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千里來相會――嫁到臺灣的日本太太百年史(下)

社會 家庭 國際交流 臺灣香港 生活

在國際交流熱絡及日臺聯姻增加的趨勢下,如今在臺的日本配偶乃至新住民已享有各種權益及平等對待,但這些其實是由前人長期努力爭取而來的成果。

這幾年來,日本掀起一波持續不減的「臺灣熱潮」現象。

前桌球選手福原愛還有臺灣出身的超級巨星林志玲,她們的日臺聯姻不但萬眾矚目也受到日臺雙方的歡迎。很早以前就來到臺灣的日本太太們對此異口同聲地表示:「從來沒想到竟然會有這樣的一天。」

串連日本太太的「撫子會」在臺灣成立

「撫子會」發祥於1975年,是當年住在臺北近郊、擁有臺灣丈夫的日本女人的交誼團體。起初,期許能像蘿蔔(譯註:日文寫作「大根」)一樣扎根在土裡、健健康康地生活,所以將之命名為「大根會」,後來因為「大根」同時也是嘲笑日本女人「蘿蔔腿」的蔑稱,遂改名為「撫子會」。

此會成立之初只有7個人,當2020年邁入第45週年時,已經壯大到擁有約莫100位會員,最盛時會員數還曾經超過160人。每個月一次的定期聚會中,由於會員們從30多歲到80好幾都有,年齡層歧異度甚大,所以話題內容也相當多元,諸如新開的日本料理店資訊、小孩的語言教育、歸化與身後事等等。不過這陣子由於網際網路普及,交朋友與獲取第一手資訊的機會也跟著多樣化,加上愈來愈多日本太太走入職場,團體規模也趨向小型化。

已故的K.U女士因為長年擔任會長與顧問支持「撫子會」運作而被稱為「撫子之母」,這樣的她當年也是在家人反對之下堅持結婚,歸化成臺灣人之後長達15年未能再踏上日本的國土。我在K.U女士生前曾有幸採訪她,詢問「撫子會」的種種,K.U女士在尾聲時感慨良多地告訴我:
「孤單一人在異鄉獨自煩惱,對於心理健康來說相當危險。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頻率相合的朋友,盡可能迅速地適應當地環境,從而打造出健康幸福的家庭。我希望『撫子會』能成為這樣的據點,只要還有人需要它,『撫子會』就會長長久久地多存在一天。」

就在我採訪K.U女士的前夕,才剛傳出一位住在臺灣北部城市的日本太太自殺的消息。

對外籍配偶的種種限制

「撫子會」創立的前幾年,臺灣與日本的局勢再次面臨劇變。1972年時,日本政府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邦交,發表聲明表示對中方所主張的「一個中國」予以理解並尊重,從此實質上與臺灣(中華民國)斷交。我在「上」篇裡提過,此前臺灣當局規定,日本太太須歸化為中華民國籍才得以取得居留權,然而當日臺斷交後,無法符合臺灣的國籍法要件的日本太太們便無從歸化了。此外,當時的臺灣政府並不認可外籍配偶的永久居留權,而且在那個年代裡,想以個人身份取得工作簽證也是難度非常高的事。所以,1972年以後才來到臺灣的日本太太們最長每3年就要更新一次居留簽證,想找工作也不容易,且一旦丈夫過世就會立刻失去居留簽證,得放下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一切被迫返回日本,必須在極度不穩定的環境底下過日子。

「若因法規限制,使妻子無法擁有職業,那一旦臺灣籍丈夫因生病等因素而無法工作,就會使全家陷入走投無路的處境。」

永井江理子如此說道。她在1990年時,以日文老師的身份被派來臺灣,接著跟在職場認識的男性結婚,後來參與了外國籍配偶的相關運動,也曾在立法院公聽會上發言。

「現今的臺灣不但承認同性婚姻,也被認為在亞洲地區擁有進步的人權觀念,然而在那個年代,臺北郊外還能看到承辦與東南亞女性聯姻的仲介公司在廣告看板上寫『保證處女,什麼苦都能吃!』等字句,離對外國人的人權重視形象相距甚遠。

除此之外,那時候能取得居留簽證的職業種類相當稀少,曾經有過一個案例是日籍工程師為了監工客戶端的作業而出差來新竹,結果因為持有的簽證不准許從事勞務而遭到逮補,被移送外國人收容所然後強制遣返。」

臺灣政府之所以對外國移民如此嚴以對待,一般認為除了國內人口過度稠密的問題外,透過限制來自敵對方中國的移民以維護國家安全也是目的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考量每個移民與入國者個別的狀況,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守護日籍國民的人權方面也沒做出任何動作。

「思考居留問題會」會長大成權真弓女士向筆者介紹在臺外籍配偶經歷的艱難歷史(筆者攝影)
「居留問題研究會」會長大成權真弓女士向筆者介紹在臺外籍配偶經歷的艱難歷史(筆者攝影)

訴求外籍配偶的不當待遇,推動移民法

因為跨國婚姻而來臺灣居住的日本太太們,各自背景雖然大有不同,但仍可概略歸納出3種類型。

類型①大多是年邁的日本太太,是臺灣男性到日本留學後與日本女性相識結婚的模式。由於過往日臺間的經濟水準差距,能從臺灣到日本留學的人以富家子弟居多,所以這個類型大多屬於小康之家。

類型②是在美國與澳洲等留學地點相識,後來在臺灣結婚成家的模式,約莫自198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後開始逐漸增加。

類型③是被臺灣或中華圈文化吸引而來到臺灣留學或短期居留,隨後與丈夫相識的模式。由於目前臺灣在日本正是人氣之地,這個模式今後應會持續增加。

這3種類型彷彿反映著隨時代改變的日臺關係,看起來饒富興味,然而各個家庭的經濟情況當然各自大有不同。只不過,當日本太太想找工作時,臺灣社會卻會因為類型①的舊時印象而對日本太太保有刻板印象,覺得「為什麼日本太太這麼有錢還要去工作呢」,致使她們求助無門的狀況持續發生。

其中,按當時的配偶簽規定,若與丈夫離婚或丈夫身故將不准予繼續居留,是最大的問題。過去便曾發生案例,有位超過80歲的日本女性因丈夫過世而必須立即返回無依無靠、沒有家園的日本,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而就在此時,「撫子會」的有志之士們挺身而出。1998年,「思考日本太太的永久居留權會」在撫子會中成立,除了臺灣日本人會之外,也廣招臺灣各地類似撫子會的日本太太團體(臺中櫻會、臺南南風、高雄向日葵會),舉辦座談會,討論如何從法律制度上讓外國籍配偶得以永久居留,推動聯署活動也參與立法院舉辦的公聽會。在當時的公聽會中,「友愛會」與「臺灣歌壇」等主要由在臺受過日語教育的世代運作的團體也出力相助,聚集了超過200人出面請願盡早制訂「入出國及移民法」(以下簡稱移民法)。1999年時,訴求改善在臺外籍配偶的居留措施、使用日語運作的組織「居留問題研究會」,從「撫子會」中獨立了出來,直到今日。從當時開始就是該會核心成員的大成權真弓女士,日前在日本推出了新書體裁的著作《雙重國籍與日本》(暫譯,筑摩,2019年),在書中討論日臺混血與國籍的問題。她說:「當年還沒有電子郵件,我們成員間彼此用傳真機往來辯論,這些紀錄排起來恐怕有好幾公尺長。接下來一直到1998年11月立法院舉辦公聽會,還有在公聽會過後的日子裡,我們也幾乎每天去國會拜訪立法委員,持續表達我們組織整理出來的訴求。」

此時,給予大力協助的人,是目前執政黨民進黨的創黨元老之一,2019年過世的前立法委員謝聰敏先生。謝先生曾在國民黨戒嚴令最嚴峻的1960年代,因為主張臺灣獨立而數度遭到逮補、拷問並且入獄。他在出獄後前往美國,看見美國議員們為了身為外國人的他四處奔走,此經驗讓他站出來協助日本太太們。

在「上」篇提到的書籍《跨越海洋的撫子》中,謝先生如此陳述他這麼做的理由。
「當我得知日本太太的處境後,曾經在美國有過同樣經驗的我感同身受。」
「因為沒有能證明居留資格的那一張薄薄的紙,就連身而為人的權利都無法主張。」

1999年5月,該會的努力獲得回報,「移民法」正式制定,外籍配偶的永久居留權獲得認可,2000年2月開始接受申辦永久居留證。那一年,臺灣首次出現國民黨之外的政權,整個臺灣處於巨大的民主化浪潮之中,這樣的時代背景也成為了助力。由日本太太們費盡心思,針對居留措施提出的請願內容十分詳盡,想必對之後臺灣的移民政策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力。

對於外籍配偶居留問題的情願,臺灣政府向「思考居留問題會」答覆的文件(筆者攝影)
對於外籍配偶居留問題的情願,臺灣政府向「居留問題研究會」答覆的文件(筆者攝影)

對外籍配偶乃至新住民的政策逐一落實

「居留問題研究會」之後仍持續推動移民法的整備,一開始提出的各種目標,包括「永久居留權」、「准許日本人歸化臺灣籍」、「若媽媽是臺灣人則子女亦可取得臺灣國籍(過去為父系血統主義,只有爸爸是臺灣人的子女能取得臺灣國籍)」、「以個人名義加入全民健康保險」、「免工作簽證即可從事勞務」等等,也與其他外國人團體共同合作,逐一推動立法。

在臺灣,我能擁有一些版稅收入且不會觸法,去醫院能透過號稱世界第一的全民健保制度以便宜的費用接受治療。現在的居留措施讓我們理所當然似的擁有這些待遇,卻很難得知其實這些都是許多前輩為我們爭取來的成果。

大成權表示,目前「居留問題研究會」的會員數已經超過480人,然而仍有許多法條規範把外國人排除在外,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們好像是煩惱諮商室一樣。陰雨綿綿的冬天裡,會有特別多會員來商量精神暴力或離婚之類的事情呢(笑)」

「思考居留問題會」會長大成權真弓女士(筆者攝影)
「居留問題研究會」會長大成權真弓女士(筆者攝影)


《雙重國籍與日本》(暫譯,筑摩,2019年)

如今被譽為亞洲地區首屈一指的臺灣移民政策,其實也跟在臺日本人社群有著密切關聯。尤其是在關照外籍配偶方面,以 10年為限的「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於2005年上路,並在10年內獲得30億新臺幣(日圓120億左右)的資金挹注;2016年以後更名為「新住民發展基金」,每年編列3億元左右的預算,率先透過各種措施,諸如建置多國語言資訊網站,在各自治體的國小針對移民開辦免費講座,帶他們學習當地語言並認識臺灣社會等等,打造出一個調和的多文化社會。不過,家庭暴力,以及媽媽若來自東南亞則小孩會在學校被霸凌等,仍存在諸多待解決的問題。訪談最後,大成權說了下面這段話,令人印象深刻。

「移民第二代的孩子們能成為橋樑,串連起父母雙方的祖國,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他們也是蘊藏豐富可能性的寶藏。我們該確實體認到這一點,並去推動制度與能發揮此長項的教育方式,不論是對日本還是對臺灣來說,這將是今後愈來愈重要的課題。」

標題圖片:「大根會」成員合影之圖片(筆者攝影)

參考資料

臺灣 跨國婚姻 育兒 日本太太 日僑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