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歷史性的一年——系列紀念活動展望

政治外交

紀念日與創造新的記憶

2015年也已跨入第三個月,帶「5」的年份從來都以歷史事件多而聞名。 1895年的《馬關條約》、1905年的《朴茨茅斯條約》、1945年的戰敗和停戰、1955年的「55年體制(*1)」、1965年的日韓邦交正常化等,單是出現在教科書中的基本事例,就已不勝枚舉。今年恰逢戰後70週年,更不乏各種話題,所以對於這種歷史紀念日,瀰漫著一種比往年更為緊張的氣氛。

這樣的紀念日不僅會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還會為現在的政權、社會賦予一個重新評價和解釋歷史的契機。除了回顧過去和再次確認現有的歷史認識外,設置這種紀念日也是為了創造新的記憶。正因為如此,相較於歷史本身,紀念日相關活動必然會更多地反映時下政治和社會的意圖。

本文將聚焦日本與中國、臺灣,針對2015年內的整十週年歷史紀念日做一次梳理總結。這些紀念日的相關活動或許都帶有各國和各自社會的目的。

1915年5月7日/5月9日

大家是否知道這個日子?100年前的1月18日,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提出了被稱為《二十一條》的要求。這個《二十一條》被視為近代日中關係的轉折點,而今年正值日本提出該要求100週年。儘管中國政府並未原封不動地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但修訂方案出爐後,日本於5月7日下達了最後通牒,中國政府於5月9日接受了方案。在20世紀的前半期,中國曾經以5月7日或9日為「國恥紀念日」。

這份條約中包含了日中合辦警察等連歐美列強也覺得過分的諸多要求,不僅中國國內,歐美國家也發出了反對之聲。鑑於這種狀況,日本刪除了部分要求,制定了修正方案。但即便如此,依然受到國內外的強烈反抗和不滿。日本的對華要求,較之歐美列強協調之產物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這是日本在中國國內民族意識不斷高漲時期的單方所為,因而日本就作為首要的「侵略者」被銘刻在了人們的記憶之中。

中國政府接受修訂方案後,日中兩國依據這個《二十一條》簽訂了多項條約和協定。儘管內容涉及諸多方面,但日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延長和進一步鞏固在日俄戰爭中獲得的滿洲利權,並且,伴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徳宣戰及德軍的投降,日本還迫使中國承認其繼承德國在山東省的權益

這個《二十一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推進的。當時的日本首相是大隈重信,外相是加藤高明,駐華公使是日置益。縱觀近現代日中關係史,甲午戰爭和九一八事變等固然是重大轉折點,但也有不少人將這個《二十一條》視為日中關係走向惡化的轉折點。同時也可以認為,因日本開始單方推行獨立於歐美的對華政策,由此而引發了歐美對日本的警惕心。今年大概並沒有什麼專門紀念這個日子的活動,但戰前曾被指定的紀念日期就是5月7日或9日。

1945年9月3日

6月22日是《日韓基本條約》簽署50週年,接下來的7月7日是「七七事變紀念日[日中戰爭(抗日戰爭——譯註)爆發]」,8月15日是二戰停戰日,而今年特別引人注目的是9月3日。日本於1945年8月14日接受了《波茨坦宣言》,昭和天皇於次日的8月15日通過廣播向全體國民宣布戰爭結束。之後,9月2日,有關各方在停靠於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了投降書籤字儀式。日方簽字代表是外相重光葵和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

當時,簽字的國家和地區除了英美中蘇這四大同盟國外,還有法國、荷蘭、澳洲、加拿大和紐西蘭。因此,一般所說的「VJ Day」(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指的是9月2日。但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中國於9月3日在重慶舉行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活動,所以將9月3日定為了紀念日;此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也將9月3日作為勝利紀念日。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是以8月15日為紀念日的,但後來為了與蘇聯保持一致,隨後也將9月3日定為了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014年,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再次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並使之制度化。今年又恰逢戰後70週年,據說中國計劃舉行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等領袖出席的閱兵儀式等一系列活動。普丁總統出席閱兵儀式被認為是對習近平國家主席5月8日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相關活動的回禮。

另外,正如前文所述,現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也將9月3日作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上世紀50年代曾將其稱為「軍人節」,而現在的馬英九政府也表示將舉行某些70週年紀念活動,9月3日或許會成為一個候選。

1945年10月25日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進入十月之後,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國慶節)」,10月10日是臺灣的中華民國的「建國紀念日(雙十節)」。但還有一個希望大家注意的日期是10月25日。在日本,恐怕人們都不會覺得這一天有什麼特別。而在臺灣,它即便不及1947年「二・二八事件」紀念日的2月28日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戰日的8月15日那麼意義重大,但仍然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紀念日。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統治結束,安藤利吉總督將統治權歸還給同盟國及中華民國政府代表陳儀,陳儀「接收」了統治權。日本對朝鮮半島的統治在1945年8月15日劃上了句號,而在臺灣則延續到10月25日。臺灣將10月25日稱為「光復節」,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是假日,但進入本世紀後,這一天就不再是假日了。

在國民層面也應以更寬闊的視野認識歷史

2015年,在迎來戰後70週年之際,想必這些紀念日會再次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這是對日本的「歷史問題外交」的考驗和挑戰。政治家們屢屢提及的「妥善應對」、「妥善處理」這類措辭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有必要對此加以思考。不過,除了國家層面的應對外,國民層面的認識也很重要。在東亞地區交流活動日益活躍的今天,各國很難擁有統一的歷史觀,而且也有必要研究是否存在這種必要性。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通過鄰國的歷史紀念日感受鄰國的歷史觀。

開始於1945年8月15日的日本的「戰後」,卻連作為戰後70週年起點的8月15日這個紀念日期,各方都無法保持一致——中國重視9月3日,臺灣又一直把10月25日作為光復節。儘管應該接受這種多樣化的歷史觀,但同時也有必要以更廣闊的視野把握自己的歷史觀。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圍繞這些紀念日展開活動時,越是執著於各自國家和社會的特有背景,那麼互相刺激對方民族主義情緒的危險性就越大。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使那些環繞於歷史紀念日儀式和活動中的邏輯和情感逐步走向相對化。

(2015年3月16日)

(*1) ^ 指的是日本政壇自1955年出現的一種體制,即政黨格局長期維持執政黨自由民主黨與在野黨日本社會黨的兩黨政治格局。一般認為該體制結束於1993年。

中國 日本 川島真 馬英九 習近平 臺灣 歷史認識 日中戰爭 Kawashima Shin 日韓基本條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 二十一條 戰後70年 邦交正常化50週年 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