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屋分租漸趨流行

社會 生活

為了挽回過去30多年單人和雙人家庭的成長對社區聯繫的破壞,在日本越來越多的人響應全球「共享經濟」意識,開始接受集體生活方式。

新的生活方式

在過去的30多年裏,日本的家庭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三代家庭轉變為單人家庭,現在有1/5的人口獨居。日益成長的隱私意識和獨立性的代價就是加劇了孤獨和社會疏離感。房屋分租(Sharehouse)在日本由來已久,最初始於專供短期居留外國人群住宿的簡陋房屋。房屋分租如今的興起,標誌著社區聯繫的復興。

日本的房屋分租潮流到來較晚,但日本開創了一系列反映各種生活方式的創造性的公共家庭,從身無分文的城市藝術家,到農業熱愛者,到年輕的父母。全國2,800個房屋分租集結了志趣相投的人們,無論是程式編輯員,還是攀岩愛好者、鉤針編織愛好者。另外,房屋分租也滿足了如單親媽媽和老年人等缺少服務的社會群體的要求。

橫濱的Sharenest就是其中的一員。Sharenest是由房產中介商酒井陽佑於2013年興辦的,他希望聯手他的祖母營造出一種溫暖的氛圍並提供健康的烹飪飲食。他們提供的服務被稱作Obāchan Concierge(管家奶奶)。岩井純子是一位有兩個孫子的62歲婦女,1周3次來房屋分租做晚飯、打掃客廳、洗衣服。像世界上所有20多歲的年輕人一樣,這裏的6位房客十分感激能在這裏享受營養豐富的晚餐和剛洗過的衣服,而不再是泡麵,或找不到乾淨的襪子。

「Obāchan Concierge」岩井純子說:「來到這裏讓我覺得自己更加有活力。」

「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看到他們給我留下『真是太棒了,謝謝您!』這樣的便箋。在家裏吃完飯以後沒有人會真心說一聲『謝謝』」,岩井說,「它讓我的家務變成了一項真正的工作。來到這裏讓我覺得自己更有活力。」

為弱勢群體服務

長期孤獨生活是65歲以上老人(到2025年將占日本總人口的3分之1)的主要問題。許多老人獨居,而且隨著老年人數日益成長,這種情況會變得更加嚴峻。根據「國家人口和社會保障研究所」預計,到2035年,單身住戶將占日本家庭的近40%。無親緣關係的新生代和90歲老人共享同一空間的多代家庭也許是一個解決辦法。

當代房屋分租Sharenest的客廳。它與過去那種燈光昏暗的宿舍大不相同

「如果都是老年人聚在一起,那麼他們只會談論疾病和死亡,或還有多少年可活,這很不健康。但如果他們身邊能有像孫子一樣的年輕人,情況就會很不一樣了」,川崎房產中介商Stone的社長細山正則如是說。Stone經營了11家房屋分租,包括1家多代房屋分租和4家單親媽媽房屋分租。

單親媽媽是日本最弱勢的群體之一,其中有55%的單親媽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許多單親媽媽原來是家庭婦女,現在卻要全職工作,獨自養育子女,同時還承受著分居或離婚帶來的情緒影響。Stone的房屋分租為同病相憐的母親們提供了互相支持的環境和每週1次的保母服務,以此來減輕她們的這種壓力,同時讓孩子們也有了新的玩伴。

「有時候孩子們很困惑,因為有些母親會因為一些事情對他們發脾氣,而他們自己的母親卻不會對這樣的事情發火。但是最後他們習慣了,並懂得人們有不同的價值觀,這點非常重要」,細山說道。「過去,孩子們是由社區養大的,任何人都可以責怪其他人的孩子。但後來這種情況不再見到了,但我認為有些人還是希望重回到那種狀態中去。」

回歸社區?

房屋分租正在喚醒核心家庭的日本傳統社區意識。社會學家Maren Godzik形容戰前家庭「具有滲透性」,人們經常串門子,借用收音機甚至是浴缸。

共同生活,「鞋」滿為患的門廳

相比之下,起始於50年代的公寓建築被形容為「車廂式的隔離」。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在過去的幾10年裏,較長的工作時間和不斷膨脹的個人主義,已導致了相互獨立的趨勢和社區關係的緊張,大家都認為社區關係就是煩人和浪費時間,完全沒有必要。在日本,「ki o tsukau(顧及他人)」的社會責任——在考慮自己的感受之前首先考慮他人感受,並依此行事——更是為這種互動增加動力,鼓勵人們寧可選擇獨居,也不願總是考慮他們室友的需求。

不過,有些人發現孤獨的壓力比必須與他人相處的壓力來得更大。而且,很多年輕人對於擁有自己的房子越來越不感興趣,而且也越來越沒有能力負擔,他們願意和其他人分享空間。社會學家發明了術語satori sedai,即「覺悟的一代」,用來形容那些如同僧侶般缺少物慾的、年輕且沒有經歷過泡沫經濟繁榮歲月的人們。

將這種空間分享做到極致的是「澀家」(Shibuhouse),「一群」居住在東京市澀谷區中心地帶的一棟4樓樓房中的房客,現約有25名。而他們的人數最多時曾經達到過50名,他們用一個權宜之計來安排睡鋪:在滿是被褥的地板上由房客為自己尋找一個空舖位。齊藤圭太,這個集體的創始人之一,意識到空間變得太擁擠,於是在一些人開始睡在樓梯上時,他決定將房客減半。但是這種原來的家庭住宅還是顯得有點「超負載」。

儘管沒有私人空間,如此苦行僧般生活的好處在於可以自由地進行藝術創作和開辦派對(這群人會定期舉辦展覽,地下室還有DJ廳和活動空間)。而且在活力四射的澀谷地區中心地帶,每月的租金僅需要40,000日圓。時裝設計師、攝影師和插圖畫家聚首同一屋簷下,他們中一些人有時回郊外的父母家短住,在那裏充電,有時回Shibuhouse居住,在此進行創作活動。

暗淡的過往,時尚之今日

大量的以志同道合者為中心的房屋分租在過去兩年迅速興起。Colish——一個專為當前和未來房屋分租經營者徵集室友的廣告網站,展示了大量具有獨特賣點的房屋:為貓迷們提供的充滿貓咪的公寓,為立志做主廚的人提供的廚房寬敞的公寓、為熱衷有機種植者提供的帶有小菜園住宅等等。

這種模式同歐洲和北美的十分不同,歐美的分租房通常是帶有多個臥室的原家庭住宅,通過分享緩解經濟壓力。在日本,建築物的翻新重建週期較短,這使得80年代和90年代經濟實惠的單身公寓激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嚷嚷著要搬出父母家。房屋分租,與個人租房房租相當,卻較少有隱私,因而運營商有必要提供經濟實惠以外的其他好處來吸引人們。

房屋分租早期的形象是為經濟泡沫年代來日本的外國人設計的「小型旅館」,他們由於高昂的初始成本和房東的歧視,很難租借到單獨的公寓。這種與外國人的連帶關係負面地影響到了「房屋分租」這個詞語,對於日本許多老人來說,他們擔心住宅附近一旦擁有這種設施會導致喧鬧、生活垃圾的不當丟棄、甚至犯罪行為。

但是房屋分租由於發展變化,早就不再是當初那種骯髒公寓了。經濟泡沫破滅,低房租住房需求成長,分享「宿舍」開始興起。這樣的「宿舍」裏,住戶擁有一個個人臥室,並集體共享一個走廊和洗衣機、洗手間以及淋浴之類的設備。房屋分租的又一次改革出現在21世紀初期,「設計師之家」開始流行,為年輕專業人士專門設計的公寓也引領了「設計師房屋分租」的湧現。

社區化模式的出現始於2010年前後,由於日本經濟衰落一直持續到了後泡沫時代的第2個「迷失的10年」末期,尋找合適的結婚對象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導致很多人開始重新考慮他們的生活方式,並試圖擴大社交圈。2011年有一部名為《Sharehouse》的電影幫助宣傳了這個概念,並改變了人們心裏固有的形象,影片中的分租房不再是「生活困難人士」的住居,而是一個可以找到友誼甚至是愛情的地方。

渴望人類接觸

房屋分租流行的另一個因素,是從國外留學或旅行回來的年輕人想重新營造他們在其他國家的分租房屋或青年旅社裏經歷過的那種輕鬆友好的氛圍。

戶谷博隆展示「Well洋光臺」備貨充足的食物儲藏室

這些年輕人中有1位叫戶谷博隆,他在印度的1個小村莊待了4個月,回到日本反而不再感覺到家的氣氛。為了重新找到住在小村莊的感覺,他於2007年搬進了橫濱的1家叫「Well洋光臺」的房屋分租。但是和那時多數房屋分租一樣,「Well洋光臺」的經營更像是宿舍,房客很少互相交談。戶谷和住在那裏的1位英國男士一起開始了一次「小革命」,試圖讓大家更多地交談和互動。

「房屋分租在日本比融合多種文化的國家更難做。住在一起時,自然會發生你不贊同的事情,所以你需要討論。外國人比較擅長於此,因為他們的社會融合多種文化」,他說道,「在日本,人們通常注重的是和諧和團結,但如果你強制它,那麼這種團結就會是低質的。」目前,Well洋光臺大約有5名非日本籍房客。

戶谷在Well洋光臺遇見了他的夫人,也就是在這裏,他們和他們的3歲女兒以及其他30多個人一起居住著,其中包括另外4對夫婦和1個寶寶。戶谷逐漸建立起了社區,開闢了一個有機種植菜園,並主導了1個廚房共享計劃「在廚房裏」——人們可以留下自己做的食品、飲料甚至飯菜給其他人分享。他盡力避免為這「一大家人」制定規矩,更願意讓人們自己約束自己。和很多其它的集體住房不同,這裏沒有規定人們必須用餐的固定時間。

「我們的理念是讓人們自由自在、獨立且不受約束,所以大家不需要一起吃飯。沒有這個義務。所有的事情,包括打掃,都視各人的心情由他們自己決定」,戶谷說道。

Well洋光臺的廚房,是個生氣勃勃的地方;不制定規矩並不意味著在用餐時間缺少合作

房客們說,這樣明顯缺乏規矩的方式使得Well洋光臺運行自如。沒有事先制定的規矩,這使大家一有空閒就能很自然地想主動做出貢獻,並且能在較忙時避免家務雜事的打擾。

戶谷說他們分享的一個核心原則是「打擾別人的自由」。因為人們住在一起時不可避免地會打攪別人,尤其是在有孩子的情況下。「有一次我的女兒用紅筆在牆上畫畫,這就是會煩擾別人的那類事情,但它給與了每一個人隨心所欲做自己的事情和接受彼此的自由」,他說。

在日本,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般生活。面對單身家庭日趨增加的形勢,房屋分租雖然難有扭轉局面的「回天之力」,但它卻在獨居家中的選項之外,為越來越多的房客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2016年2月英語初稿。本文基於日本再建基金會關於日本居住環境的研究撰寫)

生活方式 社區 住房供給 房屋分租 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