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地區 “抗議外交”的矛盾

政治外交

最近,圍繞竹島(韓國稱獨島——譯註)問題和日本對過去殖民地統治的謝罪態度,日本與韓國在政治及外交領域產生了一些摩擦。而圍繞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譯註)的歸屬問題,日本與中國之間也存在爭議,再加上兩國國內政治形勢的影響,演變成了複雜的政治問題。

溝通中斷造成的政治抗議

有關領土和歷史觀的問題,動輒就會刺激國民感情,所以外交上的應對措施也容易傾向於優先滿足國內政治的短期考慮,忽視長远战略。如此一來,在這些問題上最常見的就是針對對象國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抗議外交”。從最近日韓、日中之間的問題中也能看出這樣的傾向。

尤為顯著的,是作為“抗議外交”的一環,取消政要的出訪活動、拒絕會談、中斷交流等措施層出不窮。這些行為,是通過中斷與對象國之間的溝通,表達抗議和不滿。換句話說,無非就是以中斷交流來表達政治抗議。

上述“抗議外交”行為並非只運用在政治家、政府高官之間的往來以及具有重要外交意義的會議或訪問活動中,甚至還出現了不少取消或推遲文化活動、拒絕對方民眾參加相關體育活動的事例。

擴展到文化和體育領域的“抗議外交”

然而,政治及外交摩擦擴展到文化交流和體育活動等領域後,可能會導致人們無益地將政治因素強加到藝術、美術和體育之中,這不是可取之舉。原因在於,藝術和體育活動歸根到底是為實現其自身價值而存在的,可以說是為實現人類共同目標作貢獻的,不是狹義上為國家利益服務的。

尤其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展,這一點已變得越來越明確。在全球化背景下,藝術家和運動員比商務人士和企業更加自由地跨越國界開展活動,他們不再是貼著特定“國家”標籤的藝術家和運動員,而是活躍於“世界”的人才。如今,對跨越國界施展才華的人們的活動,用國家“抗議外交”的羅網製造障礙,或取消、或禁止參加、或加以限制等,這種做法與不斷深化的全球化進程是相抵觸和矛盾的。

既然文化和體育是超越國界的,那就應該盡力避免從一國理論的角度展開“抗議外交”,以這種政治行為干涉文化和體育領域。

即使在眾多問題上無法協調一致,但東亞地區的政治領袖們至少應該在這一點上達成“政治性”的基本共識。

(2012年10月31日 )

文化 中國 日本 外交 小倉 和夫 領土 竹島 體育 尖閣 諸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