向一個地方供應這麼大量的銅完全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們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冶金專家注意到,大佛的銅合金金屬比例和從宋代中國進口的銅合金很相似。但這也沒有充分的歷史記錄來支持,仍然是個謎團」。

上一次「昭和大修理」,也修復了重建於1925年的基座。此前,由於大佛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向前移動了34cm,基座受損。上個世紀60年代初啟動的「昭和大修理」大規模修復作業中,在基座內部用FRP(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對佛像頸部周圍進行了加固。並在大佛本身與基座之間加入了一塊不銹鋼板。這是一種減震裝置,發生地震時大佛就不會傾倒,而只是前後滑動,這樣能緩解晃動向佛像本身傳導。

1960~1961年實施「昭和大修理」工程時,在胎體內用FRP對大佛的頭部作了加固處理(圖片提供:國立文化財機構、東京文化財研究所)

森井說,「此次我們也檢查了那塊不銹鋼板的情況」,「鋼板還處於相當良好的狀態。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鎌倉地區的搖晃,其烈度還沒達到使大佛滑動的程度。但是,減震裝置是否能夠正確發揮作用是今後的課題。我們需要長期開展研究」。

今後,佐藤住持和森井還計劃使用海嘯堆積物調查和3D定位測量等技術,繼續守護760歲高齡的鎌倉大佛。

(2016年3月11日,原文英文)

標題圖片:3月上旬,經過近兩個月的檢查、修復和清理作業,鎌倉大佛展露新顏

東日本大地震 3.11 鎌倉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