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萬眾神》入門

從神話傳說中蛇的「真身」,看古代日本人的信仰和生活

歷史 文化 生活 觀光旅遊

蛇經常出現在日本的神話傳說中,其中既有八岐大蛇那樣的恐怖的巨型怪物,也有神靈以蛇形現身的故事。今年正值乙巳年,本文邀請神話學者平藤喜久子教授和我們一起回顧蛇與日本人以及神靈的關係。

平藤喜久子 HIRAFUJI Kikuko

國學院大學神道文化系教授。1972年出生。專攻神話學。同校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著作有《走進『神話』帶你進入能親身體會古事記、日本書紀故事的風景和神社》(集英社,2022年),《在神話中追尋日本眾神》(築磨書房,2021年)等。

蛇在世界各地的神話中均有登場。它不斷蛻皮成長,是生命力和永生的象徵;它又能以蛇毒致人死亡,所以也是人們恐懼的對象。在日本繩文時代的土器中可以見到許多蛇形紋樣,為此有觀點認為,當時就已經出現了原始的蛇信仰。

平藤教授說:「繩文時代的人是把蛻皮的蛇當作死而復生的生命的象徵了吧。我想,對他們而言,蛇是既常見又神秘的生物。」

八岐大蛇象徵著什麼

編纂於8世紀的《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記錄地方傳說和土特產的文獻)中,有跟狗、鹿、野豬等動物相關的傳說,蛇也多次出現。

「日本神話裡出現的動物都與古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彌生時代,水稻種植不斷推廣,人們就把水田和水渠等水邊常見的蛇當作水神或水神的使者來信仰。穀物的生長不能缺水,所以蛇也是農耕神。此外,在有些傳說中,因為閃電形似蛇,所以還視蛇為雷神。」(平藤教授)

另一方面,世界神話中有許多英雄斬殺蛇怪的故事。在日本,須佐之男殺死八岐大蛇的傳說膾炙人口。關於這個故事,有幾種解釋。

八岐大蛇想要吃掉櫛名田比賣(又名「奇稻田姬」),卻被須佐之男救下。這個故事一般解讀為櫛名田比賣是象徵水田的神,八岐大蛇是狂暴的水神,須佐之男則是打敗八岐大蛇、竭力治水的神靈。

「八岐大蛇有1個身體,8個腦袋,8條尾巴,身上長著苔蘚、絲柏、杉樹,身長跨越8道峽谷和山峰,讓人聯想到出雲國(島根縣東部)的肥河,也就是現在的斐伊川。這條河為農耕提供水源,時而也氾濫成災。蛇妖每年來到人間吃姑娘的情節,可以解釋為意味著斐伊川時常發生的氾濫。」(平藤教授)

也有觀點認為這個神話與出雲的鐵文化有關。平藤教授解釋說:「神話提到八岐大蛇『雙眼像酸漿果一樣紅,腹部沾染著鮮血』,容易讓人聯想到製鐵時的火焰,而且還從尾部生出了看上去像鐵劍一般的神劍——草薙劍。」

出雲地區大約從1400年前起就流行「TATARA製鐵」——用砂鐵和木炭製鐵的技術。《出雲國風土記》(733年)記載,「此地生產的鐵質地堅韌,最適宜製作各種工具」。

「西元前15世紀左右確立世界最早鐵文化的西臺(曾居住在土耳其附近的古老民族)也有類似的神話,講的是蛇妖伊盧揚卡(Illuyankas)被英雄胡帕西亞斯(Hupasiyas)殺死的故事。胡帕西亞斯召開宴會,引誘蛇妖出洞大吃大喝,等它胖得進不了洞,便趁機將其殺死。先灌醉後再殺死這點也是相同的。神話讓人聯想到東西文明和製鐵的歷史。」

三輪山的蛇神

在全世界的神話和民間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和動物結為連理,卻因看破對方真身而勞燕分飛的故事。日本有一個傳說,一個男子初戀的女性是一條蛇,生下的孩子也是蛇。不過最有名的當屬奈良縣三輪山神大物主神現形蛇身的神話。

《日本書紀》記載,大物主神夜晚來到孝靈天皇的皇女倭跡跡日百襲姬命處共寢,但皇女卻不知道他的真面目,於是請求丈夫早上現身。丈夫告訴她早上打開梳妝匣看,但前提是不許吃驚。第二天,妻子打開匣子,看見裡面有一條漂亮的小蛇,不禁發出驚呼聲。丈夫深感受辱,一怒之下回了山裡。

倭跡跡日百襲姬命打開化妝匣,發出一聲驚呼(插圖:Satō Tadashi)
倭跡跡日百襲姬命打開化妝匣,發出一聲驚呼(插圖:Satō Tadashi)

《古事記》裡也有類似的神話。妻子不知丈夫的真面目,想探明其真身,於是拿針穿上麻線,紮進他的衣襟處。天亮後,妻子循著線追去,發現線鑽進了門的鎖孔裡,一直連著三輪山的神社。這是暗示丈夫其實是一條可以穿過鎖孔的小蛇。

三輪山山腳下的大神神社境內有一棵「巳神杉」,相傳裡面住著一條白蛇,是神的化身。它能保佑人們諸事順遂,又因為蛇象徵「再生」,當地人將其奉為藥神。據說每當瘟疫流行,人們就會供奉雞蛋以祈福。也有與釀酒相關的傳說,所以它也是酒神。如今杉樹前依然供奉著酒和神喜歡的雞蛋。

巳神杉前供奉著酒和雞蛋(PIXTA)
巳神杉前供奉著酒和雞蛋(PIXTA)

為八百萬眾神帶路的海蛇

蛇和虛構的生物密切相關。龍的身形如巨蛇,體覆鱗片,頭頂鹿角,雙目炯炯有神,四足生利爪,長有長須和鬃毛。

在中國古代,龍寓意吉祥,是權力的象徵。它既是江河湖海的統治者,也是呼風喚雨的水神。一般認為龍是彌生時代,最晚也是3世紀左右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因為已有龍形圖案的彌生土器和銅鏡出土。

「在佛教傳播的過程中,龍的形象也得到傳播。八岐大蛇雖然是巨蛇,但到了中世,逐漸被賦予龍的形態。」(平藤教授)

日本本土的蛇信仰和龍神信仰重疊,蛇和龍的界線日漸模糊。

11月(舊曆10月),日本各地的八百萬眾神齊聚出雲,召開為世人牽紅線的會議,名為「神議」。此時各地都沒有了神靈,所以一般將這個月叫「神無月」,但唯獨出雲叫「神在月」。

眾神聚集到出雲大社以西1公里左右的稻佐之濱。高天原的使者就降臨在這片海灘上,跟治理地上國度的大國主(出雲大社的主神)談判「讓國」一事。每年11月,出雲大社在稻佐之濱舉行迎神儀式。把眾神帶到出雲大社的使者,便是大國主的神使龍蛇神。當地人相信,龍蛇神能保佑耕種和漁業豐收以及家族興旺。

「神在月」時迎接八百萬眾神到來的稻佐之濱(PIXTA)
「神在月」時迎接八百萬眾神到來的稻佐之濱(PIXTA)

龍蛇神的真身是南海海蛇的一種,名為黑背海蛇(又稱「黃腹海蛇」)。神在月的時候,黑背海蛇正好隨著暖流到達出雲近海,有時還會漂到海邊。出雲地區將其稱作「龍蛇大人」。不僅出雲大社,黑背海蛇漂流到的其他地方,如佐太神社和日禦碕神社也有供奉龍蛇神的習俗。民間也習慣在家中神龕供奉龍蛇神。

為什麼黑背海蛇是神的使者?一般認為日本自古信仰的眾神是從天上降臨,辦完事後就會回天上去,但也有人認為眾神是從海對岸的「常世國」來到現世,再渡海回去。在這一背景下,便產生了渡海而來的黑背海蛇是常世國神使的說法。附帶提一下,黑背海蛇屬於眼鏡蛇科,據說有劇毒。

探訪神話發源之地

斐伊川。不同季節和時間,神話中的風景千姿百態(2024年,平藤喜久子攝)
斐伊川。不同季節和時間,神話中的風景千姿百態(2024年,平藤喜久子攝)

平藤教授多次到訪出雲,並將探訪神話相關之地視作畢生事業。她說,神話涉及的地方很多,但希望大家先來看看斐伊川,這裡是須佐之男殺死八岐大蛇的地方。「飛機降落時,從空中俯瞰大地,可以看到一條曲折蜿蜒的河流,感覺確實像條大蛇。」

斐伊川流經島根縣東部,注入宍道湖。順著河邊步行前往上游的奧出雲,沿途有一座湖名為櫻大蛇湖,是治水修建水壩形成的湖泊。

櫻大蛇湖上空飄浮的彩雲(2021年,平藤喜久子攝)
櫻大蛇湖上空飄浮的彩雲(2021年,平藤喜久子攝)

「幾年前我去那裡時,湖面上空飄浮著七彩祥雲。我想起《日本書紀》中記載著『八岐大蛇上有群雲』。而且在全球很多地方的傳說中,彩虹是蛇的象徵。我當時很激動,感覺就像真的遇到了八岐大蛇。」

神話傳說中的蛇有神靈化身的小蛇,有蜿蜒蛇行、時而氾濫的河流的象徵,還有為八百萬眾神引路的海蛇…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形象,古代日本人的生活和大自然的關係逐漸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熟悉了神話故事,或為我們的旅行增添別樣的趣味。

撰稿:板倉君枝(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Satō Tadashi(插圖)

日本 神社 宗教 出雲大社 古事記 日本書紀 神話 神社佛閣 蛇年 八岐大蛇 須佐之男 櫛名田比賣 草薙劍 鐵器 製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