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漫画的盛典

Emmanuel Lepage——凝视内心世界的旅人

文化

2012年获文化厅媒体艺术节漫画优秀奖的法国连环画作家Emmanuel Lepage。2012年11月初次访日,与大师大友克洋畅谈漫画、走访福岛并与众多漫画爱好者进行了交流。

Emmanuel Lepage Emmanuel Lepage

1966年生于法国•布列塔尼。1986年凭《凯尔文冒险记》正式登上漫画舞台。此后经手的作品有20多部。1991年至1998年发表了系列5卷作品《Névé》(原作Dieter)、1999年《无罪的土地》(原作Anne Sibran,日文版收录于飞鸟新社euromanga 第8号),深受好评。《Muchacho-革命之路》(日文版由euromanga出版)获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漫画部门优秀作品奖(2012年)。最新作品有《切尔诺贝利之春》(2012年,日文版尚未发行)。

与仰慕已久的大友克洋对话

“不知道这就是日本人的工作方式……,看来今天是1分钟都不让我轻松了!”

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世界漫画节(2012年11月18日,东京国际展示场)的当天,在现场访谈、签名会之余接受采访的Emmanuel Lepage,发出了法国人在为难时常有的“噗——”的一声叹息。不过他的眼角依然流露着亲和的微笑,举起工作人员送上的红葡萄酒酒杯,诙谐地说:“SUNTORY・TIME!”(以东京为舞台的美国电影《迷失东京》中主人公的台词)。采访就这样,如同小憩中的闲谈,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

“这是非常充实的一天。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在会场里转转了。不过,午饭是和大友克洋一起吃的!真让我激动啊。要知道,我以前就一直是他的读者啊。在法国正式翻译出版的第一本日本漫画就是他的《阿基拉》。现在法国出版了大量日本漫画,但那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在这样的作者面前,我感觉好像返回到了自己的年轻时代。之后渐渐地作为同行我们聊起了故事情节的展开、绘画技法等等。能和崇拜对象平等地谈论工作,太感动了。”

在福岛感受到的恐惧和愤怒

——逗留期间,听说经过日程紧张,您还是去了福岛。

“是来日本后突然决定的。我随同记者,乘巡逻车走访了饭馆村等避难地区。去的前一天还在为演讲等奔忙,所以没有一点儿精神准备。为此,到了福岛,坐进车里,才终于体会到自己处身在怎样的地方。那是在看了放射量测定器的瞬间,四年半前在切尔诺贝利感受到的同样的恐惧重新浮现在脑海里,是与那时完全相同的一种感情。但是,仅有一样不同。那就是在恐惧之后立刻涌上心头的愤怒。这不是等于人类从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吗?!当时我怀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愤怒。”

选自《切尔诺贝利之春》 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 ©Futuropolis

——2008年您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村庄了逗留了3周,去年法国出版了您根据当时的体验创作的《切尔诺贝利之春》。

“应某市民团体的要求,以素描的形式出版了逗留记,用出版收入招待遭受辐射的孩子们访问法国,就是这样一个计划。虽然素描画册出版了,但我的感受没有得到反映,对此深感不满。我想到了把它画成BD,这样,我自己可以作为出现在作品中,选择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形式。法国近年来出现了运用报告文学手法的BD。我本人相当主观,所以不同于新闻写作。我喜欢旅行,也喜欢在外出地画素描。切尔诺贝利这个特别的地方,当然是舞台,但或许是它,让我尝试把旅行、素描、BD或者人生本身……,这些在我心中曾是孤立而重要的成分结合为一体。”

从诗人的肖像画中得到启发

——在刚才的访谈中,您说“结果,是通过出场人物来谈论自己”

“即使画的是架空的人物,实际上讲的是个人的事情。我总是试图描绘出场人物的内心世界。要使人物生动而真实,最好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感受或者体验去创作,我认为这样才能画好人,不是那种定型的人物形象。比如,刚才会场上有好几百人,大家都坐着,但每个人的坐姿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从一个坐姿上,画出只有那个人才具有的某些东西。如果不去探究这类种种微不足道的要素,我想,那就画不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来。”

——一位来签名会的年轻女性说,您的作品体裁和她以往读过的漫画截然不同,甚感震惊。

“我一直想在BD中引进一些新的东西。运用文学、电影这类不同的故事叙述方法,甚至是借用日本漫画的手法等,都是可能的。总之,你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并对不同领域也多加关注。比如,创作《Muchacho-革命之路》的主人公盖布里埃尔,我是从亨利•方丹-拉图尔的绘画中的诗人兰波の肖像(*1)上得到灵感的。我受到那幅画中兰波的姿势、视线等的启发,由此想象并描绘了盖布里埃尔这个人物,为这位主人公进行了加工润色。我就是这样去寻找表现方法的。”

日本漫画与BD,相互影响和促进

——此次在日本逗留期间,有关日本漫画与BD区别的提问一定很多,你没有感到厌烦吗?

在世界漫画节的签名会上,为每个人精心描绘插图的Emmanuel Lepage。旁边是《Muchacho-革命之路》的翻译大西爱子

“怎么会厌烦呢。即使同一个问题被问了10次,但对方可是第一次听我回答啊。我小时候,BD规定一册为46页。当然,故事情节发展很快,省略很多。所以读者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图画,充分发挥着想象力去读的。然而看日本的漫画,犹如置身于故事的发展并随着数千页的“大浪”起伏漂荡的感觉。我正是为此被大友的作品所吸引,它有一种惊人的感染力。日本漫画在法国出版以来,BD也受到它的影响,在构思的自由度、故事情节的长度等方面,选择性在渐渐扩大。”

——这次和众多漫画爱好者进行了交流,这也成了您的作品以及法国的BD为更多的日本人了解的一个机会吧。

“这是我第一次来日本,除了漫画节的活动外,还参加了各种讲演会、研讨会。每次都有很多人到场,使我感到自己的作品逐渐为人接受。我猜,有很多读者是在这个会场第一次看到我的作品的。就像日本漫画影响了法国的年轻BD作家那样,希望BD也能对日本年轻漫画家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大家都去作同样的东西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得创造出新的表现方法。”

摄影:花井智子

(*1) ^ 法国画家亨利•方丹-拉图尔(1836-1904)的作品“桌子的一角”(1872年),描绘的是和七位诗人、作家围聚在桌子一角的18岁的诗人阿蒂尔•兰波。

漫画 福岛 法国 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 书籍 出版 作家 动漫 浦泽直树 BD 大友克洋 Emmanuel Lepage 连环漫画 世界漫画节 AKIRA 阿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