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大子漆:文物修復中不可或缺的塗料

文化 技術 歷史 自然環境

在茨城縣大子町採集的「大子漆」是品質最上等的漆。在最後精加工階段,將其塗刷在器物表層後,會發出獨特光澤,因而主要被用於製作高級漆器。但在國產漆日漸衰落的背景下,鼎盛時期超過150人的採漆工,也由於年事已高等原因而不斷減少,現在僅剩寥寥數人。

育樹10年,方得漆1杯

漆是日本的傳統塗料,由漆樹的樹脂精製而成。它凝固後黏著力強,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火性。採集時,在樹幹上橫向切出傷口,然後用刮刀刮取漆樹為修復傷口而分泌的樹脂。漆樹成才需要10年時間,一棵漆樹上只能採集到180克樹脂,這大致就是普通水杯一杯的量。而且,採過一次的漆樹無法再次採漆。採漆工非常珍視採集的漆,稱其為「一滴漆一滴血」。

漆桶(左)和漆的原液。清除原液中的木屑後得到生漆,經過攪拌均勻、加熱蒸發水分的程序後,會變成半透明、有黏性的精製漆
漆桶(左)和漆的原液。清除原液中的木屑後得到生漆,經過攪拌均勻、加熱蒸發水分的程序後,會變成半透明、有黏性的精製漆

漆的歷史悠久,日本在1萬多年前繩文時代的遺跡中出土過塗漆的裝飾品。飛鳥、奈良時代,漆又開始用於寺院等建築物和佛具等器物。鐮倉、室町時代,漆器產業蓬勃發展,漆還被用在了貴族的餐具和武士的鎧甲上。江戶時代,全國誕生了輪島塗、會津塗等漆器產地。同時,漆器也是貴重的出口產品,據說凡爾賽宮瑪麗·安東妮的房間裡就設有專門展示漆器的空間。為西歐的王公貴族所喜愛的日本漆器被稱作「Japan」,與中國的瓷器被稱作「China」一樣,作為東方的代表性工藝品而名聲遠播。

水戶黃門鼓勵漆樹種植

大子漆含有大量作為主要成分的漆酚。漆酚是酚類物質,含量比例越高,透明度就越高。而且,塗刷後會發出能讓人感到深邃而溫暖的獨特光澤,所以在國內外被視為高品質漆。自古以來,這種優質漆就一直被用於輪島塗等高級漆器的外表塗層。被國家認定為「人間國寶」的漆藝家大西勳也是大子漆的擁躉之一,他說:「一遍又一遍地塗刷之後,光澤會變得更加深邃,而用其他產地的漆,就很難得到這種效果」。

大子漆指的是在茨城縣大子町和櫪木縣那珂川町等地採集到的漆。大子町氣候冷暖變化劇烈,地形條件適合漆樹生長,自古就是著名的優質漆產地。大子町的漆樹種植歷史悠久,以水戶黃門而聞名的水戶藩第二代藩主徳川光圀鼓勵種植,讓農民每產一石稻米,就種一棵漆樹。當時,漆除了塗料外,還被用於製作蠟燭。明治初期的年產量約為3噸,昭和初期以後,許多採漆工從福井、石川、福島等其他縣來到大子町和那珂川町採漆。

過去,茨城縣的產量一直位居日本第1,近年來被岩手縣超過,屈居第2,櫪木縣位居第3。岩手縣之所以能夠躍居第1,是因為在以二戶市淨法寺町為中心的地區聚集了許多採漆工採集「淨法寺漆」。

國產漆日漸衰落

後來,隨著日本開始大量進口中國漆,國產漆日漸衰落。在這樣的背景下,鼎盛時期光是大子町就有超過150名的採漆工由於年事已高等原因而不斷減少,到了平成時代,僅剩下寥寥數人。對這種情況抱有危機感的採漆工飛田祐造和大子町農林科協力合作,於2010年成立了由大子町和櫪木縣那珂川町10名採漆工組成的大子漆保存會。隨後,基於歷史和文化背景,將「大子漆」「奧久慈漆」「茨城漆」等原有的各種叫法統一成了「大子漆」。截至目前,該保存會共有18名工匠活躍在業界,其中包括20多歲的年輕人和女性。

該保存會主要開展兩類活動。一是積極培育和種植漆樹苗木,以期增加產量。過去通常是在斜坡上種植,現在已經改為在平坦的土地上規畫整理種植,這樣更加易於開展管理工作。二是培養接班人。資深工匠不惜花費寶貴的時間,向年輕後輩傳授技術,指導他們學習育苗、栽植、剪枝、清除樹下雜草、施肥種植管理、採漆和砍伐的方法等。

處於採漆過程中的漆樹林
處於採漆過程中的漆樹林

日本的漆藝擁有一千數百年的傳統。但作為基礎材料的漆,98%依賴於中國等國外管道的供應。國產漆的產量逐年減少,從全國範圍來看,採漆工的人數也在不斷減少。國產漆衰落的原因在於,相對於採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收入太少。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日本文化廳下發通知,要求國寶和重要文化遺產的修繕工作只能使用國產漆,此舉意義重大。大子漆已經成為修復京都知恩院御影堂等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的不可或缺之材料。在守護日本傳統文化的意義上,確保優質材料也可謂是當務之急。

大子漆保存會的現任會長仁平良廣(右)與第1任會長飛田祐造
大子漆保存會的現任會長仁平良廣(右)與第1任會長飛田祐造

標題圖片:採集工飛田祐造正在採集漆樹樹脂
圖片攝影:乙咩海太

工藝 茨城縣 大西勳 傳統工藝 人間國寶 漆器 大子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