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的復出與日本企業的海外併購

政治外交 財經

據說有人細數過標題含有“日本滅亡”趣旨的日語圖書的數量,並且在什麼地方還寫道,驚異於此類圖書數量之龐大,然日本依舊存在於世,甚感不可思議之類。

或許日本人如今對自己國家持悲觀態度的習性已化為一種國民心態,所以在日語環境中並沒有對“日本滅亡”之說引起爭議,因而,駐東京的外國記者們也無意對此大加報道。

實現歷史性擴張的日本企業

這是日本企業海外併購(M&A,合併與收購)數量所顯示的一種動向,目前正保持著史無前例的發展趨勢。單從總體指標來看,日本經濟確實缺少樂觀因素。然而一旦想到拉動經濟發展的企業活力,最為顯著地體現在收購外國企業的熱情和實力上時,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便歷歷在目。日本以往未曾有過如此之大的“胃口”。

直接原因當然是日圓升值。以目前的外匯行情,不論哪個國家的哪個企業在日本眼裏都看似比較便宜。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統計,2012年上半年日本對美國直接投資達162.72億美元,以年單位換算,直逼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的2008年(446.74億美元)。

從美國以外的投資對象來看,打破紀錄已確定無疑的,是同期創下17.85億美元的越南,以及78.8億美元的澳洲。對荷蘭和英國的投資也接近歷史最高值。實際上據統計顯示,日本企業這五年多來正一步步地實現歷史性擴張。

此外這裏還包含著一層地緣政治學的含義。日本對美國尚未放棄希望,甚至對它還存在很大的依託;對澳洲雖然資源投資佔了大半,但從澳洲的角度來看,日本是一個可依靠的投資方,這是日本求之不得的;而日本對越南的關注,則是對中國感到不安的反映。

醫藥行業併購為安倍就任總裁助一臂之力

在各個行業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醫藥領域。為人熟知的是2011年武田藥品工業以大約124億美元的巨額資金收購了瑞士製藥巨頭Nycomed,但還有這樣一個插曲。

以製造消化系統藥品著稱的Zeria新藥工業於2009年9月收購了瑞士Tillotts製藥公司。其後不久被公認為對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有明顯療效的Tillotts製造的藥品“Asacol”,開始在日本上市。

安倍晉三服用此藥後,自少年時代起患有的頑疾迅速好轉。 2007年因病辭退總理大臣一職的他,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東山再起,並重拾出任總理的雄心。在其背後,日本企業的海外併購功不可沒。換句話說,認為日本企業依然富有活力也並非不可。

(2012年9月28日 記)

安倍晉三 政治 經濟 谷口智彥 Taniguchi Tomohiko 企業 合併與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