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共生:二十四节气在日本

小暑

文化 生活 自然与环境

出梅后,天气正式炎热起来,小暑到来。暑热与日俱增,直至下一个节气——大暑。

小暑相当于公历的7月7日前后。何时出梅很受关注,各地也越来越频繁地遭遇大暴雨和局部短时强降雨。从这天起到立秋(8月7日前后)称为“暑中”,之后是“残暑”。蝉开始鸣叫,荷花次第盛开。

七夕(7月7日)

七夕是日本的“五节句”之一(五节句指的是1月7日“人日”、3月3日“上巳”、5月5日“端午”、7月7日“七夕”、9月9日“重阳”——译注),蕴含着多种文化内涵,包括祈祷丰收的仪式,源于中国的牛郎织女的七夕传说,祈祷裁缝和织布技术精进的祭神仪式“乞巧奠”,以及年轻姑娘为迎神而纺织和服布料的“棚机津女”信仰等等,一直传承至今。

根据奈良时代流传至今的七夕传说,天帝看到女儿“织姬”每天勤于织布,无心玩乐,于是将她许给了老实肯干的牛郎“彦星”,二人喜结连理。然而婚后他们却耽于享乐,天帝被触怒,将织姬和彦星分隔在银河两岸,使其专心劳作。不料二人日日以泪洗面,根本无心工作。于是天帝许诺二人,只要勤恳劳动,即可在每年7月7日见上一面。织姬是天琴座一等星“织女星”,彦星则是天鹰座一等星“牛郎星”。到了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两颗星在夜空中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景象。

在小竹枝上挂上写有心愿的五色纸签,这一习俗始于江户时代。五色源于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说,本来是青(绿)、赤、黄、白、黑五色,但黑色被视为不详,所以改用紫色。

七夕节(图片:PIXTA)
七夕节(图片:PIXTA)

七夕要吃“素面”。只消水煮3分钟即可食用,放入冰水冰镇,就是凉面。料汁用大葱、生姜、紫苏、蘘荷等调味,把面条放进去蘸着吃。据传奈良时代吃的不是素面,而是将小麦粉和米粉揉成面团,再拉成细绳粗细的“索饼”,后来才变成了“素面”。

素面(图片:PIXTA)
素面(图片:PIXTA)

入谷牵牛花节(7月6日-8日)

明治初期,东京入谷有十多家绿植店开始种牵牛花,几经品种改良后花开越发娇艳,受到好评,于是便办起了“牵牛花节”。1913年曾一度中断,1948年在当地热心人士的助推下重开。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参与,热闹非凡。

入谷的牵牛花市场(图片:日本网)
入谷的牵牛花市场(图片:日本网)

浴衣

浴衣(夏季穿着的和服——译注)起源于汗蒸浴为主流的平安时代(794-1185年),贵族入浴时或入浴后会穿一件单层的夏季和服“帷子”(katabira),洗浴时穿着的叫“汤帷子”(yukatabira)。安土桃山时代(1568-1603年)泡澡盛行后,泡完澡后穿在身上吸汗的衣服开始被称为“浴衣”(yukata)。进入江户时代后,公共浴池“钱汤”开始普及,浴衣也在平民中传开,逐渐变成了睡衣。而到了江户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把浴衣当便服穿着,开始流行在盂兰盆节和看夏季烟花时穿浴衣出行。

身着浴衣手拿团扇的女性(图片:PIXTA)
身着浴衣手拿团扇的女性(图片:PIXTA)

东京浅草寺的酸浆花市(7月9日-10日)

酸浆花市在观音菩萨的结缘日举办,市集上售卖酸浆果,这两天参拜观音菩萨功德翻倍,是为“功德日”。酸浆是吉祥之物,日语写作“鬼灯”,据说红色能驱散夏乏,有招福之意。酸浆、捞金鱼、风铃……市场上随处可见夏季的风物诗。

挂满酸浆和风铃的浅草酸浆花市(图片:PIXTA)
挂满酸浆和风铃的浅草酸浆花市(图片:PIXTA)

荷花盛放

荷花起初因形似“蜂巢”而称为“hachisu”,后音变为“hasu”,被视为最接近佛陀的花。莲子、莲叶、莲茎、莲子心、莲根(莲藕),几乎全株均可食用和药用。这段时间,有荷塘的公园和神社佛阁都会举行“清晨观莲会”。

约2000年前的莲子发芽后长出的古莲(左)和莲子(图片:PIXTA)
约2000年前的莲子发芽后长出的古莲(左)和莲子(图片:PIXTA)

祇园祭(7月1日-31日)

祇园和八坂神社的祭典活动“祇园祭”是日本“三大祭”之一,被誉为京都夏日的风物诗。起源于平安时代869年举行的祈祷无病无灾的仪式,具有1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7月1日起,为期1个月。最值得一看的是17日的“先祭”和24日的“后祭”。不用一根钉子,全靠木匠用绳索搭建的33架花车“山鉾”供奉着不同的“御神体”,被众人抬着在京都城里巡游。祇园祭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都祇园祭的花车巡游(图片:PIXTA)
京都祇园祭的花车巡游(图片:PIXTA)

中元节(6月下旬至7月15日)

日本的中元节有赠送礼物答谢别人日常关照的习俗。中元(7月15日)本是中国道教三元节之一,那天向祖先供奉谢礼的习俗传到了日本,后来在旧历盂兰盆节期间,6月下旬到7月15日前后(*1)赠送礼物的习俗固定了下来。每到这个时节,百货商店和超市都会特别开设“中元赠答卖场”。

中元节的礼物(图片:PIXTA)
中元节的礼物(图片:PIXTA)

海洋日(第三个周日)

7月的第三个周日是海洋日。进入7月后,各地的海水浴场都会举办开放仪式,同时为游客搭建起很多临时小屋“海之家”。

进入夏土用

土用”在日本历法上指的是季节交替的日子,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大概18天时间。夏土用始于7月20日前后,一直到立秋前(8月7日前后),共18天。这段时间暑气正盛,所以日本人习惯吃鳗鱼、土用蚬子、土用鸡蛋等有助于恢复精力的食物来预防夏乏。其中“土用丑日”还有吃鳗鱼的习俗。《万叶集》里记载鳗鱼是苦夏良方,所以自古就被当作恢复精力的鱼类。夏日酷暑难捱体力下降时,吃一顿蒲烧鳗鱼增强体力的习俗从江户时代开始盛行。鳗鱼尤其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

鳗鱼饭(图片:PIXTA)
鳗鱼饭(图片:PIXTA)

玉米

热腾腾的煮玉米开启了人们夏日的味觉。6月到9月都应季。烤玉米香气四溢,一口咬下去甘甜可口,不禁让人忆起庙会时的路边小吃摊。玉米须越多,颗粒越饱满,玉米须发黄者为最佳。

吃烤玉米(图片:PIXTA)
吃烤玉米(图片:PIXTA)

比目鱼(鲽鱼)

夏天正值品尝比目鱼的季节。比目鱼是白肉鱼的代表,推荐炖煮、油炸、盐烤、法式黄油烤鱼等吃法。

宗八鲽鱼(左)和炖煮比目鱼(图片:PIXTA)
宗八鲽鱼(左)和炖煮比目鱼(图片:PIXTA)

监修:井上象英(INOUE Shouei),历作家、历法研究家、神道教师,东北福祉大学特聘讲师。长年担任《神宫馆高岛历》主笔,现在积极开展演讲和撰稿活动。

标题图片:京都法金刚院盛放的荷花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1) ^ 关西地区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

祇园祭 浅草寺 鳗鱼 浴衣 牵牛花 七夕 小暑 出梅 酸浆 荷花 中元节 玉米 素面