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業餘活動

「歡樂」聲中,辭舊迎新

社會 生活

一到年末,《第九(合唱)交響曲》開始在日本全國各地上演。遠離貝多芬故鄉的日本,年年都在用德語演唱著《歡樂頌》,呈現出一幅不可思議的光景。是什麼令人們如此熱衷於貝九呢?記者採訪了在公演前夕辛勤排練的合唱團。

貝九公演,年終的例行活動

世界著名的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特別是在歐州,可謂深入人心,甚至第四樂章的主旋律《歡樂頌》如今已成為歐盟的盟歌。在日本,貝九也是無人不曉,而且人們對它的熱衷程度,在外國人看來無疑還會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貝九合唱的樂譜

日本人對貝九的痴迷,不僅從公演場次之多和愛好者層次之廣上一目了然,而且不知何故,每到年終,不但有小澤征爾擔任桂冠名譽指揮的新日本交響樂團,還有從日本一流的交響樂團到業餘小合唱團等各種演出團體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辦的演奏。有統計稱,這樣的公演活動僅年末就多達150場次。近年,萬人合唱這樣大規模的演出活動也盛況空前。其中還有貝九演出歷史長達40餘年的市民合唱團,由此可見貝九在日本各個年齡層中都受到廣泛的喜愛。

儘管席勒的詩歌《歡樂頌》的歌詞已有了日文翻譯,但日本的貝九合唱迷們對原文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提起貝九,那麼用德文演唱已成為常規。當然對日本人來說,德語是一個遙遠國度的語言,用原文演唱難度倍增。為便於記憶他們還發明了諧音,例如,合唱開始時非常著名的一句歌詞「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歡樂,歡樂女神聖潔美麗)」,有的人似乎是用「沐浴而出,面對詩歌而睡」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意思來記憶的。因而有人指出,日本是世界上貝九唱得最多的,也是世界上最不理解其歌詞所云的。

德國俘虜在日本首演

坂東俘虜收容所中管弦樂隊的排練景象(照片出處:《貝九的故鄉德國村「坂東俘虜收容所」改訂版》林啟介著,井上書房)

根據文獻記錄,在日本首演貝九的是德國人。他們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關押在坂東俘虜收容所(德島縣鳴門市)的俘虜,他們組成了管弦樂隊和合唱團並演奏的全曲。由日本人舉行的首次公演,則是在1924年的東京音樂學校(位於東京上野,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的第48次定期演奏會上。

至於年終演奏貝九的由來則有諸多說法。其中的一個說法是,二戰時期,12月為學生兵出征舉行的壯行會上,演奏了第四樂章,因此,作為獻給戰死學生兵的安魂曲,戰後形成了在年末演奏的慣例。總之,從結果上看,對於非常看重年末,將其作為全年之集大成的日本人來說,貝九終曲音樂給人帶來的高昂和振奮,無疑強烈地觸動了他們的心靈。

男女老幼皆歡喜

11月中旬,記者採訪了幾位為貝九的上演而辛勤排練的人們。在日本人首演貝九的東京上野地區,有一個成立30多年的合唱團——臺東區民合唱團。他們以「臺東貝九公演」之名,每年與東京藝術大學的管弦樂隊舉辦聯合演出。

從左至右:田中紀之、喜雄、tami子

深代美保(左)、大樹

傍晚6點半過後,團員們陸續來到排練場地——某國中的體育館。住在附近的田中紀之在這個合唱團已經唱了10年,妻子、兒子也隨他一起出現在體育館裏,「參加合唱團後,一家人的共同話題增加了,感覺非常快樂」,妻子tami子說。「為了不耽誤練習,我抓緊工作,按時下班趕來的」,一身西裝,從公司直接前來的長子紀之是第一次參加貝九合唱。

在中老年團員居多的合唱團中,也可看到兒童的身影。深代大樹就是其中之一,他讀小學六年級。不過,年紀雖小,加上他在其它合唱團的演出經驗,參加貝九合唱已是第四次,可謂「資深」團員了,而且還背下了原文歌詞。而他的母親美保則是第6次參加演出,對其它合唱曲目沒有興趣,但「演唱了貝九後,能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充實的感受,所以非常喜歡。」當遭遇了3.11大地震,經歷了精神不振和意志消沉後再唱貝九時,重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我是唱女高音聲部的,延續不斷的高音區還真讓我有無可奈何之感,如同劇烈的體育運動一樣」,美保笑道。這母子倆人從臺東區外趕來參加,每週一次的練習,他們在路上要花費一個多鐘頭時間。

在下町成長發展的貝九

臺東區貝九的公演始於1981年,目的在於激發地區的活力。若說臺東區,它是以淺草為中心的一個充滿了下町(*1)文化氣息的地區。這一帶古來以演藝、娛樂繁榮興盛,與歌、舞有著不解之緣。

與長年舉辦至今的「淺草森巴舞節」同時策劃的就是這個貝九公演。當時,雖然貝九已在日本全國享有盛名,但業餘合唱團的公演還非常罕見。而且,植根於當地的演藝都是日本的傳統藝術,上演貝九這樣的西方音樂,對土生土長的下町人來說,可謂巨大的挑戰。

刀根國武(中):「我選擇了個人經營的工作,以便能集中精力參加合唱團的活動。」

這一天大約有200人參加了合唱練習

初次公演至今一直擔任團長的刀根國武先生回憶著當時的情景說:「第一年大約有170名區民參加了合唱團。練習時,我總聽著什麼地方聲音不對頭,結果發現,有不少人是用日本聲樂唱法發聲的。」

由貝九首演時的團員組成的就是臺東區民合唱團。現在,以中老年為主合唱團約有80名團員,年齡跨度上至80多歲的老人,下至20來歲的青年,他們通年盡心盡力,排練各種合唱曲目。每年貝九公演之前,還招收臨時團員,形成250人的龐大規模。運營機關臺東區政府介紹說,每年申請參加者都很多,不少還來自區外,今年也是抽籤決定的。

(*1) ^ 日本老城區中商業手工業者集中居住的地區

曲目難度越大,意義也越大

松浦yukari

「好,注意腹部用力,讓聲音傳得更遠!眼睛不要往下看!」

體育館裏傳來歌唱指揮松浦yukari舒展的聲音。她從組團初期就揮棒執教,針對合唱團大多數人都不熟悉西洋音樂的情況,松浦從樂譜的讀法、發聲法、貝多芬寄託在樂曲中的情感等,一一從零開始指導,其水準是有定評的。在組團第8年首次參加的合唱比賽中榮獲第一名,也是她的功績之一。

「貝多芬在第四樂章的樂聲中加入了人聲,所以在唱法上也應帶有器樂性質。能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是,不能滿足於業餘水準,我希望大家抱有更高的志向。」

團員們按不同聲部分別進行練習

和指揮一起指導幫助團員練習的是鋼琴伴奏者。從1989年至今一直擔任鋼琴伴奏的大野sanae也非常專業地說:「正式表演是與交響樂團的共同演出,所以練習時的鋼琴伴奏,我也盡力彈出接近交響樂團的音色來。」

大野sanae。

為參加一次公演,200多名團員同心協力,與指揮和鋼琴伴奏一起,從9月就開始進入長達3個多月的練習。目標就是與專業管弦樂團和聲樂家同臺共演。當記者向貝九的「常客」橋芳郎和他的妻子久美子詢問夫婦一道參加演出的魅力時,他們說:「能與專業管弦樂團合演,我們滿心歡喜,感動不已」,臉上流露出愉悅的表情。確實如此,貝九的正式公演,是經過長期苦練後終於迎來的大團圓。聚集在這裏的人們,既為和同伴們日夜共同努力的成果而興奮,也為壯美音樂的終曲而陶醉,同時又重新激發起面向明年公演的熱情。每一張面孔上都掩飾不住高歌一曲《歡樂頌》的迫切心情。

2012年第32次臺東區貝九公演「下町的貝九」,於12月15日在東京都的東京藝術大學奏樂堂舉行。公演的部分內容,請您在視訊中欣賞。

攝影:川本聖哉
視訊、編輯:大谷清英

德國 交響樂 第九交響曲 貝九 貝多芬 合唱 東京藝術大學 台東區 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