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遍布各地的新中国城——从新宿、池袋向北向东
社会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遍布各地的新中国城,从新宿、池袋向北向东
犹如上篇《池袋,东京的新中国城》中介绍的那样,侨居日本的华人新型社区已在池袋自然形成。在这种中国人自然集聚的背景下,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之际,由华人经营者们提出了“东京中国城计划”。但是,由于事前准备不足,遭到当地商业街的反对,打听到风声的右翼分子出动了街头宣传车,最后演变成一场出动警察保护中国商店“阳光城”的骚乱。结果,当初的策划者们虽然心怀不甘,也不得不放弃了建立大规模中国城的计划。
2008年计划重提
时过7年,了解当时情况的池袋的老华侨回忆说:“还是应该安全第一。在没得到日本人理解的情况下,单方面将闹市的一部分宣称为‘这里是中国人的街区”,还是不合适的”。“就像在上海,即使很多日本人住在那里,实质上已经形成了日本街,但不打招呼就大张旗鼓地打出‘日本街’的牌子,上海人当然也接受不了”。
东京中国城相关年表
年 | 池袋相关 | 其他 |
---|---|---|
1991 | 食品超市“知音”进驻 | |
2002 | 池袋阳光城开业 | |
2004 | 新宿阳光城开业 | |
2005 | 歌舞伎町净化运动 | |
2008 | 卡拉OK店长暴力事件 | 中国产冷冻饺子中毒事件 |
宣布中国城计划 | 北京奥运会四川大地震 | |
2009 | 汇款诈骗团伙被揭发(池袋的犯罪组织受到关注) | |
2010 | 政治团体的反对抗议活动(预告攻击阳光城) | |
2011 | 《池袋中国城》出版 | 东日本大地震 |
2014 | 开启门户网站“东京中华街” | |
2015 | 东京中华街促进会举办新年会(200人规模) | |
新闻报道称,购置东京市中心超高层公寓的人中,中国人过半 | ||
网吧“大任Daren”因使用盗版软件被揭发 | 两国、锦糸町的中国菜馆餐厅超过200家 |
如果将视线转换一下,看看池袋之外的世界,会发现近年由于日元贬值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来日游客的人数早已打破历史纪录,他们购入大量的日本商品,这种“爆买”帮助了日本经济复苏回升,这一点已经不断得到肯定。
现在,银座、新宿的街头或车站内、商店、家电量贩店等各个地方都播放中文广播,到处都能听到中国人说话。还有,在池袋站北口,鳞次栉比的中国人经营的餐厅前,擦肩而过的很多人都在讲中文,手机商店、房地产公司的店头都理所当然似的张贴着“有中国店员”“外籍不需要保人制度 咨询”之类的告示。
另外,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背景,来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只是打工挣钱寄往国内,他们还将从日用品到不动产等所有在日本购买的东西介绍给中国,正迫使日本人改变他们心中对中国人形成的传统观念。
但是,在丰岛区,即便是观光协会提供的地图(中文版),也还是没有提到“池袋的中国城”。在制定该区长远规划时,尽管有人提出“池袋的中国城很有意思”、“应该往积极方面考虑”(2012年11月丰岛区城市基本计划修改讨论委员会),但是会议认为中国城的存在给当地旅游方面带来“优势”的同时,在治安方面也存在“隐患”,最终依旧只是被定位为一个“异文化(带有偏见)”的课题。负责旅游的文化观光科也显得比较被动,表示“如果与所在地区的协商取得某种进展,我们将予以协助”。
现在各地方政府致力配合国家打出的“2020年游客达到2000万人”的目标,以国际观光协会为首,都在努力打造国外游客的接待环境,而也许是因为深受2008年那场骚乱的冲击,丰岛区这里至今依然给人一种身在世外的感觉。
华人企业200余家在池袋召开联欢会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1月在池袋召开了200人规模的春节联欢会。
由东京中华街促进会(理事长胡逸飞)的会员起草的这次联欢会的邀请函上,特别强调“当今的池袋是日本全国华人华侨最活跃的地方,超过200家的华人企业受到日本各界的关注”。
包括该促进会在内,7年前提出东京中国城构想的一部分人接受了“与当地社区协调不够”的批评,开始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活动,诸如积极参与池袋站西口的保洁以及国际交流抬神轿等,试图融入到当地社会。前年开启的门户网站“东京中华街Tokyo China Town Online”,以池袋为中心,吸引了包括中国物产、旅行社、日语学校等在内600多家企业,会员数接近7000人(截至2015年7月)。
7年前提出中国城计划时,华人方面曾表示,“不会像横滨的中华街那样树立装饰牌楼,也不会将所在区域分割开来”,但这样的说明没人听得进。启动新的门户网站,他们既没有大张旗鼓地宣布,也没有做宣传,一切都是在默默中进行的,甚至搜索引擎也还不太好找,但是从事中国业务的有名商家基本都加入进来了。
有关人士强调,他们将以自己的节奏行事。“当时被人误解为横滨中华街的模式了。其实因为这里是在日本的中国人聚集的地方,我们只是想自然而然地、慢慢地建设。也许还需假以时日”(胡理事长)。日本方面则有人说,“我们理解为这个计划自消自灭了”(丰岛区政府负责人),但在网络空间,它正悄悄地卷土重来。
集中在首都及周边的华裔居民
近年来在首都东京及周边,从传统的中国城新宿、池袋向东向北,华裔居民呈现增长趋势。
到2014年末,根据法务省统计,包括“永住者”(指拥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译注)、留学生在内,各都道府县中,仅在首都东京及周边3县(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居住的中国人,就达313984人,接近全国的半数(48%)。从经济上考虑,集中在首都及周边虽然是很自然的现象,但中国人的聚集程度远远高于外国人的整体比率(40%)。
以前人们模糊地觉得关西地区的中国人比较多,但从实际统计数字看,居住在大阪府的中国人数(51121人)已经被神奈川(55942人)和埼玉(52495人)两县超出。
试着在美食网站上按地区搜索东京都内的“中国料理”,结果令人吃惊地发现,相对于池袋地区的287家,“两国和锦糸町”地区也有201家,竟然超过了涩谷地区的183家。
一般来说,中国人喜欢居住的地方,具备这样几个条件——①交通便利;②物价、地价便宜;③离工作单位、朋友家近。不过,还有一个条件促进了池袋中国城的形成,那就是做得出家乡菜的中餐馆。问问老华侨就知道,锦糸町20年前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之后,紧追地价高昂的池袋和新宿,在两国和锦糸町地区的新中国城不断集聚起各种中国餐馆。
据东京都的统计(截至2015年4月末),东京都内的新宿、丰岛、江户川、江东、板桥五区各自都拥有一万以上华裔居民。其中与歌舞伎町和大久保所在的新宿区和池袋所在的丰岛区可以匹敌的,是江户川区与江东区,再加上墨田区和葛饰区,这个被称作葛西地区的4区共计有超过36000的华裔居住于此,以从东京东部去往千叶县的JR总武线、东京metro(地铁)东西线沿线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大中国带。
在日本人看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是,年轻的中国女性也喜欢居住在这些并不能算时尚的平民区里。一个大约30岁、在日本留学后就职于港区六本木某公司的八〇后,女性,公司曾劝她“不要住在池袋那样的地方了,搬到更好点的地方怎么样?”但她拒绝了。
虽然在注重时尚方面这个女性并不输给同龄的日本女性,但在居住方面她却另有想法。“从上日语学校时我就在这里住习惯了,生活非常方便。不明白公司为什么要让我搬家”,她还有点心存不满呢。
这个八〇后女性虽不在意,但实际上中国城向来在治安方面令人担心。
成龙曾经主演过一部叫《新宿事件》(2009年)的电影,描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黑社会组织与中国黑社会之间在歌舞伎町的争斗;而与歌舞伎町一样,池袋也绝不是那种治安良好有品位的街区。位于附近的立教大学的学生中,现在甚至还有人说“池袋西口的闹市很可怕,不会靠近那里”。
就是在池袋,今年6月,作为中国年轻企业家被寄予厚望的网吧“大任”的三位经营者,因涉嫌使用盗版软件而被逮捕,也有消息传他们还涉嫌“非法登录,以获取会员信息为目的使用盗版”等。
虽然说“案件、犯罪哪里都会有。99%以上的中国人都在认真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后来日本的新华侨商人),但这种事件至今仍在妨碍中国城甩掉以往的负面印象。
另一个关键词:教育
与中国菜相匹敌的中华民族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教育。说到以热心教育的传统而闻名的华侨、华人群体时,教育问题是不能忽略的。
从池袋乘坐JR埼京线、京滨东北线向北约30分钟,作为华裔居民的郊外住宅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再生机构(UR)”川口芝园住宅区(从蕨站徒步7分钟到达)就以“新华侨住宅区”而知名。在这里,据说2400个家庭中曾经有三分之一是新华侨家庭,文化馆和集会处时常都有面向中国人的各种活动。
以日语之外的语言为母语的作家首次获得芥川奖的中国籍女作家杨逸,在她的《金鱼生活》一书(2008年)中,对从池袋到蕨一带地区做过介绍,2000年前后就已经有华裔居民开始在那里居住。
曾经居住在UR川口芝园住宅区的中国居民,近年在川口的高层公寓买房,搬出去的人很多;不过,由于租借UR的房屋不需要保人、押金和酬谢金等,比较易于外国人来租住,所以即使是现在,据说留学生或初到日本的年轻的中国商人仍会来这里居住。
创业于池袋的中文补习学校同源中文学校(东京都丰岛区)在川口芝园住宅区也建立了分校。一到周末,“不想让孩子们忘掉中文”的中国父母们从大宫等遥远的地方带孩子赶来学习。
首都及周边地区,只有横滨山手的中华学校一所(面向台湾的有两所)招收中国内地的华人子女。但是,随着华裔居民的激增,学校定额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在今年迎接建校20周年之际,这个中文补习学校在东部的千叶市稻毛区、北部的越谷市,进而在西部的名古屋市等扩建了9处分校,学生人数超过800人。其所在地区周边应该分布着相应数量的华裔家庭。
令人担心的关于不动产的报道
本文关注的是与传统形式的中国城相关的华裔居民状况,但进入今年,在中国人“爆买”的背景下,日本国内开始流传令人担心的消息。
“东京市中心正在建设的大型高层公寓,已经有一半以上卖给了中国人。日本的买主有可能退掉购买合同的传言不断”。“城东地区的分售住宅区出现了中国人社区,日本居民指责他们‘不遵守居住规则’、‘太吵了’,相互间关系紧张,处于一触即发状态”(均来自产经新闻网2015年4月20日的报道)
上述消息由于没有公开具体名称,需要进行慎重核实,但如果报道属实,也可以说在中国经济实力背景下,新的中国人居住区正在悄然形成。
撰文:nippon.com编辑部 三木孝治郎标题图片:张贴于手机店铺的中文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