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禪宗的世界

「認輸才會贏」的政治決斷—讓全生庵大放異彩的二位關鍵人物(上)山本玄峰

文化

全生庵位於東京的谷中,是一間完全不顯眼的禪寺。但是,不知為何有許多的政治家、官員等政要名人到此坐禪,相當出名。要說與這座禪寺有關的兩位男子分別下的決斷拯救了日本,一點也不為過。首先介紹山本玄峰的秘話。

自民黨決定延長總裁任期,首相安倍晉三表現出強烈的連任意願。但是,安倍曾經在2007年9月,在發表演說的兩天後,因為潰瘍性大腸炎而交出政權,明顯可知他在精神上也面臨了很大的壓力。看著現在充滿自信的模樣,無法想像是同一人,落差甚大。是什麼改變了安倍呢?

理由之一就是坐禪。下臺七個月之後,身心俱疲的安倍拜訪了全生庵。爾後,每個月一次左右的頻度往返全生庵,即使重返政權之後,每一次的重要關頭也都會坐禪。

進行坐禪的全生庵本堂。也有其他坐禪道場

吸引政要名人的禪寺

造訪全生庵的作者・出町

讓全生庵的名字傳播開來的是中曾根康弘。首相在位的5年間,他坐禪次數高達167次。全生庵不過是位於富山縣高岡市的本山・臨濟宗國泰寺的分寺罷了。為何在眾多的禪寺之中,全生庵吸引了許多政要名人到訪呢。

在我訪問住持平井正修,也閱讀相關文獻的過程中,對與全生庵有關的兩號人物──山岡鐵舟與山本玄峰深感興趣。也許知道名字的人不多,但是他們留下了深刻的足跡。

作為勝海舟的使者,幕臣山岡鐵舟說服新政府軍的西鄉隆盛,為江戸城無血開城開闢出路。山本玄峰是終戰時的首相鈴木貫太郎的商量對象,很早就唱導無條件投降的僧侶。

在日本近代史裡,無血開城和無條件投降可以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兩大政治決斷。山岡鐵舟在1883年建立全生庵,是為了悼念在明治維新殉死的志士。那麼,提出無條件投降的玄峰,又和全生庵有什麼樣的關聯呢。接下來,就先從玄峰的事蹟談起。

總理時代的中曾根康弘在全生庵坐禪(時事)

推動終戰的山本玄峰

平井住持說:「中曾根先生是在四元義隆的介紹下到寺裡坐禪,四元和家父平井玄恭同樣都是山本玄峰耆老的弟子」。玄恭從六歳左右開始成為山本玄峰的弟子,兩個人的師徒關係長達四十年以上。龍澤寺位於靜岡縣三島市,身為住持的玄峰每次去東京,總是以這座全生庵為據點弘揚佛法。

四元是右翼的大人物,擔任近衛文麿和鈴木貫太郎等人的首相秘書,戰後被稱為「政界的幕後人物」,是吉田茂、池田勇人、佐藤榮作等政治家的心腹。其影響力歷久不衰,連中曾根康弘和細川護煕也都受過他的指教。

年輕時代,他曾經是恐怖分子。參與一九三二年暗殺大藏省(財務部)大臣井上準之助與三井財閥總帥的團琢磨的血盟團事件,甚至被判刑入獄。當時的貧富差距擴大,導致國民之間對財政界怨聲載道,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血盟團事件。

在這場審判裡面,為被告辯護的正是為眾人所知的高僧玄峰,他在法庭上主張血盟團事件的被告們是一心想要拯救日本,並非出於私心,要求減刑。

原本被求處無期徒刑的四元被判刑十五年。玄峰頻繁地到小菅刑務所探監,跟他講道。在那裡坐監在的四元,把玄峰的講道當作很大的訓誡,反省血盟團事件,犧牲睡眠時間全心投入坐禪。對四元來說,玄峰的存在超越了父母親以上。

山本玄峰耆老

關於太平洋戰爭,玄峰從開戰初始就反對:「千萬不要打這種沒有勝算的戰爭」。不只是鈴木貫太郎、吉田茂、池田勇人等有力的政治家,包括戰後當上學習院院長的自由主義者安倍能成、岩波書店創辦人岩波茂雄等人也經常進出龍澤寺,宛如是反・東條英機的堡壘。
「我這艘船是艘共同搭乘的船。有村裡的老太太,也有乞丐上門。有大臣,也有共產黨。大家都是這艘船的乘客。」

但是,唯獨與東條的會面,他拒絕了。
「固執己見的話,即使見面,也不會明白我說的話吧。至少心境要變成像幼稚園的孩子一樣,如果東條能全部割捨,才能多少理解我說的話吧。」

然後,玄峰終於開始往終戰的方向推動。
獲特赦出獄的四元,自一九四二年左右開始,認為「若不打倒東條,日本民族會滅亡」,於是和多位重臣進行會面。其中,最有共鳴的是樞密院議長的鈴木貫太郎。

玄峰的信成了玉音放送的基礎

鈴木貫太郎(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

1945年3月下旬,玄峰在四元的引介下,與鈴木進行會面。當時,鈴木正在煩惱是否要接下首相一職。四元在日後的訪談裡,如此回憶。

「玄峰耆老一開口就說:『如此愚蠢的戰爭必須要立即停止,有的時候認輸才會贏』。鈴木也說『不立即停止是不行的吧』,兩個人的意見一致」

過了十多天後的4月7日,鈴木出任首相一職。對鈴木而言,接下來的四個月,每天都和陸軍進行周旋。內心的真實想法是要以結束戰爭為目標,卻擔心表露出來的話會引發政變。於是,一面假裝執行戰爭,一面等待時機。

8月12日,鈴木派人向玄峰傳達終戰的決定。玄峰當日立刻寫了封信。

「閣下要真正有所貢獻是從現在開始,請保重身體。盼忍所難忍,為所難為,為國家重建盡心盡力。」

昭和天皇在8月15日的玉音放送裡,向國民說道:「忍所難忍…」。據說即是以三天前玄峰寫的信為基礎。

全生庵本堂

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宗教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