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編纂日本首部臺語辭典的小川尚義

歷史 語言

福建省南部的「閩南語」在臺灣通行,現在稱為「臺語」,臺灣民眾在日常會話經常使用,生生不息,至今通用。關於臺語,有一位日本人曾經念念不忘要完成首部臺語辭典。本文為長期連載專欄「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的最終回。

為了與臺灣人溝通

愛媛縣松山市有一家「愛媛人物博物館」。小川尚義作為生於愛媛的偉人,從設立初始便展示其中。雖然語言學界定位他是「臺灣語言學的先驅」,奠定了臺灣語言學的基礎,但幾乎沒有愛媛縣民知道他的豐功偉業。

1895年,日本將臺灣劃入版圖,苦惱於如何統治臺灣,最後採取英式與法式的折衷方法。首先仿效英國,以臺灣總督為最高行政長官;而實際治理層面,則是採用法國的內地延長主義。雖然已經確立統治方法,但如何與當地的臺灣人溝通,仍是一項難題。

雖然現在臺灣的通用語是北京話,是由於日本敗戰後放棄臺灣,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所規定 的語言。日本統治時期的庶民語言,則是福建省南部移民所使用的閩南語,以及來自廣東省的客家移民所使用的客家話。今日,閩南語亦稱為臺語。

理解閩南語的日本人極為少數。再加上一般臺灣人很少能上學,即使可以會話溝通,卻 無法讀書寫字。另一方面,原住民族裡每個族群的語言都不同,亦無文字,也沒有上學的習慣。因此從統治臺灣初期開始,日本政府著手進行的施政方式為本系列專欄曾經介紹過的「日語傳習所」,由伊澤修二提案設置,用以教導臺灣人日語。

1896年10月,有一位青年從帝國大學文科大學畢業,前往臺灣總督府學務部就職。他便是當時27歲的小川尚義。他獲派至編纂科,以編纂主任的身份,編製在國語傳習所使用的教科書。

正岡子規贈送的一首餞行的俳句

小川生於1869年,出生地位於現在的愛媛縣松山市勝山町。他是士族丹下尚逸與妻子Mura(ムラ)所生下的三男,3年後過繼給小川武一為養子。1878年進入松山中學就讀,當時就讀這個學校的還有小川母親那邊的親戚秋山真之──日後成為帝國海軍的知名參謀,以及下一屆的學弟勝田主計──日後曾任大藏大臣(譯註:相當於臺灣的財政部長)。

小川從松山中學畢業後,便進入第一高等中學校(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就讀。當時,年長2歲的夏目漱石與正岡子規亦在該校就讀,從那時起,小川便與正岡子規熟識。雖然由於腳氣病曾一度休學,但之後升入本科的文科;1893年9月,進入帝國大學文科大學的博言學科就讀。 為現代日語語言學奠定基礎的上田萬年教授任職於該學科,於是小川便接受了上田教授的教誨與薰陶。學生時代信仰基督教的同時,亦為天皇崇拜者。小川發揮語言天賦,德語、英語、希臘語和拉丁語都極為拿手,用來閱讀聖經,或是翻譯牧師的宣教內容,當作打工以賺取學費。或許是經過謠曲(譯註:日本古典戲曲能樂的臺詞腳本)的訓練,聽力極好,發音 漂亮。特別是英語發音的程度優異,連外國人也不禁讚賞。

3年間的大學生活結束後,小川便前往臺灣總督府就職。臺灣總督府委託上田萬年教授推薦人才,派遣至臺灣製作臺語辭典,小川因而獲得推薦,決定前往臺灣。

小川想到自己若前往臺灣赴任,便見不到正岡子規,因此返回家鄉之前,先去拜訪子規。子規非常高興,做了一首俳句為小川餞行:「十年汗水於道後熱水一浴而清」。1953年,四國舉辦國民體育大會,作為道後溫泉本館的系列溫泉「道後溫泉椿之湯」亦在同年開設,該溫泉將俳句裡的「道後熱水」改為「道後溫泉」,刻在浴池裡用來加熱泉水的湯釜之上。

小川尚義,結婚35週年紀念照片(愛媛人物博物館提供)
小川尚義,結婚35週年紀念照片(愛媛人物博物館提供)

小川的臺語辭典獲得讚賞

從在學時期開始,小川便對臺灣這塊新領土的語言感到興趣,曾想實地考察那是何種語言,這便是他前往臺灣總督府就職的理由。

小川首先選出日常使用的6500個日語詞彙,譯為臺語。除了編製教科書之外,同時也蒐集足以表達日語的臺語詞彙,製作數量龐大的對譯紀錄。1898年,小川完成日本首部臺語辭典『日臺小辭典』,由臺灣總督府出版發行。這部辭典厚達315頁,以五十音順序的日語表記出臺語的發音與漢字。學務課將小川的稿件委託給總督府國語學校的吉島俊明教授進行校正,更經過小川的前任上司,也就是總督府學務課顧問的伊澤修二修訂增補之後才告定案,首次送付印刷,在編輯製作上非常謹慎細心。

日本首部臺語辭典喚起了巨大的迴響。小川任職於學務課僅僅1年半,便翻譯了6500個臺語詞彙,讓後藤新平為首的總督府幹部都驚歎不已。雖然受到眾人認可,覺得「關於臺語的事情就問小川」,但是他並未就此滿足,繼續研究更好的表記方式。各界多方使用『日臺小辭典』,獲得讚賞的同時,眾人也希望能有辭典可以收錄更加豐富的語彙並分門別類。

『日臺小辭典』問世的6年後,亦即在1904年,杉房之助所編纂的『日臺新辭典』由日本物產合資會社出版發行。因此,小川便決意編纂易於使用且依照類別表記的辭典。後藤新平請託當時的日本總理伊藤博文為這部辭典題字,由臺灣總督府出版發行,該辭典名為『日臺大辭典』。

這部辭典的構成從「臺灣語言分佈圖」、「臺語數量詞比較表」與「序言」開始,其後為「臺語發音」、「凡例」與「日臺大辭典」。辭典亦附有「筆劃順日臺字音便覽」、「百家姓」、「臺灣地名」、「舊臺灣度量衡 附錄貨幣・時間」與「對於血緣親戚的稱謂」等項目。最後是小川撰寫的「本書編纂始末」。

成為頂尖人物,擔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日臺大辭典』發行後不久,便發生庫存不足的狀況。隔年1908年增刷,以1圓50錢的價格販賣。由於份量實在太過厚重,僅取「日臺大辭典」的辭典部分,製作成千餘頁『日臺小辭典』,由大日本圖書出版,販賣價格為1圓20錢。小川成為臺語研究的頂尖人物,擔任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教授,兼任臺北高等商業學校的校長。

臺北帝國大學建校後,小川於1930年就任文政學部教授。關心的對象不僅限於臺語,小川也對原住民族的語言抱有興趣,由於曾前往當地並進行田野調查,其後以臺灣總督府編纂的名義,出版了蒐集臺灣南部排灣族語言的『排灣語集』,『泰雅語集』與『臺日大辭典』的上卷亦付梓出版。

1933年,『阿美語集』與『臺日大辭典』下卷也由臺灣總督府出版,小川持續進行研究活動,著述不倦。1935年完成了『臺灣高砂族原語傳說集』,此書可說是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由臺北帝國大學語言學研究室編輯的名義出版問世。此論著獲得高度評價,隔年榮獲學士院恩賜賞。

回到故鄉松山之後,在享受喜愛的下掛保生流(譯註:日本能樂的一個流派)歌謠之外,仍然抽空持續寫作。1938年以臺灣總督府編纂的名義出版『新訂日臺大辭典』上卷。1947年11月20日,小川結束了78歲的生涯。

小川所留下了兩部『日臺大辭典』與『臺日大辭典』,不僅作為臺語研究的聖經,備受重視,在理解臺灣的文化與習俗上,亦有著莫大的影響。小川正是奠定了臺灣語言學基礎的日本人。

小川尚義,學士院恩賜賞得獎紀念照(愛媛人物博物館提供)
小川尚義,學士院恩賜賞得獎紀念照(愛媛人物博物館提供)

寫在連載完結之際

從開始撰寫「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專欄起,不知不覺已經過了5年。這段期間連載撰寫的人物多達24名。若重新回顧內容,非常驚訝如此多的優秀日本人曾參與臺灣的近代化,留下了一番豐功偉業。雖然知道尚有許多日本人,盡心盡力於臺灣的近代化,但在此欲將專欄告一段落。向閱讀本系列的讀者們表示感謝,謝謝您。

參考文獻

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言語文化研究所編,『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臺灣資料研究』(2005)

標題圖片:PIXTA

臺灣 日本統治時期 臺語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