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怀揣望乡之念——湾生与台湾

政治外交 社会 文化

 

台湾的日本统治时期与“多桑世代”

从1895年(明治28年)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台湾处于日本统治之下。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了割让事宜,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成为大日本帝国的一部分,归日本统治。其后的半个世纪,日本在台湾设立了统治机构台湾总督府,开始对各项产业基础设施进行配备建设,完善统治体制。

拜人们勤奋的天性所赐,台湾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后来,由于战败日本人撤离台湾,而日本当初经手建设的“遗产”还在继续支撑着台湾社会,直到今天。

现在,台湾有一部分老年人,他们生于日本统治时期,度过了童年、青年时代。由于他们惯用日语而被称为“多桑世代(日语一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一代人的数字虽然在减少,但他们确确实实在社会中占据一角。在当今自由的社会背景下,使用日语来表达自己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以多桑世代为中心,立志守护美丽日语而继续学习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成立了日语学习小组“友爱会”。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六都会在台北市举办学习会

“湾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二战战败以后,日本放弃了对台湾的主权,台湾从日本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接着实行统治的中华民国政府不欢迎日本人滞留台湾,因此,到1949年(昭和24年)8月为止,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离开了台湾。于是,这些回到日本本土的人们被称作“湾生”。

日治时代的半个世纪里,很多日本人渡海去往台湾生活。当时,台湾的居民中汉人被称为“本岛人”,原住民被称为“番人”(后来改称为“高砂族”,是较普及的说法),而日本本土出身的人及其子孙则自称“内地人”。

如果给湾生一个定义的话,可以叫作“战争结束后回到日本本土的内地人”。但是,严格地说,也包括一些例外。战争结束时,据称内地人“军民共计50万人”,其实湾生当中并不包括执行作战任务而来到台湾的军人,而战前去往日本,战后入籍日本的台湾人也不能称为湾生。

然而,即使不是生于台湾,但在台湾迎来战争结束,其后回归日本的人也包含在湾生之内。还有,虽然生在台湾,但由于升学等原因回到日本本土,战争结束后没有再返回台湾的人也划在湾生之列。

留在台湾,还是回到日本?

1945年(昭和20年)10月,美军管辖下的台湾总督府实施了户籍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内地人的总人口为384847人(不包括军人),男性200026人,女性184821人。家庭数为106201户。

有意思的是,该调查还设置了以“今后你想回内地(本土)吗”、“想留在台湾吗”为题的问卷。调查对象是不包括婴幼儿在内的323269人。

结果显示,回答想要返回日本本土的有182260人,想要留在台湾的有141009人。回答问卷的男性为154749人,女性为168520人,女性占多数。其中,回答希望留在台湾的男性有67654人。

住在德岛县的冨永胜先生住宅。对故乡花莲的思念日益倍增,现在他独自坚持研究。书库中关于台湾的书籍林立,颇为壮观

不用说,当时没有任何信息,人们没有办法预测战败后的日本会变成什么样,也没法预测台湾会走向何处。而自己的境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当时的状况下,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想象得出。

同时,背井离乡来到台湾的人,在台湾生台湾长,与日本本土基本没有关系的内地人也有不少。不难想象,这些人对未来抱有多么大的不安。毫无疑问,接受这项调查的人们无一例外,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感情。

湾生的人们如何诉说台湾

我持续对这些湾生进行了调查采访。人们普遍认为湾生的居住地除了东京和关西之外,最多的就是以九州为代表的西日本地区。但基本上他们分布在日本全国各地。

我个人的印象中,无论哪个地区的湾生,他们的大学入学率都很高,有很多人活跃在各个领域。究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因为台湾的教育水平很高的缘故。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内地人与本岛人之间存在着教育上的差距,很长时间内,初等教育机构分为内地人上的寻常小学校(普通小学)和本岛人上的公学校。当然,还有很多优惠措施,保证内地人在升入旧制中学以上的中高等教育方面也享有明显的有利条件。

另外,公务员拥有外地补贴(据说是“六成加俸”),较本岛人工资待遇差距很大。当然也有例外,但总体来说富裕的家庭较多是事实,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不过,我也采访到不同的声音。那就是,撤回日本以后,湾生没有像样的安身之处,大家都处于一种艰苦的境地,如果不努力就无法生存下去。由于归国而初次踏上日本土地的人,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有很多,对于在不熟悉的地方生活,没有任何根基的湾生来说,都面临了重重困难。

于是,湾生们越来越多地自己相互鼓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联系网。特别是在地方城市生活的湾生,很多被当作外来者区别对待,诉说自己懊恼心情的人不在少数。湾生的出人头地大都是在忍耐这种难堪状况下发奋图强的结果。而总是在支撑他们的支柱就是美丽的故乡、台湾。

2015年8月2日举行的悼念巴士海峡战殁者慰灵祭典活动。除战殁者家属之外,还可见到许多多桑世代的台湾人和湾生参加此次活动

配合阅读:“被遗忘的战殁者”——巴士海峡慰灵祭奠活动

迎接战后70年--湾生们的今天

台湾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李登辉总统领导下民主化进程加快,这一时期开始,人们对乡土文化和历史的关心日渐升温。关于日本统治时期的问题,也在冷静和客观的判断下,呈现积极评价其对台湾的贡献的趋势。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对湾生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住在福冈县,出生于台南市的今林敏治先生总结了自己在台南度过的年幼时期的记忆,出版了《凤凰木花开不落》一书。他众多的珍贵描述让台南的乡土历史研究学者们对该书投以热烈的关注。还有,住在东京多摩市,出生于台北市的德丸萨郎先生,用了1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日本统治时期的住宅地图。他充分利用了湾生之间的联系网,只要收集到信息就立即手绘到地图上,不断地画了下来。想想看,这真是令人发疯的一件事情。而这个完成后的地图堪称了解当时的台北市市貌的第一手史料。

由台北市建成小学校的毕业生组织的建成会。定期发行会报,旨在进行交流

另外,在该网站出现的冈部茂先生(住在群马县,出生于台北市)在台北市建成小学校同学会“建成会”的运营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该同学会现在还在坚持频繁活动。这种同学会资料中无疑也隐藏着宝贵的证言。

除去上述,已故天理大学名誉教授蜂矢宣朗先生将自己的记忆整理出来,写成《湾生之记述》自费出版,台中出生的篠原正巳先生也著有《台中日本统治时期的纪录》、《芝山岩事件之真相》等,这些著作都成为研究台湾历史所不可或缺的资料。关于台湾东部,也有故山口政治所著《不为人知的东台湾~湾生记载的另一部台湾史》,这是一部超过500页的巨著。这些著作中渗透了作者对台湾的思念之情,湾生对台湾所抱有的无限深厚感情呼之欲出。

当今千丝万缕的日台联系

每月发行一期的台湾协会报。在台湾协会的资料室可以阅览珍贵的资料、文献等

现在,国内有一个以从台湾回国者为中心成立的组织“一般财团法人台湾协会”。这个协会以加强归国者之间的联系为目的,开展收集文献、促进日台交流等广泛活动。在此也可以阅读各种资料。

正值战争结束70年,今年在各地都举行了悼念战殁者或罹难者的慰灵祭典活动。台湾协会的根井冽理事长也积极帮助举办这种仪式或活动,致力于通告信息。

对湾生而言共通的一点,就是对台湾怀有的感情之强烈。不只是过去,他们对台湾的现在、乃至将来,都怀有像对日本一样的,有时甚至高于日本的热爱,并且关心着台湾的未来。《殖民地台湾的日本女性生活史》一书的作者竹中信子女士(住在东京都,出生于台北州苏澳)如是说。

竹中信子女士出生于苏澳,一直在调查关于日治时代的苏澳历史。作为乡土研究第一人备受敬慕。从她身上可以感受到对故乡永不改变的热爱之情

“对于我们这些湾生而言,台湾是无可替代的故乡。虽然因为战败而被迫离开,但我们对于台湾的思念之情丝毫没有减弱”。

现在,日台之间的交流年年增加,相互往来已将达到500万人的趋势。另外,据说今年访问台湾的毕业旅行的学生也将达到3万人。来台湾旅行的人们在当地受到热情欢迎,为此十分感动而成为台湾迷的也大有人在。在台湾,以湾生为代表的先人们留下的东西有很多,当地的人们珍惜它们,守护着它们,看到这些,无论是谁都不禁感动。

10月16日,由台湾人制作的关于湾生的纪录片《湾生回家》公映。战后出生的台湾人将如何看待日本统治的半个世纪,对于湾生又是怎样的认识,将是让人颇感兴趣的话题。这将再度引发人们对台湾与日本之间密切联系的深深思索。

(2015年10月5日)

标题图片:由台北建成小学的毕业生组织的建成会的会报(摄影:片仓佳史)

台湾 日治时代 日据时代 铁路 湾生 冈部茂 日本统治时期 日语一代 片仓佳史 建成小学 台湾协会 湾生回家 多桑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