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臺灣化」將走至何處?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臺灣香港

過去,或者再準確一點說也就是大概直到5年前,在我的印象中,香港人概括地說瞧不起臺灣,認為臺灣還是鄉下,政局混亂,經濟也走下坡等等。我從香港人那邊經常聽到這樣的鄙薄之辭。對我被報社派到臺灣做常駐記者一事,香港的媒體同行也丟話說:「臺灣的那些新聞,沒什麼採訪意義吧!」而人一旦被討厭了,通常對惡言相同的對方也不會抱有好感。因而,臺灣人對香港也「敬而遠之」,嫌它地方小,生活讓人疲倦,待上3天就覺得膩了等等。

我還是大學生時,曾有過留學香港中文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的經歷,臺灣和香港我都喜歡(當然個有所長),因此看到上述情形,一直感到非常難過。而且從根本上說,在「一中原則」這個問題上,臺灣和香港所處的國際環境有著本質性的相似,在很多層面上,本來應該惺惺相惜的兩者,這樣的關係在我看來相當可惜。

香港和臺灣日漸靠近

香港和臺灣,在中文裏還常被一併稱為「兩岸三地」或者是「港澳臺」。確實,兩者間的地理距離不過700km而已;但是長久以來,它們的精神距離卻稱不上是「鄰居」。

然而,原本疏遠的香港和臺灣現正在前所未有地接近。不只是雙方的交流,而且政治和社會的發展形態也越來越相似。一言以蔽之,就是香港正朝著「臺灣化」邁進。當然,需要明確區分的是,香港已經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與之相對,臺灣實質上處於中國的統治體制之外。這一點是毋庸贅述的。

然而,從中國主張的「一中原則」來看,它完全是建構國家統一之「神話」的一個組成部分,香港和臺灣都是被囊括在「一個中國」裏的「地區」,現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原本是為了也可以在臺灣適用而編織出來的。

尤其重要的是,與高舉社會主義和中華文明旗幟的大國──中國相向而立,站在自由主義陣營最前線的就是香港以及臺灣。這個事實,賦予了圍繞現代中國的國際關係和東亞局勢以極其重大的意義。在這種情形下,如今伴隨蔡英文政權的誕生,試圖和中國劃清界線的臺灣,與曾經處身於中國一方的香港日漸靠攏,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臺灣的民主化、本土化學者相繼赴港訪問

香港和臺灣接近的直接要因,是2014年發生的臺灣太陽花學生運動和香港的雨傘運動──兩個由年輕人和市民群起響應的民眾運動。就運動來看,臺灣獲得了勝利,香港卻以失敗告終,在結果上形成對比。然而,這樣的體驗,有著十二分的強力去催生雙方年輕人和市民之間的團結意識。早幾個月發起的太陽花運動刺激了香港的年輕人,甚至在雨傘運動期間,有很多參與了臺灣太陽花運動的領導者赴港聲援,並分享學運經驗。同時,面對香港的敗北,臺灣社會也衍生出流行語「今日的香港,明日的臺灣」,它成為向社會申訴併入中國之風險的主要論據。

另有一點,或具諷刺意義。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為了因應對華貿易的需要,學校教育開始推廣「普通話(北京話)」,令香港人的普通話能力大幅提升。這樣一來,當臺灣人和香港人交流時,帶些臺灣國語口音的中文和帶些廣東腔的中文,你來我往、變得溝通無礙。換言之,消除了語言隔閡,也大幅提高了臺灣和香港攜手合作的空間。

今年3月底,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後太陽花與雨傘運動之臺港社會政治轉變比較研討會」上,臺灣和香港的專家學者及民運人士操相同的語言交流,彼此互相介紹各自的社會情形,氣氛融洽熱絡。不由讓人想像,如果時間倒退10年的話會是怎樣的情形。雙方的談話或者需要交雜些英文,或者會為香港人差勁的「普通話」弄得一頭霧水,場面可能會非常尷尬。並且,這場研討會,主要的議題也是本土化和對華關係層面上出現的「香港和臺灣的接近性」。據說研究臺灣民主化和本土化理論的學者不斷接到訪問香港的邀請,之前臺灣總統大選期間,還有大批香港民主派、本土派的成員來到臺灣觀摩,並為民進黨獲得了壓倒性勝利而歡欣鼓舞。

「天然獨」在香港出現

其實最關鍵的因素是,臺灣和香港在身分認同上產生了變化。在這20年來的時間裏,臺灣的主流意識從「中國認同」向「臺灣認同」發生了穩步紮實的轉變,我們可以把它稱為「臺灣化」或是「本土化」。根據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2年開始實施的調查,當時受訪者回答「中國人」或「既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比例占整體的4分之3,回答自己是「臺灣人」的只有19%。然而,到了2015年,回答「臺灣人」的超過60%,「既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為33%,而「中國人」的回答只剩下3%。

同時在香港,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的調查(2016年6月),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占67.0%(2006年調查時為49.9%),相反地,以「中國人」自稱的人只有30.7%(2006年調查時為49.5%)。顯而易見,在身分認同方面,年輕人的「去中國化」也越趨明顯。香港的本土意識覺醒雖然比臺灣晚了10年,卻有急起直追,後來居上之勢。

臺灣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林泉忠,長期追蹤研究香港和臺灣的年輕人身分認同問題。他認為,在臺灣,那些2、30歲、被定義為「生長在民主化之後,所以對臺灣就是臺灣深信不疑,是天生的獨立派」的年輕一代正在崛起,而這樣的「天然獨」在政治上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對此次民進黨的勝利也貢獻不少。他指出,這種情況在香港社會裏也伴隨著「港獨」勢力的壯大而逐漸顯現。

傳統的香港民主派人士,曾經標榜的是「中國認同」

香港和臺灣的命運有時很像是雙胞胎。對中國來說,清朝末起的王朝衰敗,導致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列強鯨吞蠶食中國領土,而收復領土猶如是對革命正統性的證明,因而寄託於此的執著之念,是日本人無法想像之強的。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中國於20世紀末,從英國手中拿回了香港,從葡萄牙那裏收回了澳門。而這張宏圖之最後一步,是讓曾經被日本奪去的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完成共產黨的革命篇章,對列強展開的復仇記由此可畫下圓滿的句點。在這一過程中,香港可以說是中國實行「一國兩制」的實驗地,如果在香港取得成功,意味著統一臺灣就更具有說服力,在這樣的理論上,香港是兩岸關係的「仲介者」和「先行者」。

眾所周知,2010年中國和臺灣簽訂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2003年香港和中國簽訂的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臺灣版。中國大陸通過開放旅遊,提供由遊客帶來的「好處」。這一做法從2003年以來在香港成功地促進了經濟的活性化,而此種模式也複製在了臺灣身上。

也由於有上述這種原因,當初,對李登輝和陳水扁等政治人物推進的臺灣本土化,香港的大眾輿論和知識階層,概括地說是持批判態度的。這是因為,在香港回歸的初期,大部分香港人是以中國人的身分來追求民主的,讓中國香港化自由化成為了回歸後香港的認同。理所當然地,對於臺灣走上本土化一途,當時的香港人顯然是以冷眼相待的。在香港,被視為「反共產黨」勢力的民主派也並不支持臺灣民進黨的本土化路線,原因在於香港的民主派傳統上主張「中國認同」的,所以對於強調「臺灣認同」的民進黨無法產生共鳴。

「香港認同」的抬頭

然而在香港,雨傘運動前後興起的與生俱來之「香港認同」的運動,催生了許多被稱為「本土派」的年輕人,他們抱持「香港是香港,和中國不同」的堅定信念。雖說和持有「既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想法的中年以上人群同樣追求民主,但他們的方向和趨勢則已大不相同了。

對於香港社會的「臺灣化」現象,以時機點來說,剛好是和中國習近平政權的登場同時開始的。習近平提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應該成為這一重任之重要兩翼的臺灣和香港,卻漸漸形成了一股「對中國說不」的力量,可謂頗具諷刺意味。究其原因,習近平政權對外態度強硬,而針對香港和臺灣的需求,與先前的胡錦濤政權相比,則些許缺乏敏銳度,這樣的政治手法,無疑影響到各個方向。至少可以說,對於長期以來呼吸著「民主」和「自由」空氣的人來說,以銅鑼灣書店失蹤案為代表的情況似乎越來越遠離自己,可以說已經無法認同為「祖國」了。

親中派人士,擔心天安門事件漸被忘卻

對這種情況保持高度警戒的,或許是香港的親中派人士和中國的中央政府官員。例如,引起香港社會極大反感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於最近年輕人的「本土化」現象就曾這樣說道:「應該更多地關心祖國才對」。近來,針對天安門事件的追悼活動,本土派甚至質疑稱,「天安門事件是外國的事件,為什麼香港每年都必須要舉辦追悼活動?」。特首地那番話,體現了對這種論調所抱持的強烈危機感。親中派人士反而擔心天安門事件被人忘卻,這樣的矛盾情結在香港萌生滋長。

香港以「天然獨」為主的本土派進一步增加,將為中港關係帶來怎樣的影響?香港回歸已近20年,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承諾將在2047年期滿,香港已經走過了大半,而「香港臺灣化」的進展,應該會成為左右香港未來的關鍵。

標題圖片:6月4日,「香港市民愛國民主運動支援聯合會(支聯會)」成員在香港島的公園內舉行追悼天安門事件27週年集會上默哀,2016年6月4日(圖片提供:時事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 蔡英文 國民黨 習近平 臺灣 中華民國 香港 太陽花學運 民進黨 雨傘革命 野嶋剛 梁振英 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