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略。來自尾道的愛,遙寄給臺灣――以價值觀相通,新冠肺炎時代下的國際交流形貌

社會 國際交流 臺灣香港

受新冠肺炎影響,國際間的移動變得不自由,今後的臺日交流將如何發展?伴隨著空屋再生計畫,年輕世代的移居者增加,與臺灣的密切交流,本文將透過廣島縣尾道市的經驗來思考。

新冠肺炎爆發前的熱鬧市集「尾道的台灣小宇宙」

「前略。來自尾道的愛 遙寄給臺灣」

在Facebook的活動邀請上,一開頭是如此介紹2020年1月19日的市集。

以位居瀨戶內海的要津之城繁榮起來,有「坂之街」之名的廣島縣尾道市。一走出JR尾道車站北口,沿著住宅區之間蜿蜒曲折的石階一直往上走,即可抵達「松翠園大廣間」。會場內從襁褓中的嬰兒到拄著拐杖的老人家的各種身影錯落,活動當日有超過400人參加,相當熱鬧。

於廣島縣尾道市舉辦的「尾道的台灣小宇宙」(「尾道空屋再生計畫」提供)
於廣島縣尾道市舉辦的「尾道的台灣小宇宙」(「尾道空屋再生計畫」提供)

於「尾道的台灣小宇宙」中販售的機種物品(筆者攝影)
於「尾道的台灣小宇宙」中販售的幾種物品(筆者攝影)

舉凡豆花、滷肉飯、胡椒餅和包子等臺灣小吃、臺灣設計師的服裝和隨身小物、懷舊雜貨、ZINE(小誌)、手繪燈籠體驗等,60疊榻榻米(約30坪)的會場上共有30間店鋪比鄰排列,讓人感受到各式各樣的「臺灣」。尤其是小吃美食很快就陸續銷售一空,現場忙到不可開交,但高興的吆喝聲此起彼落。大人的入場費是300日圓,即使是付費入場,人聲鼎沸的程度遠遠超乎預料,這場活動的名稱是「尾道的台灣小宇宙」。

主辦單位的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計畫」代表理事豐田雅子是發起人,除了號召當地的飲食店,還有邀請臺灣的來賓設攤、製作傳單、會場佈置等,花了好幾個月進行準備工作,投入滿滿的愛情和精心籌備的活動。那個時候,任誰都壓根兒沒想到幾個月後不止是台日之間,就連日本國內的跨縣市移動都變得困難。

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計畫」代表理事豐田雅子女士(「尾道空屋再生計畫」提供)
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計畫」代表理事豐田雅子女士(「尾道空屋再生計畫」提供)

尾道高漲的臺灣熱。紀念市政120周年的嘉年華主題也是「臺灣」

因小津安二郎導演的電影《東京物語》裡出名的淨土寺和千光寺等名剎古寺,今年辭世的大林宣彥導演的尾道三部曲《穿越時空的少女》《轉校生》《寂寞的人》,都是在故鄉尾道取景,尾道從以前就是熱門的觀光地。開港850年,山腰上櫛比鱗次的住宅和別墅見證了昔日的繁榮,這座城鎮是結合了住慣濱海的複雜地形的居民智慧和在傳統文化中培養的職人技術的獨特建築物寶庫。

然而,日本各個地域都面臨著空屋增加的問題,尾道也不例外。尾道的房子是沿著車子幾乎無法通行的狹窄街道密密麻麻分布,一旦無人居住,要拆除重建也不可能,更沒有可利用的停車場,成了負面遺產重壓在後繼者身上。

致力於將空屋轉化為地方財產的是2007年創設的「NPO法人 尾道空屋再生計畫」。作為市的委託事業,2009年開始受託「空屋銀行」的計畫,展開空屋和申請移住者的媒合事業,另外也有一間位在坡道上的樣品屋,提供移居體驗服務。商店街內的町屋改造為青年旅館(guest house)而起死為生的「海鰻的寢床」(ANAGO NO NEDOKO),結合咖啡廳、工房.藝廊等多彩多姿的店鋪進駐的「三軒家公寓」,修復百年歷史的茶園建築作為住宿使用、可一覽尾道港口風景的「見晴亭」等,親自參與富有特色的18間老屋再生的案子。

修復百年歷史的茶園建築作為住宿使用、可一覽尾道港口風景的「見晴亭」(上圖為「尾道空屋再生計畫」提供,下圖為筆者攝影)
修復百年歷史的茶園建築作為住宿使用、可一覽尾道港口風景的「見晴亭」(上圖為「尾道空屋再生計畫」提供,下圖為筆者攝影)

過去曾經作為旅館附設大宴會廳的「松翠園大廣間」也是花費3年才終於完成修復的廢棄空屋,而這回舉辦的「尾道的台灣小宇宙」也兼具了重新亮相的目的。但是,主題為何是「臺灣」呢? 依我個人所知2019年在一片惋惜聲中歇業的尾道拉麵老店「朱華園」的創業者來自臺灣。

我向豐田詢問了有關此次活動企劃的原因:

「不知為何,尾道的人從以前就非常喜歡臺灣!」她笑著回答。

推廣「島波海道」(Shimanami Kaido)的自行車旅遊活動的是國際知名的臺灣自行車大廠GIANT捷安特公司、市內的中小學與臺灣的交流興盛,其他開設的臺灣料理店也頗受歡迎、商店街內老字號的茶屋也販售臺灣茶或是提供臺灣風格的活版印刷服務的店舖等,豐田列舉了不少例子,在個人、企業、教育、行政等各種層面,都可以看到在尾道掀起的臺灣熱潮不斷高漲,就連 2018年紀念市政120週年的嘉年華活動主題也是「臺灣」。

2015年,臺灣知名歌手盧廣仲的音樂MV也是在尾道拍攝,豐田等人經營的「ANAGO NO NEDOKO」也登場,深深吸引了不少臺灣的年輕背包客。這5年,毎年造訪人數第1名為臺灣觀光客的「ANAGO NO NEDOKO」「見晴亭」2間青年旅館也提供打工換宿,隨時招募幫忙打掃住宿環境等工作的「管家」,可換取免費的住宿和早餐,其中有不少來自臺灣的應徵者。

臺灣也不斷進化的「空屋再生」地域創生運動

我也在市集上設了「Y字路酒吧」攤,提供金門特產的高粱酒與小菜的豆腐乳,還有販賣新書《在台灣尋找Y字路》及其他和臺灣相關的書籍,針對臺灣進行資訊交流。新書銷售一空、高粱酒也頗受尾道愛酒者的好評,大白天就聚集了一群暢飲58度烈酒的酒豪們的隔壁,是陳列臺灣懷舊雜貨的盧思蓉。盧小姐於2017年春天曾在「見晴亭」打工換宿,待了1個月左右。

盧小姐初次造訪尾道時的感想是「和自己的故鄉十分相似」。她出生於高雄港沿岸的舊市區「哈瑪星」。依山傍海,海面上有遊艇來回穿梭,也有很多日本時代留下的建築物,但是這塊歷史底蘊豐富的土地,受到人口老化影響,成為空屋不斷增加的港都。她受到與故鄉非常相似的尾道的「空屋再生計畫」刺激,希望傳達自己故鄉的魅力與歷史給到訪高雄的遊客,於是轉換跑道,開始在當地旅館工作。

陳列臺灣懷舊雜貨的盧思蓉女士(左)和從臺灣一起來參加的友人(筆者攝影)
陳列臺灣懷舊雜貨的盧思蓉女士(左)和從臺灣一起來參加的友人(筆者攝影)

「透過空屋再生,重新發現鄉土,為地方發展注入活力」。近年,抱持同樣熱忱的有志之士和對策等,在臺灣也不斷增加。彰化縣鹿港的「鹿港囝仔文化事業」也是其中之一。

臺灣諺語「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台北市萬華)」,清朝時期曾經作為臺灣第二大城的鹿港,因不在日本時代興建的鐵道運輸網內,所以一路衰退,榮景不再。但是最近發生了變化,曾經因升學或工作離開故鄉的年輕人紛紛返鄉,透過街道清掃活動、歷史建築的保存,修復活動,促進「地域創生」。另外一大特徵是,以在2014年參加過太陽花學生運動的世代為中心。

支撐尾道空屋再生計畫的其中一人,也是成功推動臺灣懷舊建築風潮,在臺灣擁有許多支持者的建築師渡邊義孝,在2019年受邀到鹿港演講之際,看到他們的活動,內心受到不小的震撼。

在臺灣鹿港演講的渡邊義孝先生(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提供)
在臺灣鹿港演講的渡邊義孝先生(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提供)

渡邊在「鹿港囝仔」張敬業的導覽下,參觀了酒吧、共享辦公室、食堂等老屋修復的建築物,透過活化老屋,打造更多具有創造性的出租空間,充滿魅力的小鎮,吸引年輕世代的回流。此外,透過整理清掃活動,從一直以來被閒置一旁的廢墟到被彰化縣文化局指定為歷史建築的「金銀廳保存運動」正是以年輕世代為中心重新發現鄉土歷史和價值的過程。由「鹿港囝仔」製作的環保提袋上面印製的一句話,讓渡邊深受感動。

「別人的房子,我們的歴史」

張敬業先生手持「鹿港囝仔」製作的環保提袋,上面印製「別人的房子,我們的歴史」的文字(渡邊義孝先生提供)
張敬業先生手持「鹿港囝仔」製作的環保提袋,上面印製「別人的房子,我們的歴史」的文字(渡邊義孝先生提供)

渡邊在那裡感受到「一股改變小鎮的明朗且柔和的波動」,看到了與自身深入參與的尾道空屋再生的核心部分及共通性,有所共鳴。之前,渡邊也邀請到研究臺灣懷舊建築的「老屋顔」、台北市的古蹟修復餐廳「青田七六」的文化長水瓶子到尾道進行演講,他希望將來尾道和鹿港也能夠積極進行交流,但遺憾的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攪局,下一次的來往會是什麼時候,目前仍是未知數。

因新冠肺炎的契機,人與社區的樣態也產生變化

世界局勢發生了巨變,現在有很多人都懷著「如果新冠肺炎疫情能夠結束的話」而忍耐著各種不方便,但是,一旦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了,真的能夠恢復往常,輕鬆就能買到便宜機票任意來往台日之間嗎?

如果今後的旅行除了調漲的機票,也伴隨著病毒的檢查證明、隔離費用、新的感染可能性等因素的話,跨越距離或國境的交流將會面臨什麼變化?

不止是緊急事態宣言或「自肅」(自我約束)要求,對於原本因廉價航空公司(LCC)的航班頻繁帶來觀光效益的地方都市而言,無疑是重重的一擊。尾道的豐田小姐為了延續2間青年旅館的經營而上網進行群眾募資,募集到500萬日圓,裡面也包含了像是曾經到旅館打工換宿的夥伴們,來自臺灣和海外的支援。

另一方面,離開傳染風險高的都市,移居地方城鎮的關心度也相對升高。經營「空屋再生」的空屋銀行自2009年成立至今,成功媒合了大約120間房子,但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詢問度不斷增加,還有來自海外的移住希望者也明顯增多。

作為連結臺日橋梁的雜誌《LIP離譜》發刊人田中佑典在這幾年提倡的,發源於福井縣的「微住」或「慢居」(ゆるさと)概念也開始真正付諸實際行動。「微住」指的是「既不是觀光,也不是移居,而是短期間居住在某個地區,一面摸索與當地的合作關係,一面尋找“慢居”的旅行」、「在旅遊目的地的留白處尋找自己的歸屬感,雙向的盛情款待」。

我認為今後的社區型態不限於實質上屬於「那個地區」的人才是夥伴,而是擁有相同價值觀的人跨越國境和地區,在網路上連結,進行資訊交換、支援、同心協力,相互連帶。

例如,擁有「空屋再生」「社區營造」這樣的共同價值觀的有志之士私下進行資訊交換,如果可以有充分時間進行旅遊,投入心力和金錢造訪當地,學習未知的文化,樂在其中,與夥伴一同工作。即使是分隔兩地,一面思考如何有助於對方,同時活在當下,活出自己,這樣的關係非常美好,不是嗎?

至少,從這次看到的尾道和臺灣之間像是來回的波浪不斷推波回應般深刻交流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困境時,也能夠進行跨越國境、價值觀相通的正向積極交流。

標題圖片:於廣島縣尾道市舉辦的「尾道的台灣小宇宙」的入口階梯(「尾道空屋再生計畫」提供)

臺灣 建築 廣島 地方創生 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