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乐《定家》所展示的爱欲地狱
社会 文化 生活-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诞生于室町时代的“爱欲”剧目
松冈心平 这次我们聊的话题是“爱欲”。
观世清河寿 如果完全剔除“爱欲”因素,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将无从讲起。这是一个与现代社会也完全相通的主题。
松冈 能乐里有各种各样以爱欲为主题的剧目(*1)。这次我们就以金春禅竹(1405~1470年前后)(*2)创作的《定家》为中心,来考察一下爱欲在能乐中是如何表现的。
观世 《定家》里描写的男女身上有着令人非常震撼的东西。室町时代(1336~1573年)能够诞生这样的故事,这本身就令人惊叹。
松冈 这部剧里描写的是后白河法皇的三女儿,自幼就被选为斋院(*3)侍奉于贺茂神社的式子公主(1149~1201年)(*4)与当时最负盛名的歌人(和歌诗人——译注)藤原定家(1162~1241年)(*5)之间缠绵至身后的“爱情故事”。这种与近乎半神的女性之间不被世人认可的关系,正如公主在曲中所称的那样,“邪淫痴迷”的爱欲情节贯穿了故事的始终。也有人认为,这部剧似是根据代代相传的故事创作的,从他们悬殊的年龄差距等因素上看,也很有可能是虚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1NzA3NTg4.html
(*1) ^ 以爱欲为主题的能乐剧目,比较有名的是描写纪有常的女儿和在原业平之间关系的《井筒》和以《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六条御息所”为题材的《野宫》等。
(*2) ^ 室町时代的能乐演员、能乐作家,世阿弥的女婿。创作有《芭蕉》、《杨贵妃》等能乐剧作,在和歌技法和佛教方面也造诣颇深,著有《六轮一露》、《明宿集》等能乐理论著作。是当代金春流中兴之鼻祖。
(*3) ^ 侍奉于京都贺茂神社(现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的天皇家未婚女性。从平安初期起至镰仓时代,共计存在过35名斋院。另外,作为“禁忌的恋爱”之对象出现在《伊势物语》等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
(*4) ^ 后白河天皇的三女儿。母亲是藤原成子(藤原季成之女),高仓天皇是其异母弟弟,作为歌人,其名作“倘使身可竭 但求至此终 唯恐心难抑制 昭然现情踪”(新古今和歌集)被收入《百人一首》(藤原定家私撰汇集的100首和歌,是最广为流传的和歌集——译注)。
(*5) ^ 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日本的著名歌人,是《新古今和歌集》和《新勅撰集》的编撰者。其和歌创作风格极其绚烂精致,并著有许多和歌理论书籍,留有日记《明月记》;他还是出色的书法家,其书法风格在后世被推崇为“定家流”。
女性的纠结:爱与自由
松冈 《定家》的舞台中央,摆着公主之墓,上面缠绕着由藤原定家的痴迷幻化而成的藤蔓,暗示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这些藤蔓被称作“定家葛”。当行脚僧路过时,公主的亡魂出现,向他述说两人生前的恋情及死后还继续束缚着自己的痴迷之念,请求行脚僧救赎自己,“希望能超度成佛”。
观世 作为演员,我必须充分传达出公主的苦闷和烦恼。要演出她在诅咒尚未解开之时几乎动弹不得的状态,表现出定家的怨念之深。通过这份深重的孽缘,表现作为一个女性的柔弱。
僧人念经做起佛事后,要演出公主慢慢活动的身体以及逐渐获得自由的过程。之后,就是这部剧的最大看点——报恩之舞。这场舞蹈,与其说是舞出摆脱束缚后的满心喜悦,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表现某种被压抑的感觉。
松冈 也就是说,与定家的热恋记忆,此后经历的种种苦痛,以及因念经的功德而带来的解脱感——这个舞蹈要传达给观众的,就是公主的这些心理活动。但舞蹈结束后公主的亡魂却又再次回到坟墓中去。
观世 这是暗示公主并没有摆脱爱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场面,表现了看似解脱了的公主再次被定家的痴迷之念所囚禁的过程。
同样是描写男女爱欲的作品,比如像《井筒》那样由世阿弥创作的能乐,舞蹈通常优美华丽,能让人想起那个繁华鼎盛的时代,以此来安抚祭奠亡灵,然后把它送上极乐世界。但《定家》不是这样。公主一旦从诅咒中解脱并快乐起舞,但最终又回到了墓中,再次被“定家葛”攀缠直至荫蔽了整个坟墓。
松冈 苦恼纠结到最后,公主还是选择了定家的执念,而不是超度成佛。公主为爱情而沉沦的内心纠葛,让观者心情郁闷沉重,而《定家》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剧终。
华丽的舞蹈表现“迈向地狱之路”
观世 我觉得公主并不讨厌被“定家葛”缠身绕体,说是“要共有邪淫之念”。虽然一度得以解脱,但认定只有那儿才是属于自己的世界,于是她又回到了被‘定家葛’缠绕的墓中。因此她可能是喜欢爱欲地狱吧。
松冈 原来不是单相思啊,是“一同邪淫”(笑)。年轻时可能很难理解女人的这种心理。
观世 年轻时练习表演《定家》的时候,父亲(上一代掌门人,二十五代观世宗家观世左近元正)对我说的话,现在还记忆犹新。最后公主亡灵回到墓中,用扇子遮面蹲下的场面,父亲说,“要结束得完美、华丽”。虽然请行脚僧超度并跳了报恩之舞,但还是摆脱不了“定家葛”的纠缠。 明明只要离开坟墓就能前往大彻大悟的世界,可她却执意选择了永无解脱之日的痛苦挣扎之路。尽管如此,为什么父亲还反过来说“要完美、华丽”呢?当时的我对此完全无法理解。
松冈 说得极端一点儿的话,大概就是堕落之快感吧。一边是侍奉神灵的圣洁的自己,一边是沉溺于爱欲中的自己,结果还是倒向了情欲那方。作为女人那种难以克制的欲望,让她舞回到人欲横流的世界。
观世 我想那是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因此说老实话,我没法让年轻人来学演这部剧。被问起“什么是邪淫?”,我也只好无言以对。我这个做师傅的只能说“这对你们来说还太早了”(笑)。
金春禅竹的前卫性
观世 即便如此,《定家》发表之初,其内容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
松冈 禅竹和当时一流的歌人、连歌师、僧侶(*6)等都有很深的交往,作为引领一代风骚的文人而闻名。除了创作能乐剧目之外,他还写了很多富有哲理的能乐理论著作。正因为他有如此渊博的学识,才能写出像《定家》这样先锋前卫的作品。
观世 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在《定家》中,行脚僧为超度公主的亡灵念的是《法华经》。《法华经》被视为佛教经典中的最高教谕。但公主却没能得到救赎,还是堕落到了爱欲地狱。这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被认为是对《法华经》的否定。在中世,否定《法华经》是一大禁忌。能乐的剧目里,有很多像《通盛》(*7)那样表现因《法华经》的功德而获得救赎的剧目。要是对之否定的话,我觉得能乐本身就无法成立了。
松冈 我认为禅竹并非否定佛教,而是信仰别的佛教教义。他是一个强烈信仰欢喜天(*8)的人。欢喜天教导那些无法抑制自己欲望的人们,首先去成就愿望,让心灵恢复宁静。当然也不否定性爱,甚至把性爱当做能够提高能量的行为加以积极利用。这样的教导在江户时代被当做邪教而遭排斥,但在禅竹生活的时代还不是什么歪理邪说。 年过花甲的禅竹,还和夫人也就是世阿弥的女儿一起闭居于信仰欢喜天的寺庙,祈求恢复元气。也就是说祈祷能和夫人再次做爱,而且还认真地用文字记录下来,真有禅竹风格,令人莞尔……
观世 这样的禅竹,自然不会认为性爱行为是丑恶肮脏的了。
松冈 不仅是定家,式子公主也是一位出色的歌人。因此,禅竹把定家和公主敬为“歌道菩萨”。可以说,他写《定家》是为了赞颂他们两位。
观世 父亲说要“华美地表现”出公主的堕落,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吧。
《定家》里使用的能乐面具
前半部分表演村妇(实际上是式子公主的亡魂)时使用的面具“增”(作者不详)(左) 后半部分表演式子公主的亡魂时使用的面具“泥眼”(作者:河内)(右)。据说是为体现美人迟暮的悲哀而创作的面具,昔日美貌依稀可见
图片、编辑合作:一般社团法人观世会 人物摄影:大久保惠三
▼参照阅读
观世流中传统承继的礼法
松冈心平 (采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