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的潮流

细田守和新海诚——肩负日本动画行业未来的导演双雄(二)

文化

票房收割机《你的名字》掀起惊人巨浪,导演新海诚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单枪匹马拼杀出来的新型动画创作者

与工作室出身、“集体创作结晶式动画电影”的旗手细田守正好相反,新海诚是靠着自己单枪匹马打拼出来的创作型导演。在内容方面,他也不走“娱乐电影”的大众路线,而是将个人的创作风格发挥到极致,由此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新海诚最早就职于开发和销售游戏软件的Falcom公司。他从负责游戏开场动画的时候起,就开始自主创作动画短片。2000年凭借时长仅4分4秒的短片《她和她的猫》,获得第12届CG动画大赛的大奖。2002年发表30分钟的商业处女作短片《星之声》,通过小规模的院线上映和DVD发售而正式出道。该短片新海诚不仅自编自导,还包揽了作画、美术、3D CG、摄影、剪辑、配音等工作,基本上有一大半都是由他个人亲自上阵操刀完成的。这一壮举成功引发热议,使作品迅速窜红,甚至登上了动画杂志的封面。当时刚刚跨入21世纪,在新世纪的开篇之际,新海诚的出现,昭示着“新型创作型动画人的诞生”,一个新的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新海诚导演出席《你的名字》放映后的对话环节,以及夏季上映时的海报。(c)2016 TIFF

数字革命的命运之子

新海诚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20世纪末电脑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而引发的“数字革命”。细田守也是在这一时代崭露头角的动画人,1997年在他转做执行导演之后,东映动画在电视动画片的制作中,开始推动数字工具的使用,色彩、摄影、剪辑等流程实现了全数字化,仅在作画和背景保留了手绘模式。这一变革的浪潮很快席卷了整个动画行业,2002年超过一半的商业动画制作已经完成了向数字化模式的转型。

由于电脑工具的日益廉价,使得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差距消失,这给动画制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事实上《星之声》的影像质量完全超出了“业余”一词的水平。虽然在人物设定等方面还稍显稚嫩,但风景和机甲战斗场面却足以媲美专业水准。不仅如此,时效性优于纸媒体的网络使好评迅速扩散开来,又适逢“内容媒体”DVD的普及高峰,所以购买DVD反复观赏的用户激增。这些小小的涟漪,最终汇聚成为巨大的波涛,而新海诚就是在最适当的时机搭乘上了这波巨浪,反过来又掀起了更高的浪潮。

当时包括笔者在内的动画影评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动画行业个人创作者将扎堆登场,即将开辟一片蓝海”,但现实却很骨感。尽管到了现在依然有很多个人创作者活跃在动画领域,但始终没有形成主流,尤其是2006年视频网站进入全盛期之后,个人创作的商品化便愈加艰难了。

《你的名字》中的一幕。在新海诚的作品中,流动的云彩和游弋的光影都给影片增色不少。(C)2016《你的名字》制作委员会

“个人制作”更适合探索内心的主题

在新海诚之后,再也没有个人创作者脱颖而出。据此,当我们回头再看《星之声》的走红,就会发现它的价值并不在于“一个人制作的作品”这点。一直到《你的名字》,新海诚都在探讨一个心灵的疑问——“人是否最终还是孤独的?若非如此,为什么会一直有这种情绪?”。而在探索这个主题的时候,“一个人制作”恰恰是最好的方法。

在《星之声》这部作品中,全片都贯穿着一个疑问:“即使可以通过手机互通信息,当物理距离越拉越远之后,人和人之间是否还能一直保持心意相通?”而从《秒速5厘米》(2007年)到最新作品《你的名字》,“无法碰触对方的痛苦”更是以各种形式不断重现,并贯穿影片始终。这一重要的情感内核,正是新海诚的吸粉利器。2002年的《星之声》之所以能给观众带来强烈冲击,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直接撞击到了每个人的内心苦恼,才引发了巨大的共鸣。

当时,电子邮件刚刚普及不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具有普遍性的传统命题,在数字化的漩涡中不断发酵。出自于新海诚这个个体的所有影像,都能给观众带来惊喜,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与创作者的心是如此地接近。

深化“寓情于景”的手法

新海诚在表现情绪时并不喜欢用台词和动作,而是靠天空云彩等流动的美景,细微的光影变化,充满诗意的内心独白,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来抒发情怀。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虽然讲的是爱情故事,但男女主角却很少出现在同一幕里,也极少有物理性接触的场面。影片中没有决定性的瞬间,留白较多,给了观众更多遐想的空间。在把与观众的情绪发生化学反应作为前提的这一点上,新海诚的作品更像是一首首的诗歌。

既然作品取得了如此超乎想象的成果,那么新海诚也可以继续依靠一己之力制作动画,来对“想要表达的情绪”进行全盘把握。然而新海诚在第二部作品,91分钟的长片《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年)之后,在继续保持与动画行业的距离,坚持独立制作立场的同时,又转而与志同道合的工作人员开始了共同制作之路。这部作品用科幻设定强化了“世界系(个人的小问题与主人公的外在环境——“世界”的大问题直接关联的故事类型的总称)”的特点。另一方面,他在2007年的短片集《秒速5厘米》中,又彻底否定了以往的手法,改用写实的风景与题材,继续深掘“无法碰触的心情”。

2011年黑暗奇幻动画长片《追逐繁星的孩子》发表。从带有浓厚吉卜力色彩的人设及其他方面都能看出新海诚挑战主流市场的意图,不想却引来了很多人指摘这部作品与新海诚一贯的“创作精神”背离。在经过这种尝试后,46分钟的中篇动画电影《言叶之庭》于2013年上映。这部作品奠定了新海诚“寓情于景”的作品风格。春夏交替的梅雨时节,空气湿度越来越大,给葱郁的绿色又添上了水灵灵的浓重一笔,影片对色调和光影的控制让人叹为观止,使整部片子从头到尾都浸润在“清新水灵”的感觉当中。水的透明,象征着女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汇”的纯度,源自日本《万叶集》的“难以言表的心情”在光影中立体地展开,撞击着观众的心灵。

作为新海诚 “巅峰之作”而打造的《你的名字》

按照东宝的川村元气制片人的话来说,2016年的最新作品《你的名字》在策划时,就被定义为新海诚导演十多年动画生涯的“巅峰之作”。从元素来看,寄托于美景的青春期的纯情、伴随音乐节奏而切换的画面、日本古典美与幻想风格的融合等等,越是细细品味,就越能发现主创人员是想把所有观众喜爱的元素都融入到这部作品当中。

爱情故事的最后是两位主人公的相遇 (C)2016《你的名字》制作委员会

这部作品有着“东宝系全国公映”的大众属性,随处可见导演为强化娱乐属性而做出的努力。影片以喜剧风格开篇,再转向因时空的隔绝而不得相见的两个人的痛楚,这种情绪的转变也非常自然、高妙。

从创作班底来看,人设是由凭借动画片《龙与虎》和《未闻花名》而走红的田中将贺操刀,作画是有着《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的神隐》的作画导演经历的安藤雅司负责,“个人创作者+深夜档动画+吉卜力”的团队配置,明显是想将“日本动画前沿元素一网打尽”。即便是这样的混搭配置,也丝毫无损新海诚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从这点来说,他确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细田守与新海诚的共通之处

通过这次的比较,再次使我感到新海诚作品风格的变化之路,确实与细田守有着很多相通之处。细田守长于新海诚6岁,他也曾同样有过依靠将“娱乐元素一网打尽”而跻身主流的尝试。于是便有了7年前的《夏日大作战》(2009年)。此外,从“寓情于景”这一手法而言,有过画家梦的细田守,同样将美术看作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电影语言的追求态度、对公众口味的关注,这些方面两者都有着很多共通之处。

在代表日本青春片的《穿越时空的少女》(2006年)上映之后,就像一个人在不断成长一样,“恋爱、婚姻、生儿育女、师徒关系”,细田守也在不断提升主题层次,从影像中去挖掘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一直以来单打独斗的新海诚,如果说最新作品大红大紫的原因是他展现出了“更加开阔的时间与空间”的话,那么相信他能保持个人创作风格,并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新路子。

从希望通过动画电影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带来强烈震撼这点来看,无论是动画工作室出身的细田守,还是从独立制作走向主流的新海诚,并无二致,相信今后这两位导演会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衷心希望这些创作者的激情和挑战能让世人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动画领域来。

(点击阅读第一部分

(2016年11月7日)

标题图片:新海诚导演作品《你的名字》(C)2016《你的名字》制作委员会

动画 宫崎骏 细田守 新海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